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离高收入国家已越来越远,甚至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路透)
香港《南华早报》报道,2014年中国政府顾问、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预测,中国将在2022年变成高收入国家。这项预测10年后,林毅夫近期做了一些调整,声称只要维持GDP(国内生产总值)5%的成长率,这个目标就会在2025年或2026年实现。但多项数据显示,中国离高收入国家越来越远,甚至已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去年中国每人国民所得毛额(GNI)为1万2597美元,比世界银行定义高收入国家门槛的1万3845美元低1248美元。而在2021年,世银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是1万2695美元,当年中国的GNI为1万2551美元,相差仅144美元。
专家表示,中国正处于突破这个差距的关键时刻,因美国和其盟友日益加强的经济遏制,威胁中国向科技驱动的绿色社会转型,为了避免落入其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命运,中国必须维持经济高速成长。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停留在一定收入水准,但无法进入已开发经济体行列的情况。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磊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比喻为步行11公里,他说,中国已走完了前10公里,但“最后1公里可能是中国永远无法走完的距离,这与中国走过的任何1公里都不一样,这不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中国被世银列为“中上收入国家”。世银每年都在提高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以保持实际水准不变。
尽管中国的GNI与世银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越拉越大,林毅夫上个月在北京大学的研讨会表示,中国仍有可能实现高收入国家的目标。他说:“我们最早应该能够在2025年或不迟于2026年跨过这个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前提是GDP成长率要维持5%以上。”
尽管中国今年第1季GDP 年增5.3%,但国际货币基金(IMF)维持今年中国GDP成长目标4.6%不变,远低于中国官方设定的5%目标,且IMF的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从长期而言,中国的GDP增速更不乐观,预估到2028年降至3.4%。
纽约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中国确实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鲁比尼指出,中国在历经30几年接近10%的年成长率后,近年来已大幅放缓,而且因中国面临结构性而非周期性问题,下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这些问题包括人口老化、房地产部门的持续低迷、私人和公共债务不断增加、以及市场化改革的缓慢。
经济学家还点出另1个问题:尽管中国自2010年以来就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年均成长率达6.8%,但人民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获得财富。
正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教授郑永年在2022年出版的书《中国方案》中所说的,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更多是由高收入群体推动,而中低收入群体的增幅则远远落后过去几年的数据。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所得略低于人均GDP的44%,而美国这个比例约为76%;去年中国的GDP约为美国的65%,而美国的人均GDP却是中国的6.48倍;占中国总人口1/3的农村居民,去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1万人民币(2897美元),约为城市居民的42%。
方德金控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实现2035年成为“中等已开发国家”的目标面临更大挑战,以人均GDP而言,中国目前名列第7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在2022年10月中旬中共20大会议上承诺,要让中国在2035年达到“中等已开发国家”水准。
夏春指出,如果中国以西班牙和沙特阿拉伯目前的人均GDP(2022年为3万美元)作为“中等已开发国家”的标准,那么到2035年,中国需实现6.8%的年复合成长率,人均GDP才有望达到“中等已开发国家”的水准,但这是个非常难以达到的目标。
去年中国每人国民所得毛额(GNI)为1万2597美元,比世界银行定义高收入国家门槛的1万3845美元低1248美元。而在2021年,世银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是1万2695美元,当年中国的GNI为1万2551美元,相差仅144美元。
专家表示,中国正处于突破这个差距的关键时刻,因美国和其盟友日益加强的经济遏制,威胁中国向科技驱动的绿色社会转型,为了避免落入其他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命运,中国必须维持经济高速成长。所谓中等收入陷阱是指,一国停留在一定收入水准,但无法进入已开发经济体行列的情况。
复旦大学经济学教授石磊将迈入高收入国家行列比喻为步行11公里,他说,中国已走完了前10公里,但“最后1公里可能是中国永远无法走完的距离,这与中国走过的任何1公里都不一样,这不是个简单的数学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目前中国被世银列为“中上收入国家”。世银每年都在提高高收入国家的门槛,以保持实际水准不变。
尽管中国的GNI与世银定义的高收入国家门槛越拉越大,林毅夫上个月在北京大学的研讨会表示,中国仍有可能实现高收入国家的目标。他说:“我们最早应该能够在2025年或不迟于2026年跨过这个门槛,成为高收入国家,前提是GDP成长率要维持5%以上。”
尽管中国今年第1季GDP 年增5.3%,但国际货币基金(IMF)维持今年中国GDP成长目标4.6%不变,远低于中国官方设定的5%目标,且IMF的经济展望报告显示,从长期而言,中国的GDP增速更不乐观,预估到2028年降至3.4%。
纽约大学经济学荣誉教授鲁比尼(Nouriel Roubini)表示:“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中国确实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鲁比尼指出,中国在历经30几年接近10%的年成长率后,近年来已大幅放缓,而且因中国面临结构性而非周期性问题,下降趋势可能会持续下去,这些问题包括人口老化、房地产部门的持续低迷、私人和公共债务不断增加、以及市场化改革的缓慢。
经济学家还点出另1个问题:尽管中国自2010年以来就成为世界第2大经济体,年均成长率达6.8%,但人民却没有以同样的速度获得财富。
正如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区教授郑永年在2022年出版的书《中国方案》中所说的,中国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更多是由高收入群体推动,而中低收入群体的增幅则远远落后过去几年的数据。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去年中国人均可支配所得略低于人均GDP的44%,而美国这个比例约为76%;去年中国的GDP约为美国的65%,而美国的人均GDP却是中国的6.48倍;占中国总人口1/3的农村居民,去年可支配收入超过2.1万人民币(2897美元),约为城市居民的42%。
方德金控首席经济学家夏春表示,从长期来看,中国要实现2035年成为“中等已开发国家”的目标面临更大挑战,以人均GDP而言,中国目前名列第7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是在2022年10月中旬中共20大会议上承诺,要让中国在2035年达到“中等已开发国家”水准。
夏春指出,如果中国以西班牙和沙特阿拉伯目前的人均GDP(2022年为3万美元)作为“中等已开发国家”的标准,那么到2035年,中国需实现6.8%的年复合成长率,人均GDP才有望达到“中等已开发国家”的水准,但这是个非常难以达到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