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教授勉励毕业生:4年没开花 你可能是株参天树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四年里,虽然每个人都拿到了合格学分,但‘最后一题’可还在我这里。我想问,从开学典礼到今天足足1365天的学习后,你对规则更加敬畏了吗,还是相反?你对法治更加信仰了吗,还是相反?你对公平有了更多坚守吗,还是相反?你不必现在回答我。请用你一生回答我!”

6月16日,中南大学法学院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教师代表、法学院副教授王红霞发表讲话。

她说,别误会。毕业不意味着上岸,相反,毕业是该你下场的时刻。今天,309个中南法律人正式入场。我们对你满怀期待。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哪怕只是保持反思、保持警醒、保持对不公平、不正义的高度敏感;不要轻视个人的力量。


王红霞谈道,我们期待,民众对制度和问题的误解因为你们的入场而得到更及时的澄清,中国人对规则之治的观念会因为你们的入场而愈发清晰坚定。过去的几年里在各种考试、各类比赛、各种实践中取得骄人的成绩的同学们,我们对你们充满信心。“但我更满怀期待的,是那些名字从未在官网上、公众号出现过的同学。四年来你都没有开过一朵花,因为你很可能是一株参天树。不要轻视期待的力量!未来的世界注定由你们定义,因为年轻就是王道。”

6月,多所高校和二级学院正陆续送别新一届毕业生。其中,部分毕业寄语引发舆论关注。

6月13日晚,中国计量大学举行2024届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据学校微信公众号消息,校长徐江荣题为《以“平凡之心”追寻“卓越之梦”》的毕业致辞中金句频出。

他表示,很多同学会遭遇生活、学习、事业、情感的不顺,会颓废、悲观、消沉。这种沮丧情绪还会在生活、网络中表达,这就是所谓的“丧文化”。我们需要一种态度来表达我们的立场。物质极大丰富并不意味顺风顺水,追逐成功者众多并不保证皆得所愿,“丧文化”可以理解,但不宜提倡,也绝非主流。


徐江荣提到,要拥有“平凡之心”,拒绝平庸。在最好的年华里,不把平凡活成平庸。沿着适合自己的方向持续深耕,终会收获甜美饱满的人生果实。要抛弃“抱怨之语”,保持乐观。学会接受世事无常,接受孤独挫败,接受无法尽善尽美。如果不满现状,就奋力改变;如果无能为力,就保持乐观。要追寻“卓越之梦”,成就未来。卓越人才是国家之需、时代之需。要常怀“平凡之心”,追寻“卓越之梦”,“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书写人生华章。

在6月18日的浙江水利水电学院2024届毕业典礼上,校长万健提到,进入职场,你会碰到很多“老人”,他们有很多的道理和教训,总是说“别冲动”“要懂事”“都是为你好”,而你们已经是贴上了“整顿职场”标签的一代人……其实我特别理解你们这份倔强和拧巴,因为任何努力都值得被看见,我们不需要依赖别人的眼光和外在的评价来定义自己。坚守情怀,坚持自我的过程会很艰辛,但是,没有活成自己讨厌的模样,才是对自己最大的负责和尊重。

万健还谈道,从学校走向职场,从家庭走向社会,你们会发现自己不是世界的中心,同时,我们也要学会输得起,努力在改变中成就更好的自己。面对职场,我们只有两个选择——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或者让自己喜欢上工作。我们不认死理,体体面面“输得起”,才能坦坦荡荡“做自己”……我们只有保持乐观,努力与生活交朋友,与一切失败困苦和解,才能收获更丰盈的人生。

此外,西华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陈勇6月17日在致辞中提醒,碎片化的时代模糊了我们的感官,是非对错在这个后真相的时代被人们随意篡改,网络的匿名性成为群体极化的导火索,网络上充斥着流言与戾气。近期发生的“点读机女孩”事件、“胖猫事件”的反转等新闻,加重了这个时代的不确定性。而真诚善良,是我们做人最基本的素养,是我们每个人为社会所尽的一份力,是抵抗破碎世界的制胜法宝。

陈勇鼓励道,当我们走出校园时,也许我们会面对并非想象中的各种美好,但我们一定不要退缩,依然要奋勇向前。“刀在石上磨,人在事中练”,大胆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成为你想成为的人吧!真正的勇敢者,一定是走过千山万水、说尽千言万语、历尽千辛万苦、想尽千方百计,不达目的不罢休、努力止于至善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