癫狂的黄轩,与摇滚的《莫斯科行动》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国庆档开局乏力,几部大片市场表现几乎都不及预期。

《坚如磐石》以“大尺度扫黑”暂时领先(5.7亿),《前任4》依靠IP效应紧随其后(4.6亿),《志愿军》审美疲劳已然褪去光环(3.2亿),《莫斯科行动》港式警匪动作类型紧赶慢追(2.2亿),《好像也没那么热血沸腾》确实没那么热血沸腾(6600万)……

前三部无论热度还是口碑,都已经在互联网上有了诸多关注和讨论。今天骨朵就先聊聊这部有些“不起眼”的《莫斯科行动》,以及以邱礼涛电影为代表的港片的市场遭遇。



爽:摇滚动作片

《莫斯科行动》是香港“高产”导演邱礼涛今年在内地上映的第四部影片(据说还有第五部《海关战线》年内也要上)。前三部票房口碑几乎全扑,总算在这部上找回些许“尊严”:票房破两亿,豆瓣评分7.2。

这成绩不算亮眼。但在《坚如磐石》因删改问题而空有扫黑架势、《志愿军》重复《长津湖》的观感中,《莫斯科行动》的惊天大案+港式警匪大战+癫狂式人物塑造等各项体验实属较爽。

一向擅长在商业类型片中“夹带私货”的邱礼涛,这次借助“93中俄列车大劫案”的真实改编又玩了一把“既工整又出格”的动作片花样。

作为94红磡演唱会的导演,邱礼涛对于摇滚的热爱,让他既把诸如《无地自容》《拉斯普丁》等金曲直接运用在影片当中,从开场火车劫案伊始,就瞬间燃起观众亢奋与怀旧的情绪,又在布景、造型、街头运动等诸多细节之处,让人沉浸式地感受到那个躁动的年代。


几首音乐,几个镜头,真实感立现。这是遵循真实案件改编的故事基础。在此基础之上,是邱礼涛早已熟稔的“拿手好菜”:以枪战、追逐、打斗奇观为核心的动作类型片的视听盛宴。

《扫毒2》开车撞港铁,《拆弹2》核弹炸机场,还有什么样的动作奇观是邱礼涛不敢拍的?虽然在如今的特效环境下,这种所谓“大场面”已然不那么吸引人了,但他总能找到不一样的刺激观众的兴奋点。这次不光有炸房、炸车、炸飞机,还有下水道骑摩托、火车换底盘这样的特殊环境下的奇观式场景。

尤其是莫斯科地下水道摩托车追逐戏,罕见的场景与极限的动作,让人看得非常过瘾。原以为火箭基地的大战已然是终局的高潮,却在结尾押送劫匪回国的列车上,展开了火车换底盘的奇观和抢人大战的高潮。

而片中时时刻刻的警匪对阵、追车爆破、枪战火并等常规动作戏也十分“丝滑”。一个接一个的紧张刺激桥段,虽然在传统港片中已经司空见惯,但邱导的行活手艺水准确实很高。

狂:是看点也是弱点


文戏部分是这部电影,也是邱礼涛多数作品的弱点。没有特别多的人性挣扎与有张力的对话场景,更多是人狠话不多式的直接干、摔、打、杀、抢、烧。

不过在人物塑造上,邱礼涛电影中的反派却总是魅力十足、令人叫绝的。《扫毒2》里的古天乐、《拆弹2》中的谢君豪、《扫毒3》里的刘青云以及《莫斯科行动》中的黄轩等,令人印象深刻。

黄轩听着肖斯塔科维奇交响乐手舞足蹈、表情乖张地实施暴力,是《莫斯科行动》最大的看点之一。

极致的角色塑造之外,更依赖于演员的极致驾驭。古天乐、谢君豪、刘青云这些老戏骨们不说完成度如何,至少不输气场。显然,黄轩在《莫斯科行动》中刻意的癫狂,远不如《扫毒3》中刘青云的狂狷,也不如《坚如磐石》中于和伟的狠绝那样精准和令人信服。虽然黄轩尽力了,那种尚算惊艳的邪魅表演让他又拓宽了一条戏路,但年龄感、沉重感、气场感的确是欠点火候的。

刘德华在片中的角色延续了他在《拆弹2》中的复杂与挣扎性,但着墨过少,实为遗憾。他饰演的瓦西里从罪案逃犯转而成为警方助力,与潘乘风从用完即弃、毁天灭地到失忆后成了警方的卧底何其相似。这种灰色的人物塑造在邱礼涛电影中已经成为了一种特色。


许多影评人夸赞邱礼涛:“当张艺谋、陈凯歌们或在被删减中妥协,或在吃到红利后一往无前地唱赞歌时,邱礼涛却是最自由表达的那个。”这种说法笔者认为并不准确,他在行活中呈现了一个工匠导演应有的手艺水准,但如此的高产与拍片速度是否有时间有精力去挖掘和表达?是否在每部作品中都能有创新?能真的击中观众的共鸣之心?怕是还得打个问号。

钝:港式动作片与内地观众不再适配?

翻看近两年的国产电影票房榜,主旋律、科幻、喜剧、现实题材话题片是占据票房前列的类型和题材,观众买账的是新主流国产大片及创新题材、社会话题相关联的影片。

而港产片,尤其是以邱礼涛作品为代表的港片,大多数依然是在旧的类型框架下持续产出同样一种类型的电影。几十年如一日的工匠精神令人无比钦佩,但市场不买账,观众不认可,俨然已成为一件迫在眉睫要解决的严重问题。

就拿邱礼涛来说,他今年前三部电影票房一部比一部差,豆瓣评分也都在及格线上下。如果说《扫毒3》和《暗杀风暴》还是港片熟悉的老配方,以及重复出现的几个老港星的脸庞,让观众提不起来太大兴趣,那么集结了欧豪、谷嘉诚、俞灏明等内地明星、颇具内地主旋律色彩的《绝地追击》却几乎更是毫无声响。


这与内容有很大关系。缉毒、警匪、枪战、追车、爆破、卧底、兄弟情,这几个元素混搭了那么多年,观众可能确实看够了。再刺激、再无间道,与普通人的生活也无甚关联。内地观众目前的口味还是偏向于现实题材多些。基于现实,方能赢得共鸣。

而让观众共鸣,除了题材之外,更多是主题、人物、台词等文戏方面的魅力。《拆弹2》的火爆跟编剧李敏对于主题和人性的挖掘有很大关系,如对潘乘风的塑造非常成功。《扫毒2》的编剧也是李敏,片中古天乐与刘德华的不同抉择拥有极强的宿命感。而今年的这几部,均没有李敏参与,且每一部编剧不一,很难保证“品控”的统一。

不过,邱礼涛票房的失利与档期也有很大关系。《扫毒3》上映时,前有《消失的她》,后有《长安三万里》《封神》,同期有《八角笼中》,大片、话题之作云集的档期,一部老套路的港片自然分不到多少羹。《绝地追击》选择在暑期档末尾上映,市场大盘本就处在收尾时的平淡期,再加上没有特别突出的内容优势和大力度的宣发,平平无奇地淹没在市场浪潮中也是合情合理。目前来看,《莫斯科行动》定档国庆,算是吃到了一定的档期红利。

那么,港式动作片与内地观众难道真的不再适配?正如当年科波拉、斯皮尔伯格等一大批新好莱坞导演对于旧好莱坞电影的反叛与超越,当观众和市场的口味与日俱新,经典的、传统的港式类型片也必须不断打破自己的类型束缚,从题材、内容、叙事、人物、主题等各个方面进行创新,才能逐步适应时代的新变化。

港式主旋律已成气候,港式新题材、新类型片值得一个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