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房内睡了四五年沙发,年轻姑娘路靠轮椅...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起初感到腰部不适是在2013年,当时,祝女士不过25岁。“很普通的腰部酸痛,休息一会就缓解,无非是有点累到了吧,换成谁都不会在意的。我又这么年轻,哪里会有大问题呢?”

此时的祝女士怎么也想不到,6年之后,她的情况会严重到除了接受腰椎手术外别无他法。

六年内情况逐步加重

保守治疗方法用了个遍

整条左腿麻木刺痛,无法站立

随着腰部不适而来的还有偶尔的腿部症状——发麻、轻微疼痛。“最早是从大腿开始的麻木,伴随着腰部的酸痛,休息一会,最长不超过一两天,症状都能缓解。”祝女士说,随着发作频率越来越高、症状越来越明显、持续时间越来越长,她意识到不对劲,到当地医院就诊。

“医生说是腰椎间盘突出引起的,确实有点惊讶,不过我也有些不好的习惯,跷二郎腿、坐在椅子上就忍不住‘葛优瘫’之类的,反正已经这样了,先治疗比较重要。”针灸、热敷、牵引、理疗……所有的保守治疗方法都用上了,全都是治标不治本,刚开始有点用,后来依旧复发。

到了2018年,有医生建议祝女士做腰椎间盘突出手术。“不敢做!就算是微创,在腰椎上动刀子,万一落下什么后遗症,甚至是从此站不起来了呢?”祝女士还是抱着一丝靠保守治疗能起效的希望四处求医。

2019年5月,祝女士的情况越发严重,从大腿到脚底,整条左腿完全麻木,一走路就疼痛加重,步行时间没法超过1分钟,几乎无法站立,要靠着轮椅移动。“晚上躺在床上睡觉,能明显感觉到左腿是凉的,右腿是热的,这种感觉又难受又诡异。”

整节椎间盘脱出 髓核完全游离

手术之外别无他法

有一天,祝女士的妈妈无意间看到新闻上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骨科的马建军主任医师在进行关于腰椎的科普讲座,仔细听完,祝妈妈觉得这位医生讲得不错,看着也亲切,询问女儿要不要去挂号看看。就这样,祝女士一家赶去浙大邵逸夫医院。

接诊祝女士后,马建军建议做磁共振,根据结果决定需不需要手术。“拿到我的报告,马主任很干脆,告诉我像我这样的情况,除了做手术别无他法。”马建军一边在片子上比划,一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祝女士一家解释病情——“脊椎由一节一节的骨头组成,每一节之间夹着一个椎间盘,可以想象成一个荷包蛋,蛋黄部分是髓核,蛋白那一圈是纤维环,您的最下面两个椎间盘都出现了比较严重的病变,尤其是腰椎L4/5那一节椎间盘不是突出那么简单,而是完全脱出,髓核部分已经完全从纤维环中脱离,掉进椎管,压迫神经,引起一系列症状,想要靠保守方法获得效果几乎不可能,而且同时合并椎体间的不稳,建议进行腰椎微创融合手术。”

马建军说,腰椎微创融合手术与传统的腰椎开放融合手术不同,它属于微创手术,邵逸夫医院骨科团队在范顺武教授的带领下,已开展各类微创手术治疗腰椎疾病近20年,累积了丰富的经验。随着技术的娴熟与进步,目前的微创融合手术更加精细,出血更少,恢复也更快。手术中会把脱出的椎间盘找到并去除,然后处理椎体间的病理髓核,再放入融合器,将上下两节椎体连结起来,待到逐渐融合后就可以进行正常体力劳动了。

祝女士当即决定手术。“没办法了呀,走路都走不了,才30岁出头,不做手术难道以后都坐轮椅?”现在回想起来,祝女士也觉得有趣,“人和人之间都看眼缘吧,见到马主任第一印象就很好,耐心解释病情和手术,明明第一次见,我们一家都很信任他。”

术后第四天下床尝试走路

“不夸张地说,是重生的感觉”

原本预计两个多小时的手术时间延长了两个多小时,“我看到手术报告上写着术中发现神经严重黏连,分离神经花了很多时间,还好最后的结果是好的,手术很顺利。”

祝女士说,麻药过后的前两天比较难熬,躺着不动还好,变换姿势时刀口会被牵扯着痛。第3天开始,几乎没有疼痛感,第4天,祝女士下床尝试走路,第一次就尝试了两三分钟。“走路的时候腿不麻、大腿根部没有酸痛、腰部也没有紧绷抽筋的感觉,真是久违了,不夸张地说,是重生的感觉。”

一星期后,祝女士恢复良好可以出院,一家人却有些纠结。“我们住得远,来医院坐车要很久,家里又是老小区,楼梯走上走下不方便,为了恢复好又是要求尽可能多卧床休息的……”了解到祝女士的难处,马建军多方协调,最终将她的出院时间延长到了拆线当天,避免了一番折腾。

术后三个月内,除了必要的上厕所、吃饭、洗澡,祝女士严格遵医嘱卧床休息,每次下床活动时间不超过30分钟。术后三个月复查确定恢复良好后,祝女士直接重返职场。半年复查确定融合器和脊椎100%融合,马建军交待她之后就不需要再复查。“这也挺让我惊讶的,原本以为腰椎这么重要的地方可能需要终身定期复查,没想到复查时间还挺短。”

一年后,不放心的祝女士又挂了马建军的号,马建军甚至还和她开起了玩笑。“恢复得挺好了呀,你这属于‘过度医疗’了,没必要的检查就别做了,费钱还费时。”自那之后,祝女士再没找马建军“报到”过。

年纪轻轻 为何腰椎间盘突出如此严重?

竟是因为在出租房里睡了四五年沙发

手术那年,祝女士也才31岁。年纪轻轻,怎么腰椎间盘如此严重?祝女士一家百思不得其解。

跟祝女士交流过程中,她提到了原本爱玩过山车等刺激的项目。“过山车之类的游乐项目存在突然的转弯、刹车等,对于腰椎确实可能有一定影响,不过相比较下,对于颈椎的影响可能更大,因为腰椎还能靠着椅背,而颈椎几乎没有支撑。”马建军说,绝大部分情况下,还是安全的,毕竟又不是天天坐。“就像每一项运动都有它的风险,不能说怕伤膝盖就不跑步了,坐过山车也一样,偶尔玩一次问题不大。”

“以前外出打工的时候在出租房里我睡过四五年沙发,睡觉的时候整个人都是陷下去的,这会不会有关系?”

听了祝女士的话,马建军认为这才是导致她腰椎问题的主因。“沙发太软,整个人陷进去,说明对于脊柱的支撑力是不够的。躺在沙发上,整条脊柱变形,受到不恰当的应力或者局部应力过大,长此以往,就容易出现问题。”另外,晚上在沙发睡觉看似在休息,实际上椎间盘一直处在疲劳工作的状态。“清醒时肌肉发力,会对脊柱起到稳定与保护的作用,睡着后肌肉放松了,椎间盘反而承受了比白天更大的压力。沙发的支撑力不够,椎间盘变成了24小时‘打工人’,在本应该得到休息的夜间反而进行着强度更大的工作。这样的状态持续四五年,换成谁都受不了。”

“我是在差不多睡沙发一年左右时出现的症状,原来那时候就有苗头了,根本没想到那方面去啊!”祝女士懊悔不已。

马建军还提到一点,祝女士原先体重较重,1米67的个子,体重超过180斤。过重的体重也会给腰椎带来压力。在马建军适当减重的建议下,如今,祝女士的体重有意识地控制在140斤左右。

睡软床还是睡硬床?

硬木板上铺两层3-4cm厚的垫被

基本上这就是适合睡觉的软硬度

腰不好的人到底睡软床还是睡硬床,这是很多人疑惑的问题。

马建军说,很多人发现晚上睡得越久腰越痛,这很可能代表着床的软硬程度不合适。事实上,睡觉也有讲究,太硬的床不行,可能导致腰肌慢性劳损、脊柱曲度消失、侧弯等问题;太软的床也不行,会使得身体下陷,脊柱受力不均,造成两侧肌肉张力不对等等情况,导致腰酸背痛。

“床铺需要软硬适中,给身体提供足够支撑,并与身体曲线有限贴合,无论是仰卧位还是侧卧位,都要能让脊柱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简而言之,就是睡着舒服,不别扭,最好的方法是在挑选床垫时实际试睡感受一下,个人感受才是最准确的评价标准。”

“不同年龄的脊椎对床垫的要求是不一样的,千万不要以为一张床垫可以睡一辈子。婴幼儿应选择中等偏软一些的床垫,而儿童、青少年则不宜睡过软的床垫,以免影响生长发育。老年人韧带松弛,特别是骨质疏松患者,建议选择略微偏硬的床垫。”

在店里无法长时间试睡怎么办?马建军给出一个小妙招——在硬木板上铺上两层垫被,每一层厚3-4cm,躺上去感受一下,这基本就是适合大部人睡觉的软硬度。记住这个感觉,也许在挑选床垫或者布置床铺时会对你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