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鲁教授:中国学生的写作套路是国外大学最忌讳的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美国上大学,写作很重要,几乎每门课程都需要写 essay。国内对于写作有一个偏见,那就是将辞藻华丽等同于文笔好,将文笔好等同于好文章。而进入到美国大学,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去除这些雕饰,让读者明白自己说什么。

写作课是美国顶尖大学博雅教育的基础课程,是本科生在深入专业领域学习之前必不可少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表达训练。针对美国高校的写作课,耶鲁本科写作课老师 Emily 指出了中国学生在写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了建议。


Emily 是土生土长的美国人,本科毕业于达特茅斯学院,硕士毕业于耶鲁大学,目前在耶鲁攻读博士学位。与此同时,她还有一个身份:在耶鲁教授本科生写作课,尤其是大一新生的学术写作入门。

在她看来,写作之所以在美国高校的课程中有如此重要的地位,几乎每门课程都需要撰写 essay,和美国高校提倡“博雅教育”(Liberal Arts Education)密不可分。博雅教育培养的是全面发展的思想者和世界公民,提倡学生博览各类学科,了解多种思路和方法,拥有自由的思想。而 Liberal 一词本身也代表了学生以文字阐述自己思想的能力。

“读写能力是所有教育的基础,也是最难的一种抽象的批判性思维。”它不仅与博雅教育的哲学内涵相呼应,从现实角度来看,学术写作也的确是众多课程的主要考核形式。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顶尖高校基本都会要求,学生在刚入学时就选修一些与写作相关的课程,因为从高中时期针对客观事实的观点型写作到大学时期提倡个人创新发现的研究型写作,这其中有着巨大的跨越。

01


中国学生写作到底有什么问题?

中国学生在美国课堂遇到的诸多困境中,有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偏理科的孩子通常既不爱读书,也不爱写作,他们在写作中遇到问题可以想见。但有时候,一些文科“学霸”,爱读书也热爱写作的“文艺少年”,在美国大学里同样会遇到写作困境,这似乎从更深的层次上反映出中国学生写作训练的弊端。

“当我拿到一篇文章,几乎能一眼判断出,这篇文章是出自中国学生之手,还是美国学生之手。”Emily 说。她有两年教导中国学生的经验,对那些中国学生的写作“套路”,已经了然于心。

在Emily看来,中国学生很爱用长句,喜欢用各种复杂的术语来重复同一种意思,喜欢诗意的、华丽的辞藻和句子,但美式写作则会认为以上都是一种干扰,是在用“非常华丽的辞藻来干扰你的读者,使他们不能抓住文章的中心,所以我花了很多时间让我的学生,把那些所谓华丽的句子,全都删去,使得他们句子中最基本、最清晰的元素,立即可见”。

“说明性”是美国大学教育中定义学术写作的一个要义。其实任何写作都应该具备这样的功能,无论写作还是演讲,目的应该是让别人“懂”——理解作者或讲述者要表达的意思,而中国学生有时引以为傲的写作,很多时候并不介意让别人“看不懂”。


这是中国学生在写作上直接可见的一个问题,也是在形式上跟美国写作要求不相兼容的一个问题。但在这些行文风格背后,还有更严重的能力缺乏,那就是学习能力和思维方式。

写作上的“不兼容”,会给美国大学留下“学习能力”不足的印象:因为中国学生不能把文本材料有逻辑地分解成一篇有观点的文章,并且让别人也能看懂——这中间,教授想看到的是学生的分析能力,而不是某个出其不意、又缺乏论证的观点。

02

学术写作与一般写作形式有何不同?

两者的不同之处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学术写作是通过和某一领域的其他专家的交流而被建构起来的,你会假设你的读者对某个话题感兴趣,而且他们想要知道更多,然后你把你自己的发现融入这个领域其他现存的发现之中。

我想举个比较有意思的例子,在《指环王》中有一种神秘的生物——树人。他们在书中相当有喜剧色彩,因为他们是树,所以讲话特别慢。而周遭充斥着战争和动荡,然后你看到这些树人,他们也在进行一场权力的斗争,但是他们语速极慢,可能5个小时只能说一句话。

而在我看来,学术写作就像树人,整个发表的过程特别慢,是一场非常严谨的学术交流,但不管怎么说,它依然是一场对话,不是某个定论,学习如何融入这样一场学术对话是必经之途。

第二个不同之处其实包含两点。

首先,是对原创性研究的强调。你需要去发现一些别人未发现过的数据,从而去传递一些真相。我们对真相的求索应该是永不停止的,因为我们在不断地发现新的信息。


其次,进行有说服力的论证的确是一门艺术。论证中应该包含你认为最佳的信息,但是对于那些和你的观点相左的信息,你也需要去阐明为什么它们是无关紧要的,它们如何服务于你的中心思想句。整个论证的过程不仅要关注你的论点,还要辐射更大的学术背景,这也是学术写作的独特之处。

03

学术写作的三座大山

一手研究、文本细读、批判性思维

1. 如何训练学生做研究?


我给学生们强调最多的,就是一手资料和二手资料的区别。

二手资料指的是对某个对象已有分析的资料,一手资料则是指最原始的资料。

举个例子,如果说《人权法案》是一手资料,那二手资料可能就是有关《人权法案》的各种书籍。这其中的区别非常重要,一个是从未经过过滤的对象,另外一个则是通过某种筛选的历史时期。

在大学阶段,我们会鼓励学生做一手研究。大多数刚升入大学的学生都只做过二手研究,假设他们研究的是《人权法案》,他们会读很多相关的书,然后写一篇论文。但在大学,我们会让学生研究《人权法案》本身,然后形成属于自己的二手资料。因此我在教学生的时候会说,无论你们对什么话题领域感兴趣,你们都要至少找到一份一手资料,而且关注的点要尽量小,否则的话你们需要处理的数据会太多,然后基于你找到的这个一手资料去写你的论文。

举个例子,如果你对美国的民权运动感兴趣,那么你需要找到某次集会中的某个发言,或是一份报纸上的某一篇报道,或是一幅图片比如一张海报,我需要你去寻找任何能够阐述那个年代的元素。我发现学生们特别有干劲,因为他们在做一些原创的发现,他们在用新的材料去回答过去的问题。我教他们去发现各种可能,去观察文章的措辞、报纸上的字体,是如何和当时的时代背景相呼应的,而这就是研究。


2. 什么是“文本细读”?为何要训练这种技能?

“文本细读”实际上是中国学生觉得最难的部分。你需要尽可能地慢下来,不仅要看到文本(一个短语、句子)的字面意思(尤其是在文学作品中,当然这个技能在除了英语学科以外的其他领域也同样适用),还要不断地深入挖掘,找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更深一层次的含义,除此之外,还需要辨别出在整部作品中反复出现的手法和模式。

再举个例子,我让学生读丹尼尔· 凯斯的经典之作《献给阿尔吉农的花束》,这本书在美国的中学和高中的书单中经常出现。全书讲述的是一个特别愚笨的人,做了一个手术,突然变得特别聪慧,然而变聪明的代价是,大脑会退化得很快。这是一本非常优秀的科幻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有一个桥段,当主人公已经变得足够智慧了,他意识到他原本认为是朋友的人不再是他的朋友了。当他愚笨的时候,他认为他的朋友们都很爱他,他们笑是因为开心;而当他变聪明了以后,他终于明白这些人是在取笑他,而不是和他一起笑。

为了形容主人公的这种震惊和羞耻,书中这样写道:“我觉得自己像什么都没穿一样,我想要找个地方躲起来,我觉得万分羞耻。”而在西方文学中,这个形容显然和圣经中伊甸园的故事异曲同工,亚当和夏娃在误食禁果以后对上帝说他们感到羞耻,想要躲起来,这是西方文化中形容人类失去天真的最为经典的寓言。


那么说回到“文本细读”,它要求读者能够发现这处形容和圣经语言的共鸣,然后去思考这种圣经语言对我们社会的影响,失去天真就永远不能回归天堂。

因此现在我们知道,书中不仅仅在说一种尴尬的处境,还让我们思考失去天真的悲剧,它是如何去改变整个故事的走向,当主人公在书的最后又一次失去智慧的时候,是否悲剧仍在继续呢?还是他过去那种虽然愚笨却很开心的状态被突如其来的聪慧彻底毁掉了呢?你会去思考,得到智慧这件事情到底是一种善意还是罪恶?

这就是“文本细读”的精髓,它从文本的原始含义出发,观察它与更大主题的共鸣,然后利用这种共鸣去重新解读原来的对象。这种做法同样适用于研究历史、艺术史或者社会科学等学科。

不过,“文本细读”的确是一项比较难习得的技能。它使你的思维过程变得复杂,而且这项技能对于每个人的人生都很重要,甚至对于任何需要创造力的岗位都是必须的。

比如你要懂得去读出商业报告中的深层含义,你要学会去解读新闻。我想这也是为什么博雅教育会如此受追捧的原因。假设在职场上有两个候选人,一个拥有博雅教育的技能背景,另一个没有,你一定会选择前者,因为前者会始终保有创新精神。


3. 如何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能?

写作的美好在于,你总有机会逼大家去更深入地思考,通常我会让学生说出某篇论文的中心论点,他们经常会不可避免地犯错,因为在任何复杂的论文里,都会有很多论点,问题在于你如何发现某个可以概述其他内容的论点,这就是批判性思维的训练,因为你让学生把各层的论点按照等级排列,学会总结,不遗漏重要的部分,让他们明白在总结中需要精细到怎样的程度。这些都是非常复杂的思考过程。

我有个最好的例子,当我让学生去修改他们的论文时,我会再三强调一些严格的规则,让学生仔细阅读论文,改正这些地方,然后上交给我。

他们一开始会满怀希望地动手修改,完成 checklist 上的所有事,然后你只要等个15到20分钟,你就会发现他们脸上那种惊恐的表情,他们会突然发现自己的句子好像空无一物,根本没有写出他们想要表达的东西。事实上,任何经常写作的人都会经历这一过程,就像一件毛衣,你拉出一根毛线,整件毛衣就散架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批判性思维特别重要的原因,因为当你想要传达你的观点的时候,所有有关这个观点的缺陷全都会凸显出来,而这的确让人无比抓狂。


我鼓励一个学生小心翼翼地对待他们的所思所想,实际上是让他们诚实地面对自己,直面他们写下的各种不符合逻辑的胡话,这个过程经历得越多,他们未来犯错的几率就越小。所以在写作中不断地修改、编辑甚至重写,才能造就一个真正优秀的批判性作者。

避风塘虾 发表评论于
应该是文化差异造成的吧 感觉美国的交流方式是 Cut the bullshit and make your point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表达相同的意思,用中文写通常只要用英文写的三分之一的版面就够了,即简洁又环保,其它都是假的
不好吃懒做 发表评论于
中国学生的写作套路是国外大学最忌讳的 - 没办法,中国学生的写作套路是多年教育培养的结果,不这样就不能上大学!现代八股!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这其实是文化因素,当年上写作课的时候那个美国老师(据说是教中学的)总结的中国学生的写作方式与美国的不同表现在论点论据的顺序相反。
美国人写文章,第一句就是论点,之后才是论据解释,不仅文章如此,每一段也是这种结构。这是为什么当年新东方教托福听力阅读技巧,是就看每段的第一句就行,就可以回答问题。毕竟当时中国大学生的最好的英语水平的阅读速度也比不上美国一般的高中生。
而中国人正好相反,是先罗列一堆论据,最后推出结论作为论点。
很明显美国人是用演绎推理,因此给人的感觉具有权威性,读者潜意识就把论点作为读文章的基础,很容易接受。
而中国人的方法是典型的归纳推理,归纳推理产生的是辩证逻辑,不意味一定就是真理,而是提出一种可能性,是商量的本质。
这是两种思维方式的不同,也是世界观不同的结果。对于美国人这种模式,实际上作者认为自己代表真理,而中国人的模式,是提出一种可能性。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生活中美国人显得更直接,中国人的表达更含蓄。
具体两种模式互相参考的情况下,中国人不难理解美国模式,尽管可能觉得没意义,但美国人很难理解中国模式,因为在归纳推理过程中要求更强的connect dots的能力才能看懂其中的逻辑关系,也就是智商要求更高。
理论上讲,中国人这种模式更适合于科学研究,因为科研过程是归纳推理,不是演绎推理。
而演绎推理更适合管理,因为是先给结论再解释的做饭,具有权威性。
整体来讲,中国人智商高于西方人,也与这种思维模式有关。
所谓智商,如果测过并且足够高,高到可以理解测智商是什么的过程,就可以意识到所谓智商是connect dots的能力的程度。这个能力强的人,很容易理解新东西,因为可以联系已经有的知识,人家下棋看三步,你可以看出十步,是降维打击的概念。也具有极强的记忆能力,因为可以联系已经具有的记忆。
至于这两种写作模式的优劣,自己去体会,至于什么耶伦教授的观点,如果你将其当作权威代表真理,或者仅仅是一种选择,那是你自己的事情。
对一些人来讲,自卑是天性,这其实是世界个问题。
Biao9919 发表评论于
一看你就没在美国生养过孩子,你有什么资格评论美国的教育。还高中都没有写作课,大学就两学期英文课。你这些傻逼言论让人觉得你真是不懂还敢振振有词胡说八道

美国是我见过最重视文科教育,阅读和写作的国家!因为本文说的,liberty arts,美国希望培养出独立思考,有思辨能力的公民。我孩子这里出生长大,从K开始,他们小学就要求一天要读一本书,当然儿童读物非常简单,但家长要帮助写reading log, 就是书名、作者名,和书的页数。然后阅读的日期,一天一本,没周一次交给老师。连暑假他们小学都会发下来建议阅读书目,有十几本之多。每学期老师给每个孩子评估阅读能力,用26英文字母代表,根据每个孩子阅读水平推荐书目。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学习写作,最开始学习写的居然是诗歌。学校还把学生写的好的诗出版成诗集,每个孩子一本。他们教室贴出写作好的孩子的文章,经常更新。我记得我孩子到4年纪就大概达到成人阅读水平,就是Z水平,可以看哈利波特,世界名著这些书籍。他的写作经过这一系列训练非常好。他现在就是高中生,写作经常都满分。所以美国学生的写作阅读训练从小学开始打基础,到高中基本就完成了。我孩子小学6年大概读了上千本书籍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2024-06-19 17:53:39 文章写的稀里糊涂,一看就是没在美国上过大学基础写作课的!
评论也是稀里糊涂,都没在美国上过写作课吧?
美国大学基础课程中,英语写作课一共两个学期,是必修课。
高深吗?屁!
就是中国高中的政论文。
哪位没上过中国高中,没参加过高考?政论文有什么讲究,我就不费劲解释了,和什么华丽辞藻根本不搭边。
经过中国高考训练的,美国大学写作的写作结构建立,论点论据确定表述,逻辑清晰,结构稳固,根本没有任何压力!
相反,美国高中生是没有这方面训练的,所以结构松散,论证混乱,很难找到佳作。他们才真是压力山大!
Biao9919 发表评论于
你没仔细读文章。这文章是说,中国学生主要缺乏学习能力,逻辑分析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所以不能精准的分析出所读文本的观点,更无法加入自己的思考和理解。所以写出的文章非常空洞,没有清晰的观点,也没有有力的论证。只能用华丽的词藻堆砌来重复一个场景

pop4 发表评论于 2024-06-19 16:00:16
中国学生其实就是骨子里比较羡慕崇拜英文里重句套重句,看似十分严谨的嵌套结构。这个在中文里是完全没有的。中文主要由短句构成。

其实一百多年前的英文也是重句套重句,中国学生可能就是学习,或者喜欢像那样写。

只是这几十年来英文变化了不少,这种结构经常被认为OVERLOAD,让英文母语人也较难理解了。所以现在英美学生喜欢口语化写作,那种WHICH,THAT, WHOSE 一大堆的段落被认为是老套。

要写简单重句一律用动词加ING构成。

所以越来越多的文章里几乎见不到WHICH,THAT。就算用WHICH,也是句尾加一个很短的WHICH,

比如写了一段话,最后加上,WHICH IS XXX。这个XXX很短,一两个词。多了就被认为老套了。
dada2023 发表评论于

“当我拿到一篇文章,几乎能一眼判断出,这篇文章是出自中国学生之手,还是美国学生之手。”
母语,小学生都可以
aloevera 发表评论于
我怎么在美国读书时写的case study或论文什么的一直拿很高的分数呢,比大部分美国人好,拿A很轻松啊。我看过他们写的感觉结构性不强,有点混乱条理性差,虽然我词藻没有他们好。中国学生如果受过理科训练,这样的写作应该不难吧。
size0 发表评论于
我认为这位艾米丽教授说得到位。西方文化理智,务实,这也是他们引领科技进步的思想内核。中国文化更注重良好以及美的感受,有时候可以回避实在,客观的东西,因为实在与客观很多时候让人感觉不舒服。她是在帮助中国学生尽快进入美国学术届,否则出国留学为了啥?像孔子学院一样,输出中国文化吗?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显然是专注词藻,忽略了逻辑结构,这是学习第二语言的缺陷,也是过程
likelovely 发表评论于
这位Emily 能用任何一种外国文字读或写成任何一篇文章吗?书面语言本身就是很难的,更不要说是对有异国文化背景的人。语言文字可以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她等于在强迫中国学生用美国学生的方式思维,而无视中国学生在东方文化完全不同的情况下写文章。这说明这个人本身就非常 ignorant and inconsiderate - 无知加冷漠,不能为别人体谅.

这个Emily, 也就是个instructor, 教undergraduate吧。这样的人如果也能成教授,真是有辱教授之名。

把酒论思 发表评论于
駁奴刀 发表评论于 2024-06-19 19:10:16
同理而言,讓中國的學者來評外國學生的寫作,不能說狗屁不通,至少也是問題擺出。
真正的學術專家,首先應該先認同一點,那就是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強加自身的評判標準,那就是最大的不公,才是最大的忌諱。再者,西方的這些學者,本身多數就對中國帶有有色眼光,這種言論看過也不會有什麼幫助,不看也無關痛癢,講來講去的重點,包括這些新聞媒體的共同點,就是無所不用其極嫌棄你中國人而已。
--------------------------
出发点是中国学生去国外大学读书好不好。你要外国学生来中国大学读书,自然也可以摆出问题提出评论。
駁奴刀 发表评论于
同理而言,讓中國的學者來評外國學生的寫作,不能說狗屁不通,至少也是問題擺出。
真正的學術專家,首先應該先認同一點,那就是不同國家、民族之間的文化差異,強加自身的評判標準,那就是最大的不公,才是最大的忌諱。再者,西方的這些學者,本身多數就對中國帶有有色眼光,這種言論看過也不會有什麼幫助,不看也無關痛癢,講來講去的重點,包括這些新聞媒體的共同點,就是無所不用其極嫌棄你中國人而已。
bluewave69 发表评论于
Armweak,给你的评论点赞,同感啊。
kl3527 发表评论于
从小就只会做复读机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台湾学生没问题?
我没有台湾学生,所以不敢下断语。
不过,有一位在台湾台大(台湾最好的大学)授课多年的,原北大的教授,他在一起访谈时,就谈到大陆学生和台湾学生的比较。据他说,台湾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很差,和大陆学生不可同日而语。其中,台大男生又差于女生。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谁说美国写作不讲究长句表达的?简直胡扯!
你阅读一下美国的政府公文,法律条文试试?美国普通人倒是看的稀里糊涂,云里雾里呢。
当然,一篇文章不能全是长句,而是应该长短句兼顾,才是好文章。
如果说中国学生有什么弱点,应该是如何用美国人比较熟悉的词汇,才是需要不断改进的地方,就和口语一样,精准表达,就这些吧。
吃货2001 发表评论于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2024-06-19 17:58:49
=======================================
美国学生不如中国学生,美国劳工不如中国劳工勤奋,美国的金融只会割韭菜,中国的举国体制优于美国,中国的领导人比美国政客有实际经验。。。如果我漏掉什么请您补充。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因此,文章说来说去,又回到语言文字表达上来了。
文字表达很重要,但论证文最看重的是结构和论证过程,中国学生有问题吗?不仅没有,而且全部优于美国学生!
至于文字表达,大学写作又不是市场买菜,当然讲究高级一些啊,也就是所谓大词。这其实也是美国学生的短板,中国学生英文好的优势,根本不是缺点!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文章写的稀里糊涂,一看就是没在美国上过大学基础写作课的!
评论也是稀里糊涂,都没在美国上过写作课吧?
美国大学基础课程中,英语写作课一共两个学期,是必修课。
高深吗?屁!
就是中国高中的政论文。
哪位没上过中国高中,没参加过高考?政论文有什么讲究,我就不费劲解释了,和什么华丽辞藻根本不搭边。
经过中国高考训练的,美国大学写作的写作结构建立,论点论据确定表述,逻辑清晰,结构稳固,根本没有任何压力!
相反,美国高中生是没有这方面训练的,所以结构松散,论证混乱,很难找到佳作。他们才真是压力山大!
inforeader 发表评论于
"攻读博士学位"就已经是耶鲁叫兽啦?就一小屁孩儿在那儿瞎八八啥?
lio 发表评论于


一种歧视。既然你是教育机构,把人招进来就得好好教人家。


eatseafood 发表评论于
她说的中国学生是指在中国上的高中到美国念本科吗?如果是说这样的中国学生,能用各种复杂的术语来重复同一种意思,喜欢诗意的、华丽的辞藻和句子,说明这样的中国学生英文水平和词汇量相当高。
300K 发表评论于
中国2000多年唯儒独尊,讲究的就是阶层尊卑和皇权最大,所以2000年都没有发展出真正的哲学,也就是事实,真相, 逻辑,这些基本认知能力缺失。 高度发达的是道德绑架,立场和情绪。 所有的诗词都是情感发泄, 所有的史料都是道德,和勾心斗角阴谋诡计。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说到点子上了,惹那骚干吗呀?!
====
ljcn 发表评论于 2024-06-19 17:04:36
以后别招中国学生就好了。
ljcn 发表评论于
以后别招中国学生就好了。
LLFDD 发表评论于
小题大作,杞人忧天。让这个教授去中国大学,中学,写个作文看看。
逐风 发表评论于
作为美国人当然很容易区别美国学生和中国学生写出来的东西。不过以后就难了,因为大家都用ChatGPT 写作,差别不大廖。
炭儿胡同 发表评论于
词汇与语法能看出是不是英文为母语的人写的.长句本身倒不一定.有些美国学生也喜欢写长句,七绕八绕.这些人或是认为这样显得思维严谨,或是边想边写,写完不改.
lue96500 发表评论于
概括:写白话文。
莫言无语 发表评论于
土共精心培养的结果。政府做的报告假大空,好像都说了,又好像什么都没说,就是让你挑不出毛病,面面俱到,做什么需要脑补,犯了错是你领会领导精神不深,领导向来都是对的。包子就是典范,指示都说了大方向定了,做不到是手下办事不力,包子还是很伟大。
pop4 发表评论于
英文的重句结构在中国国内教育里被普遍认为是优于中文的地方,让段落语法很严谨。

很多人还将这个与西方科技发展联系起来。中国学生从小就受此影响,写文章多用重句被认为是英文水平高。其实这个现在恰恰在西方被认为过时。
pop4 发表评论于
中国学生其实就是骨子里比较羡慕崇拜英文里重句套重句,看似十分严谨的嵌套结构。这个在中文里是完全没有的。中文主要由短句构成。

其实一百多年前的英文也是重句套重句,中国学生可能就是学习,或者喜欢像那样写。

只是这几十年来英文变化了不少,这种结构经常被认为OVERLOAD,让英文母语人也较难理解了。所以现在英美学生喜欢口语化写作,那种WHICH,THAT, WHOSE 一大堆的段落被认为是老套。

要写简单重句一律用动词加ING构成。

所以越来越多的文章里几乎见不到WHICH,THAT。就算用WHICH,也是句尾加一个很短的WHICH,

比如写了一段话,最后加上,WHICH IS XXX。这个XXX很短,一两个词。多了就被认为老套了。
罗马军团 发表评论于
也不是说西方人都不这样,但是大多数人说话都比较爽快,很少拐弯抹角旁敲侧击这种。

例外当然也有,政客们也比较倾向说一堆空话,典型的就是格林斯潘,当然在他那个位置一句话就可能会影响市场走向,所以他说话模糊一些我觉得情有可原。
罗马军团 发表评论于
"而中国学生有时引以为傲的写作,很多时候并不介意让别人“看不懂”"

-

何止不介意让别人看不懂,很多时候中国人说话就是根本不想让人懂,事实上就是不想暴露自己的观点,模棱两可,说了一大堆云遮雾罩,别人不知道他到底啥意思。这种场景在中国的时候我太熟悉了,反正就是让人抓不住他的错,特别是上对下的时候,各种官话套话,就是要让你猜他的心思。

这种文化熏陶出来的,大都有这个习性。
时光的酒 发表评论于
国内学习的是刁思想。要入脑入心入魂。
alextelltale 发表评论于
耶鲁教授的评价中肯,也一语中的。中国学者的写作套路确实要多借鉴西方,师夷之长技。
空城之主 发表评论于
谢冰心、沈从文、徐志摩到她那里都会不及格。
最美的遗憾 发表评论于
中国学生在英文各项技能里写作是最差的,我感觉一千个中国高中学生里找不到一个能达到英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国际学校学生除外),文章说的很清楚了;中国中学生不阅读更不会读英文课外读物,从小也没有逻辑思考的培训,英文又差,缺乏思考能力,能写出美国中学生水平的文章基本不可能。但最搞笑的是很多中国移民一般觉得自己口语差,阅读和写作还不错,大概他觉得自己当年在国内过了英语四级考试时的写作就是真正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