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次世界大战,真有可能爆发么?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震天的战鼓”是否已经“再次敲响”。

——提及

各位好,最近这一个周很忙,没写国际新闻,偏巧这个周的新闻其实很多,也很微妙。那今天就来做一个综述,也顺带聊一聊时下引发热议的那个问题:备受瞩目的S3(第三次世界大战),到底有多大可能会发生。

首先是当地时间19日凌晨,以色列对伊朗境内发动了突然袭击,与伊朗此前对以色列的突袭行动虽然发射了200多枚导弹或无人机,可大部分被以色列及其盟友拦住不同,伊朗多处军事目标遭受了损失。

这个新闻多少有些令简中互联网吃惊,因为仅仅几天之前,当伊朗发动报复袭击,以色列总理内塔尼亚胡与美国总统拜登通电话后宣布不会进行报复时,很多营销号兴奋地分析说以色列“认怂了”。

其实,你但凡了解一下以色列这个“中东平头哥”平素的行为方式,你就知道以色列“不进行报复”是不可能的。

对以色列的生存环境而言,挨了伊朗的打而不还手(哪怕这个打击对其的伤害非常轻微),也会给敌视它的组织和国家造成一种印象,好像打击以色列可以不付出代价,这会引来更多类似的效仿。所以遭遇袭击必须还手,是以色列在中东的生存之道。

但是我们可以据此认为内纳尼亚胡与拜登之间的那通电话是纯粹的烟雾弹么?我觉得到也未必,更合理的解释,是不想扩大中东乱局的拜登一定在电话中对内塔尼亚胡作出了某些让步(比如允许以色列放手加沙哈马斯问题),从而换得了以色列将对伊朗的报复控制在一定限度之内——

这个限度是指,伊朗日前对以色列的大规模空袭,动用了200多枚导弹和无人机,以色列如果采取同等规模的反击,那么伊朗将受到的损失会是数倍甚至十数倍与以色列的,毕竟伊朗没有铁穹,而以色列的导弹、无人机质量远高于伊朗。所以这样的袭击一定意味着战争规模的进一步扩大。

而从目前看到的信息看来,以色列最终对伊朗采用的袭击,似是以同等损失烈度为标准的,也就是发几枚导弹、无人机意思一下,让你遭遇与我之前相似的损失。属于“同态复仇”,这对于以色列来说,已经是其可能采用的最低反应方式了,低于这个反应,内塔尼亚胡都没办法说服他的利库德集团。

那么伊朗对此会做什么反应呢?我看到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新发的一个声明很有意思,他宣称以色列昨天对伊朗的袭击损失“十分轻微”,大部分导弹和无人机都被伊朗防空部队所拦截,同时警告以色列:“不要再次做出冒险行为,否则将遭遇伊朗更为猛烈的复仇。”

这话翻译翻译,其实也就是:“你打我这次,也是不疼不痒,不要再打了哈!再打老爷我真生气了。”

我之前在《伊朗打以色列:我已点到为止,劝你耗子尾汁》一文中曾经分析过伊朗目前的困境与心态,伊朗自发生“伊斯兰革命”以来对以色列的仇视,有相当程度其实是为了维持其本国国内的团结与稳定,并且在中东世界寻求一杆能够团结所有非波斯族裔但属于伊斯兰阵营国家的大旗。可是这种仇视并不能真正付诸战争实践。

因为一旦付诸实践,伊朗的经济和国内矛盾经不起正式战争的消耗。

其实在此次伊以危机当中,我们已经看到了这种苗头。伊朗袭击以色列之后,不少旅居法国的伊朗人甚至参加了游行,高呼“妇女--生命--自由”,表达对伊朗伊斯兰政府的谴责。

而在伊朗国内,多地出现支持以色列的墙面涂鸦---以色列,打他们!伊朗人支持你们。

伊朗前国脚阿里·卡里米在社交媒体上的发帖则更加耐人寻味:我们是伊朗,不是伊朗伊斯兰共和国。

仗还没真正开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觉得这与伊朗这些年的人口代际心态变化是有非常重要的正相关性的。自二战结束以来,伊朗人口就在经历急速的膨胀,从1945年的1600万人暴增到1978年的3720万,巴列维王朝之所以在伊斯兰革命中倒台,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推动的经济上的“白色革命”无法满足急速膨胀的人口(尤其是广大伊朗农村青年人口)的就业需求。所以你可以看到当年伊斯兰革命中冲在最前面的那批人,像内贾德,后来成为了伊斯兰共和国的中坚,甚至当选过总统。

内贾德代表的那一代伊朗年轻人是对巴列维王朝失望,而相信霍梅尼的宗教主张能给他们更幸福、至少更公平的生活的。

但如今,内贾德那一代人已经老了,伊朗这一代年轻人和他们想的并不一样。

伊朗现在的伊斯兰共和国,毕竟是一个政教合一的、更强调教权利益的政权。它发展经济的能力和意愿甚至不如当年的巴列维王朝。所以从1978年到今天,当伊朗人口从3720万增长到8800万,用四十多年的时间又翻翻了一倍不止时。新一代的年轻人对伊斯兰共和国的忠诚度是远不如内贾德那一代人的。

伊朗目前国内失业率高企,青年失业率官方公布的消息都已经增长到了14%。伊朗前些年开始出现政局不稳,政府一再调高普发的福利待遇试图稳住国内局面。在这种情况下伊朗别说对外开战了,能通过福利和压制稳住国内的基本盘就已经是万幸。

所以我们可以看到,在此次的伊以危机中,伊朗反而扮演了一个克制而精明的角色。我估计,即便以色列真如阿卜杜拉希所警告的再次对伊朗进行打击,恐怕“更为猛烈的复仇”也不太可能发生,多半又是二百多枚导弹示威一下,一通操作猛如虎,一看伤害0.5,大约也就这样了。

请相信,此刻的中东,其实没有国家比伊朗更期盼和平了。

本周的另外一个消息,是美国国会中,此前一再阻挠和拖延对乌克兰军事援助的共和党籍众议院议长约翰逊突然改弦更张。宣布要尽快推动众议院对新一轮援乌法案投票。

这个法案除了向乌克兰拨款超过600亿美元以外,还反过来敦促美国总统拜登在生效后尽快向乌克兰移交远程ATACMS导弹,这种武器对乌克兰跨境打击俄罗斯境内的重要目标能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此前共和党一直以担心战事扩大为由,不支持美国向乌克兰提供这种武器。

约翰逊的“君子豹变”可能会让很多人吃惊。因为在很多媒体的宣传当中,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目前在美国对外政策上的分歧是严重的。笼统的讲,共和党力挺以色列却不热心援助乌克兰,而民主党热心援乌,却不支持以色列。双方的这种分歧,让他们在国会中应该不断推诿扯皮,什么有效决定都做不出来,最终坐视俄罗斯、哈马斯或伊朗牟利才对。

可是这个观点其实压根不了解美国政治的实景,的确,民主共和两党在对外政策上各有偏好,但却都在遵守一条“共同底线”。

大体说来,共和党虽然不支持美国深度介入俄乌战争,但却绝不愿意看到俄罗斯在这场战争中获得完胜,因为那将造成美国在欧洲信任体系的彻底崩溃。

而民主党一边,虽然很多人的确看不惯以色列在中东有仇必加倍奉还的“平头哥行为”,但以色列若真的如伊朗要求的那般“从中东地图上抹去”,也是他们完全无法承受的,就像民主党籍拜登一再强调的,“美国承诺以色列的绝对安全”。

这种两党“共同的底线”,会让双方都关心的事态发展到一定程度时,让他们从争吵突然转向妥协。而从目前的种种迹象看,这个节点也许正在临近。

明晰了这一点,我们在反观目前的俄乌、中东局势,问这样一个很多人都在争论问题:中东危机的愈演愈烈,对于深陷俄乌战争泥潭的俄罗斯来说,到底有利还是有弊呢?

从短期看来,很多人觉得中东的乱局似乎是对俄有利的,因为哈马斯、伊朗这些国家或组织的对以发力,分散了美国的全球战略精力,将其的援助重点,从俄乌战场调到了中东地区。至少在这半年内争取了对俄相对有利的态势。

但从长期看来,这个选择其实是在饮鸩止渴。

因为如前所述,矛盾点的增多,最终反而会促成美国内部共和民主两党达成妥协性共识。而一旦美国决定更深度的介入,援以和援乌这两个选项是可以发生“民主国家兵工厂”式的合并的,这将对俄的战略局势更加不利。这半年内获得的战略喘息,会在未来连本带息的偿还回去。

事实上,这种情况其实非常像一战时期最终导致美国下场参战的“齐默尔曼电报事件”。

在该事件当中,德国本来也是为了分散美国的战略精力,拖慢其下场加入协约国的脚步,才试图策动墨西哥与美国发动战争。但没想到最终这种努力的结果,是反而加速了美国参战的速度,并坚定了其决心。

二战中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蠢行其实也有类似的效果——本来美国国内当时还存在亚太派和欧洲派,并因为这种分歧犹豫要不要下场参加“又一场欧洲战争”,日本人把战火扩大到太平洋的举动,反而消弭了这种分析的可能性。加速了美国人的下场。难怪希特勒听说后气的要骂娘。

当然,这样举一战和二战的例子,似乎更增加了眼下国际局势发生“S3”的可能性。

但我觉得局势还是相对乐观的,因为无论俄罗斯、哈马斯、黎巴嫩真主党还是伊朗,这些国家或组织的实力无论单独还是绑在一起,都与美国和其盟友并不在一个数量级。更何况这其中还有伊朗这种如前所述其实内里非常精明的国家,外交场合喊几句口号,它是乐意的。但,要招呼下场真干?别逗了,伊朗这么聪明的国家,连以色列它都不会真去刚正面的。

所以我觉得以目前的形势看,所谓S3爆发的可能性尚微乎其微。因为目前的“参赛选手”,完全不在一个量级上。

但我看到很多人、尤其是营销号在讨论“第三次世界大战”这种话题时,有一种非常值得警惕的倾向。那就是他们似乎觉得“S3”是一件很好玩的游戏:什么时候开打啊?真打我一定要参与。

对于这种愚不可及的想法,我不得不再费笔墨普及那两个说过无数遍的常识。

第一,世界大战和普通战争压根不是一个概念。普通战争可能存在“一战而赢国运”、通过战争攫取大量利益的胜利方。像“世界大战”这种烈度的战争,不是你赢下来就能得利的,既有的两次世界大战,战胜国也都付出了非常惨痛的代价。尤其是平民,一旦战争开打,先是财产化为乌有,随后很有可能丧失生命。所以任何一个神经正常的人,都不应该期盼世界大战,这是比自杀更消极厌世的思维,因为它将不仅仅毁灭你自己。

第二,正如“不被历史所记载的民族才是幸运的”一样,一个能够在世界大战中是置身事外的国家和民族也是幸运的。哪怕是美国,之所以能在两次世界大战中成为几乎唯一损失最小、获益较大的国家。也是因为其在两次战争的前期都选择隔岸观火、置身事外。成为资本和财富的战时避风港。即便“世界大战”真的不幸重临,怎样置身事外,而不是急于下场,这也一定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现实战争不是打游戏,不是你用鼠标划个块,直接A过去就可以的。放下焦躁、放下仇视、放下宏大叙事,放下“必有一战”的叫嚣,安安生生干你的工作,过你的日子,珍视来之不易的和平。才是一个合格公民最应当也最爱国的举动。

和平是如此的来之不易,不要用妄念、偏见、无知或残忍去轻易地毁坏它。

人类文明在过去的全球化时代享受了难得的昌明与宁静,我们已经习惯了货币不会一夜之间沦为废纸,贷款买的房子不会在一夕之内化为废墟。但在不是历史的常态。历史的常态中,普通人总如同浮萍一般脆弱。

深愿这和平不是偶然,愿它继续。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