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我本是高山》还没上映时,就引发了巨大的争议。
该片9月刚刚定档的时候,网上立刻出现了不和谐的声音
豆瓣几条短评,已经让人大跌眼镜。
“拍出一股男味我呛死你们!”
“不要喧宾夺主女冠男戴!”
“那么多男演员,最好都演反派!”
这些评论戾气十足,带着浓浓的火药味儿。
可电影还没上映呢,怎么就激怒这么多人,实在奇怪。
要知道,《我本是高山》是根据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件改编的人物传记影片,宣扬的是她崇高的奉献精神,压根儿和男女话题扯不上关系。
试问谁去看一部电影会注意导演的性别?
谁去看电影会特别关注,正派与反派的男女比例问题?
这些莫名其妙的评论,短时间大规模出现,且都收获了大量的点赞。
主创也注意到了这些网友,本片的编剧“梦幻泡影”控制不去情绪,直接下场手撕。
“是瞎还是失意?”
“你TM,你休想!”
“男人都死光了你们就开心?你爹呢?”
从这些字眼就能看出,编剧已经彻底破防了,她的回应自然引发了更大的争议。
其实网络论战是很正常的,但这场论战中,编剧在明,网友在暗。
当编剧被成功挑动情绪后,这些网友们就像完成任务一样迅速退散,留下编剧一人迎接舆论漩涡。
很快 “《我本是高山》编剧回应”迅速登上热搜。
吃瓜群众只看到编剧气急败坏地骂街,没有了解事情的前因后果,“这样没素质的编剧还能写出好剧本?”这部电影也因此蒙受了不白之冤。
巧合的是,这波负面口碑发酵的时候,《我本是高山》刚好在举行大规模点映。
这个时间点踩得也太准了吧,很多人把对编剧的不满迁怒于电影。
他们开始拿着放大镜找影片里的漏洞,很快就找到两大罪状。
其一,影片把原型故事里的男人酗酒改成了女人酗酒,涉嫌侮辱女性。
其二,张桂梅多次在公开场合提到,创办女校的初衷是共产党人的信仰。
但是片中却改成了为了纪念亡夫,涉嫌矮化张桂梅。
这两宗罪让影片再次蒙上了阴影。
尽管片方紧急取消了部分点映,但依旧挡不住网友的口诛笔伐,这些天网上已经出现了很多讨伐这部电影的文章。
观点无外乎是:
被误解是表达者的宿命,编剧破防式的回应方式是不职业的行为。
改编不是乱编,不能为了艺术创作而脱离真实,《我本是高山》创作有大问题。
张桂梅是伟大的,容不得亵渎和矮化,本片的主创里有内鬼,他们夹带私货,阴阳怪气。
事实真的如此吗?
24日,《我本是高山》终于上映了,但“出师未捷身先死”。
电影上映这天,皮哥朋友圈就有人发言:“最期待的《我本是高山》,现在变成最不想看的。”
这个发言代表了一大批观众的心声。
一部电影你都还没去看,就被网上的节奏带跑偏,直接给电影判死刑,这是极其不理智的。
皮哥之前深入了解过张桂梅的事迹,看过关于她的纪录片,看过她接受央视的采访,多次看得泪流满面。
这次电影上映,我也第一时间去看了,依旧看得热血沸腾,有些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评论《我本是高山》是一件很困难的事儿。
因为这部电影和张桂梅本人是深度捆绑的,评论它会不自觉带上“张桂梅滤镜”。
再加上场外因素的干扰,很难用一句话说尽。
我们不妨从三个维度谈起。
其一,人物传记片的创作困境。
《我本是高山》引发的争议并不是特例,这些年几乎每部人物传记片都会陷入类似的困境。
人物传记片在二三十年前曾经迎来过高峰,《孔繁森》《焦裕禄》等一大批电影曾经感动过一代人。
从现在的角度看,《焦裕禄》的豆瓣评分是7.8分,《孔繁森》只有6.7分,都算不上完美的电影。
这在当时,国家在飞速发展,我们需要榜样的力量,大家更注重影片展示的昂扬向上的精神,对影片本身的瑕疵,是比较包容的。
这类电影在特殊时期起到了极其正面的作用。
这种风气从当年风靡全国的“感动中国人物“就能窥探一二。
那是个需要榜样的年代,“感动中国人物”刚好满足了大家对于英雄的全部相信,我们追逐他们,他们的事迹如数家珍,他们的获奖词被中学生全文背诵,出现在作文写作里。
但随着经济发展,贫富差距加大,大家很快发现“感动中国人物”背后的漏洞。
为什么这些人的精神这么可贵,都感动了中国了,却大都过着凄风苦雨的生活?
为什么社会上一大群道貌岸然的人,却都赚得盆满钵满,成了人上人?
英雄的背后是制度的漏洞,我们无法填补漏洞,自然也不再相信英雄。
于是,当质疑声多了,“感动中国人物”的热度骤降。
这个奖项评选一直延续到了现在,但很多人已经不关心谁在获奖,那些颁奖词也鲜有人人问津了。
在这种社会风气下,人物传记影片也迅速衰落。
2011年,李雪健拍了《杨善洲》,该片是感动中国获奖者杨善洲的人物传记影片。
李雪健的表演也很出色,豆瓣评分也有7.8分,但热度非常低。
2021年,郭晓冬拍了《我的父亲焦裕禄》,豆瓣评分7.5分,但是票房只有3000多万。
皮哥选择在周末的大商场电影院看的,结果整个影厅只有个位数的观众。
类似的影片,类似的人物,往往叫好不叫座。
大家宁愿追逐日入208万的污点艺人,也不愿意相信吃苦耐劳能逆天改命。
上一部人比较成功的人物传记影片,是2013年陈可辛拍摄的《中国合伙人》。
该片的人物原型是新东方的俞敏洪,黄晓明、邓超、佟大为饰演的就是新东方的“三驾马车”。
该片在事实的基础上,进行了大量的改编,不仅没引发争议,还赢得了票房口碑双丰收。
原因很简单,该片的主角是商人,商人在中国的地位是比较低的,无奸不商嘛!
即使你是俞敏洪这样的大佬,也可以任意调侃和戏谑。
前段时间,周迅主演《不完美受害人》,剧情在影射明尼苏达事件,不也没啥争议吗?
用郭德纲的话说,这些商人赚的,一大半就是挨骂的钱。
但主角一旦换成了政体人物,立刻就出现了创作红线。
因为他们的社会地位极高,是一面旗帜,一个符号,很难进行艺术的加工。
稍微改编一下,就会被扣上“亵渎”和“矮化”的帽子。
此外,过去信息不发达,大家对焦裕禄、孔繁森这类英雄人物的认识都是模糊的,只能通过有限的新闻报道和影像记录,这时候人物传记影片就填补了这个空白。
但现在信息太发达了,你只要拿出手机,搜索“张桂梅”,立刻能搜到大量信息。
她的相貌谈吐,她的光辉事迹,她的生平履历,全都一览无余,根本不存在想象空间,电影拍得再逼真也不如新闻纪录来得亲切可感。
《我本是高山》刚发布剧照时,海清的扮相惊艳了所有人,真的和本人太像了。
但很多人依旧不满意,他们说仔细看还是有明显差距:海清的皮肤太细腻,脖纹太显年轻,手指缠绕的胶布也太假了。
这种拿着显微镜找瑕疵的方式下,除非你让张桂梅本人来演自己,不然永远有人不会满意。
最关键的一点,一部电影为了拍得好看,一定存在正派和反派。
但传记影片中的人物都是有原型的,谁都得罪不起。
编剧会被要求写一部没有反派的电影,这样的电影会好看吗?
以上因素叠加,国产人物传记片别说拍出彩了,能和观众见面都要烧高香了。
陈可辛在《中国合伙人》之后,2020年又拍了《中国女排》。
中国女排成绩固然出色,但内部斗争激烈,这些人情世故是陈可辛没办法拍的。
他的拍摄过程受到各方掣肘,最后被迫把《中国女排》改名叫《夺冠》。
名字是叫《夺冠》了,可电影把2004年雅典奥运会惊天逆转夺冠给删去了,黄渤饰演的主教练也被隐去了姓名,各方角力可见一斑。
《夺冠》之后,陈可辛又拍了《李娜》,皮哥曾为此欢呼,人物传记的春天就要来了。
结果呢,几年后这部影片改名叫《独自·上场》,再后来直接无法公映。
陈可辛气得直接退出华语市场,搞起了什么“环大陆影视公司”。
我们再看邓超拍摄的《中国乒乓》,名字也起得很响亮,片方还特意选在冬奥会闭幕式那天开机,对片方前景也很看好。
可结果呢?
今年1月份,临上映时,名字被迫改成了《中国乒乓之绝地反击》,这还没完,片中所有主角名字被全部换掉。
事发突然,都到了宣传期了,本片被迫撤档重新剪辑,直接错过了春节档的黄金期。
等重剪后再次上映时已经失去了先手,片方再次撤档,再次改档,再次沦为炮灰。
一部豆瓣7分的正能量人物传记电影,最后沦为了跳梁小丑。
其实中国乒乓可拍的故事多了去了,除了一个个动人的夺冠故事,还有一些外界传闻的赌博文化。
孔令辉和张继科就证明了这一点,这些东西拍出来绝对是跌宕起伏。
但负面的东西不能拍,正面的东西要有选择性地拍,邓超在辗转腾挪之际已经做到了极致,还因为本片提名了金鸡奖最佳导演。
最后就因为一个一个莫须有的场外因素,几年努力毁于一旦。
那么,人物传记影片有拍成的吗?
也有。
博纳这几年就连续拍摄了《中国机长》和《中国医生》,都是人物传记片,都取得了票房上的巨大成功。
但影片质量却一言难尽。
为了为了避免犯错,两部片几乎都是“照本宣科”,生怕越雷池半步。
上映后确实借助新闻热度,获得了票房成功,电影本身却温吞如水,缺少回味。
据说博纳还打算拍摄《钟南山传》,但在这样的创作环境下,这个计划很快不了了之。
在电视剧领域,去年也出了一部优秀的人物传记剧《大山的女儿》。
该剧的人物原型是2019年感动中国获奖者黄文秀,剧作上完整还原了事实,豆瓣评分高达9.3分,堪称神作。
但问题就是,这样的作品拍得大家都挑不出刺儿了,但没人看了,9.3分的剧在网上的热度几乎为零。
另一部《能文能武李延年》确实拍出了人物传记的最高水准,王雷还凭借这个角色拿了视帝。
但李延年这个人物是旧时代的人物,创作时不会受到那么多限制。
所以,《我本是高山》在这么逼仄的创作环境下,能突破重重阻隔与观众见面,这事儿本身就值得鼓励。
其二,电影本身的问题。
皮哥去看了影片,这部电影也确实存在问题。
我们不妨还原一下这部片的创作过程。
主创在前期一定翻阅了大量的新闻资料,看了大量的采访视频,并和张桂梅本人进行了深入交流。
他们的拍摄初衷当然是要真实还原张桂梅的英雄事迹。
但在真实的基础上,必须进行艺术的加工。
如果和纪录片拍得一模一样,电影的意义在哪里?
初衷是好的,实操的时候出了问题。
编剧汪海林指出了问题的根源。
他说这些年参加了很多创作会议,发现业内陷入了一种思维惯性。
要求创作者不能喊口号,要接地气,写老百姓能理解的情感,不写观众理解不了的崇高。
不要在影片中说豪言壮语,做超越常人的事,要强调平民化。
张桂梅出身虽然平凡,但她的精神境界却是足够崇高的。
强行把一个伟大的人,塑造成一个受困于世俗的平凡人,这是影片的问题。
我们可以想象,在剧本讨论会上,“接地气”、“平民化”、“有血有肉”这些词会被反复提及,最终主创一致为张桂梅选择了一条平民化路径。
这是电影语境里的政治正确,是创作者的惯性思维所致。
你可以说主创的能力有问题,但不能说他们的屁股是歪的。
我们再看4个具体的争议点。
第一,真实故事里,是父亲酗酒,电影中改成了母亲酗酒。
一些观众指出,农村女性酗酒比例很低,统计数据只有0.2%,这么拍很不真实,女性观众觉得被冒犯。
海清对这个问题的解释是,他们通过这样的改编想表现张校长不光救一个孩子,还救了一个母亲。
等于是把girl help girl,变成girl help girls。
其实是个迎合女性观众的方式,却改得脱离实际,还冒犯了女性观众,有点弄巧成拙。
第二,真实故事里,张桂梅的丈夫是拉二胡的,张桂梅是唱歌的,夫妻俩一起合作了《毛主席来到咱农庄》。
电影里改成了夫妻俩跳起了华尔兹。
这个改编,很多人觉得不真实,老一辈人怎么会跳华尔兹呢?
但电影中夫妻俩跳舞这一幕是在如梦似幻的场景下完成的,跳华尔兹本身没有太大问题。
所以这个改编谈不上出彩,但问题不大。
第三,电影制造了很多冲突,比如局长吼张桂梅,学生私底下抱怨张桂梅。
但局长原型说,我从来没有吼过张桂梅。
学生原型说,张老师对我们很好,根本不像电影里表现的那样。
这就涉及到前文提到的创作困境,电影要想跌宕起伏,有人唱白脸就有人唱红脸。
但没有哪个人希望自己的银幕形象是负面的,甚至“对着张老师吼两句”、“私底下抱怨张老师”这样的小瑕疵也不能接受。
这种困境几乎是死局,《我本是高山》无法幸免。
第四,张桂梅创办女校的初衷。
真实新闻里,她多次强调,是为了自己的共产党人的信仰。
但是在电影里,被改成了为了纪念亡夫。
这是争议最大的点,多数评论认为,这是在亵渎和矮化张桂梅。
他们说影片的创作者格局太小,理解不了崇高与伟大,就私自替换成这种儿女情长,让人气愤。
但皮哥觉得这种评价太过苛刻。
我们常说圣人论迹不论心。
张桂梅做的事已经足够伟大,这就足够了。
至于她创办女校的动机。
是为了伟大的信仰,还是渺小的儿女情长,亦或是两者兼而有之,这些都不重要。
在新闻版本里,张桂梅给出了一个崇高的答案。
在电影版本里,主创为张桂梅说出了一个接地气的答案。
两者并不冲突。
而且片尾的时候,皮哥注意到彩蛋里出现了醒目的“共产党人”的字样,这是对张桂梅身份最好的注解,完全不存在歪曲。
什么?
你说主创不尊重张桂梅?歪曲她的本意?
别逗了。
拍摄这样的电影,主创肯定是和张桂梅沟通过的,她的的感情戏,她的每一句台词,一定是得到本人认可的。
张桂梅都没意见,一些所谓理中客的网友为什么要加这么多的戏?
汪海林最近发的一条动态说得很好。
“这么重要的题材,一定是经过层层把关的,不太可能会犯这么严重的政治错误。”
总结下来,我们就会发现,《我本是高山》在创作上确实存在失真的问题,但基本都无伤大雅的小毛病。
反倒一些人疯狂带节奏,他们平时总是嘲讽广电总局的剪刀手,总是对主旋律电影里的喊口号不屑一顾,怎么对于这样一部电影,审核标准比广电总局还严格,口号喊得震天响?
从这个维度看,电影不完美,但称得上优秀。
其三,这是一部拍给未来的电影。
互联网是有记忆的,这是大家的共识,但并不一定正确。
你现在去任何平台搜索任何一个问题,你会发现绝大多数回答都是近5年更新的,10年前,20年前的答案你几乎找不到了。
这些古早的东西,要么被大数据阻挡在你的信息茧房之外,要么直接被平台悄悄删除了。
换言之,互联网也存在新陈代谢,一些集体记忆,只要超过5年,很容易被集体遗忘。
张桂梅也是一样。
我们有幸与她生活在一个时代,她的点点滴滴都被互联网记录下来,这给公众一种错觉,我们对张桂梅足够了解,根本不需要一部蹩脚的电影来科普。
但10年后,20年后呢?
当互联网经历了一次次的更新换代,关于张桂梅的信息碎片很可能就遗忘在很多人搜索不到的角落里。
那时候,我们的孩子是不了解张桂梅的,我们自己对她的事迹也已经记忆模糊。
这时候,这部电影就是一个很好的载体,它会告诉未来的人,这个年代的英雄有多么伟大。
现在的这些场外纷争没那么重要,我们更应该关注电影本身,关注张桂梅本人。
这并不是说《我本是高山》骂不得。
影片中叙述失真的地方应该被批评,争议的点值得进一步商榷。
但这些声音不应该盖过张桂梅本身的耀眼光芒,也不应该因为一个编剧的不当言论,就全盘否认一个剧组的集体努力。
遗憾的是,不理智的声音愈演愈烈。
张桂梅参加了该片的首映礼,因为不想陷入纷争而保持沉默。
这个行为被很多人解读成了,张桂梅对电影不满意,敢怒不敢言。
以张桂梅的地位和气节,她如果真不满意是完全不会露面的,她出现在首映礼已经是一种态度了。
海清为出演本片做了大量的功课,奉献了精湛的演技。
但网友却爆料,海清表面打着零片酬出演的幌子,其实参与了电影的发行,“零片酬出演,但参与分红”,海清是大骗子。
还有人嘲讽,海清这两年太过急功近利,主演大量文艺片,把“我想得奖”四个字写在了脸上,其心可诛。
皮哥为海清感到不平。
海清早在2020年年初就参与了《隐入尘烟》的拍摄。
疫情爆发,她被困在甘肃农村,男主角辞演,摄影美工罢工。
如果真的急功近利,这时候应该立刻打道回府。
但在电影几乎濒临破产的情况下,海清在农村待了大半年,跟农民同吃同住,在明知道影片可能夭折的情况下,坚持拍完了电影。
结果影片上映,火遍全国,她的演技封神。
因为电影争议,她没有拿到半个奖项提名,这对于任何一个女演员都是莫大的打击。
在这种情况下,她又积极参与了《我本是高山》的拍摄,再一次贡献了精彩的表演。
一个如此努力、如此沉得下心的女演员,却被网友诋毁成急功近利的投机分子。
似乎只要演员演戏拿到应有的报酬,她就是不怀好意的伪君子,这是什么样的强盗逻辑?
鲁迅说过,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也终究不过是苍蝇。
皮哥要说,《我本是高山》不是完美的电影,但是这个时代需要的电影。
海清不是完美的演员,但是这个时代需要的演员。
张桂梅是这个时代的圣人,但她也有自己的儿女情长,这无损于她的伟大。
我们不希望,几十年后,当我们垂垂老矣的时候,我们的子孙问我们。
“你们那个年代,明明有很多伟大的人和事,但拍成电影的却这么少?”
那时候我只能遗憾地说:“因为那个年代戾气太重,你把真人真事拍成电影,无论怎么拍,一定会被骂,骂多了,大家被骂怕了,只能拍一些绝对不冒犯绝对正确也绝对无趣的烂片。”
不要让一个精彩的时代,只留下浮夸与虚无。
海清,再坚持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