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国剧关键词之“抬走”&“发疯”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审判”才会有思考,当有的剧集被“抬走”,就有更多剧集等待着“上桌”。

备受关注的《一念关山》,终于播完了。

当它因为第八集“天星峡大战”的打戏出圈时,没人想到最后的结局竟然是“坟头挨坟头”,主打一个全死也算HE。

当它的一百零八个感情线让观众因为嗑CP各执一词的时候,没人想到最后竟然是李同光和杨盈,皇后和丹阳王这两对看起来有些邪教的CP走到了一起。

而这部剧因为剧情内容引起的舆情讨论,更是有种戏内戏外,编剧观众一起“发疯”的盛况。作为2023年末的一部大剧,它轰轰烈烈地来,也轰轰烈烈地走。

回顾今年,国产剧有了热词“抬走”&“发疯”。

这个词往往出现在原本被寄予厚望的剧集上,他们有着强大的主创阵容,开播之前就被视作“待爆升咖”的剧集之一,而播出之后同样声势浩大,让人总有种“它是不是就要爆了”的期待。

然而每当播到中期,它们总会因为剧情、人设、演技甚至是粉丝打架等等原因有了烂尾的趋势,由此引发的舆情讨论也越来越趋向于负面,让本来兴致勃勃入股的“剧粉”有种如坐针毡、如芒刺背、如鲠在喉的感觉,希望能够“赶紧结束这场闹剧”,“抬走”这个词应运而生。

说到2023年观众有想“抬走”冲动的剧集,除了《一念关山》,还有《长月烬明》《我的人间烟火》《以爱为营》《云之羽》等,这些原本认为会让演员们上升level的剧集,然而播出之后,各种话题层出不穷,有些演员的“路人缘”也因此受到了影响。

所谓“抬走”,就是这些话题剧集在轰轰烈烈地登场后,最终留下一地鸡毛。

缘何被“抬走”?

总体来说,剧粉在播出中期就想“抬走”的剧集,大多是因为可预见的“崩”,其中最关键的就是剧情本身的问题。《一念关山》无论是从剧集本身的质感与节奏,还是演员的表演上,在播出之初都被视作久违的剧集,如果按照前期的呈现方式继续下去将会维持高开高走的水平。

但是自从男女主角确认关系之后,剧情就变得“水”起来了,为了展现两人在情感关系里的拉扯,本来是展现“群像”的主角团的其他人开始变成“助攻”工具人,有关于他们自己的剧情变得简单。有些人物前期的设定没有被圆回来,给到观众“崩人设”的感觉,再加上有些剧情的转折实在是令人意想不到,让观众评价急转直下。

《云之羽》是另一种剧情上的“崩”,作为悬疑色彩的剧集,一方面导演很会运用场景营造悬疑氛围,拉高了观众期待;一方面,前期运用的大量笔墨去讲述宫门之内的波云诡谲,两方争端之中的勾心斗角。但是中后期剧情的重心从心计的拉扯变成了爱能够消除隔阂,就让观众有一种“被诈骗”的感觉。

剧情的崩还导致另一种结果,就是主角反倒不如配角出彩,这也是上演多次集体“发疯”的原因之一。《长月烬明》就出现了这样的问题,比起主角行事的种种掣肘,陈都灵饰演的几个角色,动机和行为都更加完整有据,而其中展现的“外耗”与“发疯”的精神状态又符合当下的年轻人的心理需求,本来只是出演配角的陈都灵就这么被观众“抬上了桌”。

而在这种情况下,不可避免的就是粉丝打架。主角在粉丝数量上有着先天优势,而配角则因为剧粉的偏爱而拥有了自己的声量,两方的粉丝都想争夺话语权。《我的人间烟火》这部剧火了配角“孟宴臣”,这个角色被认为是“新中式总裁”的代表性人物。而形成对比的则是人设上并不能取悦到观众的主角“宋焰”,还有中后期逐渐开始“喝白粥”的许沁,观众对于人设和剧情价值观导向产生了质疑。

角色的冲突也会波及到演员本人,随着观众越来越开始表达对于“孟宴臣”的偏爱,这份感情被寄托在演员魏大勋身上,从前的“综艺咖”终于在今年暑假因为表演发光发亮。而相反的,很多观众也对“宋焰”的饰演者杨洋有了颇多微词,再加上中后期“孟宴臣”部分高光戏份删减,“宋焰”的人设越来越“普信”,粉丝的种种纷争让追剧变成了一件心累的事情,这时候用“超点”抬走对观众反倒是一种解脱。

当然,角色的失败并不能全怪人设,演员对于角色的理解同样重要。“宋焰”这个角色本身的消防员职业设定是人设的加分项,可惜剧集对于这部分的表达也相对浅显,将运筹帷幄的队长演成了颐指气使的领导,让本就不讨喜的角色更加不堪一击。相比起来,同样职业相近身份的《他从火光中走来》里对同类角色的诠释就让观众感到舒适。

除了编剧、演员,导演的表达方式也是决定这部剧集应不应该被“抬走”的重要因素。《以爱为营》从剧情内容上来讲就有些“尬”,演员的表现也有种硬拗感,再加上导演如同“苍蝇”视角的运镜,不仅观众,连粉丝都想让它速速“抬走”。

还有一些剧集,戏本身的水花没有戏外的声音大。比如《七时吉祥》播出的成绩不符合市场预期之后,制片人多次在公开平台发表言论,让这部剧集因为内容以外的原因频繁登上热搜,这对于原本对剧集抱有期待的剧粉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

《为有暗香来》也是如此,虽然1V3和重生的元素调动起了观众的兴趣,让这部剧集有了一些水花,制片人频繁发表言论,抬高观众期待,但本身“重生”剧情的BUG和男性角色人设的逐步崩塌,让这部剧在后期草草收尾。

每一个可能被放大的环节

此前,国产剧很少会有这种引起大范围舆情反扑的情况出现,而这种现象的发生,首要原因当然是观众的审美水平越来越高。当近些年来《人世间》《狂飙》《漫长的季节》一部部剧集的出现与爆火提高了观众的期待,让观众感受到了这些剧集的艺术性,他们自然不能接受质感略逊的剧集。

观众也不再等着片方把剧集呈上,他们几乎是从剧集筹备之初就参与到创作中去。以《长风渡》为例,从最开始白敬亭和宋轶就是观众认可的天选“顾九思”和“柳玉茹”,而开拍之时,观众更是左右了反派角色的演员替换,提出要求降低剧集风险。包括后面观众还提出希望剧组买下某首契合度比较高的插曲,甚至播出的时候还“手把手”教剧组宣传,可谓是“胚胎式”追剧,“股东式”参与。

当下处于“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谁都能在剧集播出之后,给出自己的“审判”和“再创作。当个人的评价汇集到一起,就对剧集的舆情产生了影响。还有一些影响力比较大的kol自带冲热搜的能力。

比如“孟宴臣”之所以能够火起来,最初就是因为这个角色和妹妹的“骨科”视频剪辑,很多人因为“背德感”而产生兴趣逐渐了解角色,一来二去,观众对于角色的喜爱就这么被攒出来了。今年以来很多观众希望“抬走”的剧集,很多也是自媒体在微博、抖音、B站等平台引起的讨论和发酵。

同样以《我的人间烟火》为例,“宋焰”和“许沁”人设崩塌的种种表现,也成为娱乐的素材,他们不再顺从剧集给出的价值观和爱情观导向,而是用一种娱乐化的方式解构人物和剧集内容。从中提取出来的一些“梗”,甚至成为了一种现象级的流行语。而这种风靡的娱乐化现象,也不可避免地对艺人的“路人好感”产生了影响。

在这样一个观众对剧集有着极大话语权的当下,创作端的每个环节都有可能被放大,如果创作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拍摄、剧情、表演等都在做加分项,并且能够吸收到观众行之有效的建议,那最终呈现的一定是比较好的作品。

但若每个环节都不能达到观众的要求变成了减分项,那就会给这个剧带来舆论的问题,甚至是最后的口碑沦陷。这就要求了创作者们必须提高创作能力,观众的审美在逐年提高,作为创作者也要逐渐强化创作水准,给到观众更为丝滑的观剧体验。

同时创作者不能固步自封,观众的眼光是变化着的,对于创作者的滤镜也越来越浅,他们在这一年见证或者审判了很多人“走下神坛”,当创作出来的内容不符合逻辑、不贴近生活,同样会受到观众的“审判”。

结语

2023年,观众见证了多部剧集在激烈厮杀中“上桌”、“抬走”、“发疯”,但归根结底,有竞争才会有进步,有“审判”才会有思考,当一部部剧集被“抬走”,就有更多剧集一部部等待着“上桌”。水涨船高,当下若想提升整体剧集品质,最重要的则是保证良性竞争,提高创作水平,力保每个创作环节都不掉链子,“硬货”上桌是所有热爱国剧观众的期待。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