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康昊三连扑,薛景求都扑了11部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最近,国庆档结束了,电影市场最终以总票房累计27.34亿收尾,超去年同期83%,总观影人次超6511.4万,同比增长80%。当然这没有什么可比性,因为去年是疫情当中,市场低迷非常的正常。

大家可能觉得国内电影市场很暗淡,但是相比已经衰了一年的韩国电影,中国电影已经赢了。

2023年的韩国电影大崩溃,连韩国电影界业内都哀嚎一片。之前我也写过多次,我们以最新的中秋档为例(韩国中庆档有六天假期),结果就是这个大档期韩国电影又全扑了。

结果就是韩国刚刚过去的6天中秋假期只有一部电影过百万观影人次,宋康昊,河正宇的两部商业大片扑到姥姥家去了。韩国电影有忠武路三架马车的说法:宋康昊、崔岷植、薜景求。

宋康昊已经三连扑,薛景求更恐怖已经十一连扑,崔珉植现在听不到什么动静,大概是产量比较少吧,很多人不知道这有多恐怖,这么对比来看吧。近年来中国电影市场商业价值高的男演员,不是也形成了六大中生代的说法,分别是吴京、沈腾、徐峥、黄渤、邓超和王宝强。

2023年的电影,徐峥没有新片不提,王宝强导演的第二部电影《八角笼中》票房22亿成功转型,除了电影本身的问题是没有多少媒体,网友会说王宝强失败之类的。 这个今年失败很明显的就是邓超,毕竟他再次导演的《中国乒乓》只有1亿,血亏。

最关键的问题来了,网友和自媒体有铺天盖地嘲讽吴京和黄渤的。

吴京春节档的《流浪地球2》不敢嘲,毕竟票房40多亿不能叫失败对吧。于是去嘲讽暑期档的《巨齿鲨2》,因为这部电影在今年爆款频出的暑期档票房确实比较一般。多少呢,国内票房8亿多。

这是一部合拍片,全球票房3.5亿美元左右,你给我说它惨败了。

这个骂黄渤的就更多了,什么吊队,什么撑不起票房,什么高估的。结果是他戏份不多的《封神》26亿,主演的《热烈》近10亿,《学爸》倒是低点,9月17日13时01分《学爸》票房突破6亿——

(这是一部中等成本亲情片,全片除了黄渤也没啥大牌演员,你们嘲讽黄渤扑了)。

中国网友,某些自媒体动不动某某大明星扑了,主要就是一种形成思维定势的刻板印象。毕竟这些演员国内票房巅峰动不动30亿,40亿,甚至是50亿。现在都已经不把5亿,10亿,甚至全球票房3.5亿美元当钱了(约26亿人民币)。

说句实话,如果把扑成这样的韩国演员换算到中国,这不得热搜挂一周,中国网友和媒体不得骂个几天几夜,然后铺天盖地编成段子和梗玩个几年,然后再中国电影完蛋了,内娱完蛋了。

中国电影5亿,10亿,25亿票房一败涂地。

韩国电影百万人次过损,几万,几十万人次有辉煌未来。

敢拍,尺度大,走向全世界?但“韩影“快要死了”

韩国电影为什么完了,今年上半年国内就有大量业内外人士有过分析,我个人也写过,三点。

第一是韩国本土市场达到极限,又因为疫情冲击影响很大,市场消费本来就疲软了。

第二是《寄生虫》《鱿鱼游戏》在外面的成功,网飞等美国资本确实给了一条出路,但是也把韩国创作人才吸干去拍网剧了,竭泽而渔。

第三是文艺创作十年是一个坎,你看中国电影《战狼2》《流浪地球》后明显迎来新时代,任何商业产业都是通过技术革新,开拓新的题材,最终完成行业升级,去占据市场,再去海内外竞争。

2000年到2010年这十年,韩国电影是刚开始的铺垫(以世界级文艺片铺垫艺术和审美风格,商业大片以(太极旗飘扬》开拓市场和技术路线)。

2011年后到2020年吧,迎来商业大片的全面爆发。

2021年因为《寄生虫》等在国际的成功,韩国转型全面学习美国影视剧,从题材到技术,从审美到内容,似乎除了韩语和黄皮肤已经和美国影视剧没有区别了,目前在海外还有较强竞争力。

国内因为限制没有这种敢拍,大尺度和黑深残的作品,中国网友都羡慕哭了。

韩剧先不讲了(长篇还是更容易拍好,我认为退步也明显),韩国电影嘛,至少韩国观众用脚投票证明他们不喜欢。什么敢拍,尺度和题材多样化从来只是文娱市场的手段,而不是目的。

2023年,韩国电影的崩盘说明了什么?

之前的韩国影视剧还好,今年以来的韩国影视剧除了少数,基本上都是定个西方价值观的基调,然后杂糅进去一些时髦有趣的元素、让人印象深刻的人性元素,但在逻辑上不能自圆其说。

这就是一快餐文化,好卖的原料辅以增加口感的添加剂,于是热卖一阵。 当富少爱上贫家女+必死一个的公式被唾弃后,他们投靠奈飞模式的电视剧就经常烂尾,一是水土不服,二是功力不够。

现在我们看到的是音乐舞蹈影视完全拷贝米国的一种产品,是对他们完全臣服的一种奖赏,那么他们到底有什么文化?

韩国的做法是完全依附美国平台和文化软实力去传播的。中国是自己国力崛起,自己的文化平台和内容开始出海;最早是网文,后来tiktok等短视频,前几年是电视剧和中国游戏,今年才开始轮到电影,时间很短。

而这几年的韩流衰退也非常明显,他们给每个组合起英文名,其实中国粉丝也不吃这一套的,我有时候也会在刷到一些韩国女团视频,加上里面有中国成员,所以有时候也会看看,评论区基本见不到用英文名称呼组合的,全部都是汉字的粉圈代称,娃、芙、爻、小七小八,黑天鹅啥的……

而且从他们的营收数据来看,他们这种倒贴英文社会的行为并没有带来更多收益,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根据去年的经济数据全韩国的文娱产业收入都抵不过一个原神。

我觉得,没必要因为某些营销行为就觉得韩国的文化产业是成功的,是否成功得看腻怎么定义。第一人家不愿意为你付钱,第二人家从你的宣传里只能看到自己西方的文化,而不会因为你的乐曲舞台MV去搜索任何关于你的文化的东西,你的努力有什么用呢,不过就是在替西方文化做宣传罢了。

在这里我又要提出原神,或许有很多人认为作为一款游戏它的宣传覆盖面达不到kpop那么大,但其实原神的宣传是有一个算一个,基本上玩了原神的国际玩家都能体会到中国那种和而不同的文化,也会因为角色的戏曲表演而去搜索中国戏曲的其他信息,相比看了一支韩国女团男团的MV,跟着唱了两句,哪个效果对文化宣传的更好呢?

我们的文化产业走出去比起韩国来是晚了点,而且难了点,但我们好的地方是我们所有走出去的都确实是我们自己的,而不是把西方文化换个皮又贴牌外销。

韩流崩盘,华流也没有崛起?快了

国内网友真的是缺啥吹啥,参考前几个月的他们狂吹《黑暗荣耀》。

加上国家层面也不重视文化输出,或者说老输出一些不吸引人的东西,受普通百姓喜欢的影视产品,他们瞧不上也根本不懂。一提文化推广就是京剧、书法、包饺子,作为一个中年人我都没兴趣,更何况外国人。

很多人瞧不上什么偶像剧,仙侠剧,小甜剧,说实话我也瞧不上,但是架不住这些大家瞧不上的剧在国外大受欢迎,你先把观众抢过来再谈什么你的文化内涵什么精品连续剧。

当然,现实是在欧美强势文化内核主导的国际环境下,想要输出我们自己文化内核的娱乐产品真的不容易,韩国虽然被完全西方化,但也确实比较成功的融入了欧美圈,而我觉得咱们文化出海、内核输出真正逐步实现是在近5年出现的。

大背景是国家整体实力的全方位崛起,可惜如原神等出海游戏、斗罗大陆等3D出海动漫(电视剧不了解,不知道有没有观网大神有出海数据)终究还是套了日系、欧美系的外壳,不过难能可贵的是当中也在努力塑造属于我们自己的内核。

可喜的是近年来我们自己的娱乐产业发展迅速,已经逐步出现走出日系、欧美系框架的趋势。例如日本动漫对世界的影响,5年前基本国内属于被吊着打的情况,但现在3D动漫快速崛起自成一格,2D动漫也不乏精品,逐步扭转了完全被日系动漫统治的行业格局

这一情况在小说,短视频,游戏,动画,影视剧各娱乐细分领域均显著呈现,只不过多数人还是对”国产“要求苛刻,选择性无视进步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