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立平:我们已经卷到了“不卷不正常”的程度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 次)


卷,成了正常;不卷,成了不正常

北京的一位初中学生这样控诉他们的学习生活:学校每天安排12节课,早上七点十分就要到校,晚上九点才能回家,中间吃饭时间过短,且没有自习的时间。

似乎不这样,就是不刻苦。

一位大厂的白领说:当周围的人都忙到六点半下班的时候,似乎六点半才应该是正确的下班时间,你六点下班就是不思进取。到了节假日,你看着其他的同事还在加班加点工作,你就应该和他们奋战在一起,这样才能显示出是命运共同体。

似乎不这样,就可能被淘汰的另类。

政府机关也是如此。不少在政府机关工作的朋友诉苦,有意义无意义的事情忙得精疲力尽,压力非常大。我有一个学生,是政府机关的一个处级干部,晚上加班到10点左右,几乎是家常便饭。

似乎不这样,就不是努力工作。

接触到各行各业的朋友,很多人的抱怨都是:累,焦虑,压力大,甚至连正常的生活都没有。在这些感叹背后的,是一个细思极恐的现实:内卷正在正常化、常规化,体制内外都在卷,大人小孩都在卷。卷,在成为生活的一部分,正常的生活都在成为一种奢侈。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不禁在内心里发问,这是在干什么?难道我们就不能正常地工作,正常地生活吗?我们来到这地球上就是为了卷吗?



两则消息,令人胆战心惊

一则消息是,特斯拉CEO马斯克在全球股东大会上正式宣布,计划从2025年开始限量生产Optimus机器人,以供特斯拉工厂使用。不仅如此,马斯克进一步指出,未来人形机器人的数量可能会超过人类,可能达到100亿至200亿个,全球所有低端劳动力都将永久退出市场。

另一则消息是,美国一间超级服装工厂,利用AI与自动化技术,将加工一件服装的时间压缩到22秒,并且成本只有2块钱。德国人也开始把服装制造带回欧洲本土。机器人纺织品制造商确信,如果依靠机器人技术,欧洲纺织品生产商与来自低成本国家的竞争对手相比,也有一定胜算的机会。

看了这两则消息,一种美好的憧憬,再次在我的内心里油然而生:笨重的体力活终于有“人”替我们干了。我们可以半天钓鱼半天工作了,不,整天钓鱼都有可能。

但再仔细想,我们过去也不是没有憧憬过。假如说,在半个世纪前,有那么一个人,他有足够的想象力,他这样地想象着未来的生活:

人们住在高楼大厦里,家里有彩电冰箱洗衣机,出门开着自己的汽车,驶上宽敞的马路,经过繁华的街区,在豪华的写字楼里打开电脑,用手机和相关的人进行联系。而在郊区的工厂里,还有机器人在做着人类自己不愿做的体力劳动。

那将是一个多么惬意、多么幸福的生活!

几年前,何冰先生曾经用他那磁性的声音告诉青年人:我看着你们,满怀羡慕。人类积攒了几千年的财富, 所有的知识、见识、智慧和艺术, 像是专门为你们准备的礼物;科技繁荣、文化繁茂、城市繁华, 现代文明的成果被层层打开,可以尽情地享用。



然而,真的会这样吗?

然而,如文章开头说的那种残酷的现实,就摆在我们的面前。

又看到这样一则新闻:据《中国慈善家》杂志报道,2024年入职一家综合性食品企业的77名管培生,要先在一个封闭的训练基地,经过7天魔鬼式的特训。

具体说,这些管培生被分成小组,训练内容堪比军训,包括深蹲、高空走断桥、泥泞地里做俯卧撑、集体搬重物等,其中一项训练内容是每人负重徒步60公里,在30多度的高温下,每个小组只分到2瓶水,途中多人中暑。

还有一项训练内容名为城市生存,要求每个人去陌生人家里讨钱、讨饭吃。而对于具体的训练内容,员工事前并不知晓。据报道,从2019年至今,该企业已经举行了18期新员工特训营。据企业宣传称,这是为了挖掘受训者思想、认识自身潜能、克服心理惰性。

这种魔鬼式特训,背后是这些年风行一时的企业文化,这种文化强调的是所谓的狼性:像狼一样凶狠,像狗一样服从,像牛马一样吃苦耐劳。什么样的企业才需要这一套?

问题在于,对于这一套,人们只能默默接受。没办法,身不由己,你不干,两条腿的人有的是。卷之所以成之为卷,就在于,它像一个漩涡一样,只要你陷入其中,就只能跟着卷,就很难挣脱开。

甚至,作为卷的对象的自己,也成为卷的漩涡的营造者。更甚至,自己还不断发起一波一波卷的竞赛。

有人打这样一个比方:在一家公司,所有员工都按时上下班,完成8小时的工作量。突然有新员工到来,自愿加班完成10小时的工作量,以换得领导的欣赏与嘉奖。为了与之竞争,获取更多利益,原本按时上下班的员工也打起精神加班,久而久之,10小时的工作量反而成为常态。

只要我们还把自己作为一种工具,科技再进步,也不可能走出内卷

说到内卷,说到内卷的原因,总会有人说,是资源的稀缺性造成了内卷。

我不知道这里的资源指的是什么。如果说,在古代,人多地少,竞争必然残酷,这应当是一个事实。现在说,应该指的是机会。但任何时候好的机会都是稀缺的,稀缺就会卷吗?1977年高考考生570万,录取人数27.297万。今年全国高考考生1342万人,本科录取名额450万。机会比原来多多了,但卷得更厉害。其实,稀缺是个相对的概念。北京市海淀区的教育资源可以说是全国最好的,但卷的程度却是全国第一。

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把人作为目标,而是作为工具,甚至自己就把自己作为一个工具,就永远不可能走出内卷。而且,在技术进步的背景下,可能会卷得更加精致,更加残酷。

前一段有一句话在流行:不是羽绒服买不起,而是军大衣更有性价比。老实说,不知别人是什么感觉,我倒是在这句话中看到了一丝希望,因为这话代表着某种觉醒。

这个性价比是广义的,不仅仅是物品之间的比较,同时也是收益和代价之间的比较,进一步说,是人与物的比较。我要军大衣还是要大鹅?关键得看我得要用什么样的代价来换,也就是我这个努力值得不值得。

从自己作为人的基点出发,衡量一件事情值得不值得,这就是新的希望之所在。

西温哥华 发表评论于
习小学毕业清华博士光腚帝:就是让你们都忙着卷,没功夫惦记我的大位了。我就安全了。
allison17 发表评论于
“屎上雕花”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活该啊,呵呵。
isuiyi 发表评论于
无论是个人卷,还是企业卷、政府卷,唯一的解释就是因为平庸。

模板教育、专利保护不利、追究短期效益,造就的只能是平庸。
广东凉茶 发表评论于
互卷很容易变成互害。同胞不要再卷了。
飞雪连天大浪淘沙 发表评论于
人家是自己要练没人逼,就像五毛自己要吃屎拦都拦不住
中国是被逼着卷,被逼着吃屎

lue96500 发表评论于 2024-06-24 19:08:57
科比凌晨四点起床练球,佛朗西斯小时候每天六小时课外篮球练习,这些算不算卷?
当然也可以选择躺平,美国大街上有很多这种人。
Biao9919 发表评论于
中国的谎言之一就是勤劳致富,但勤劳并不能致富

lue96500 发表评论于 2024-06-24 19:03:27
又没人拦着你躺平。只是将来人生有落差的时候,别迷茫就好。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未来世界各国会对加班的国家征税,不人道税,让他们在自己国家里卷死,免得危害世界
吃货2001 发表评论于
楼下,刻苦和死读书能一样?中国的卷是卷在了很多无用功,扼杀了大多数人的学习兴趣
lue96500 发表评论于
科比凌晨四点起床练球,佛朗西斯小时候每天六小时课外篮球练习,这些算不算卷?
当然也可以选择躺平,美国大街上有很多这种人。
lue96500 发表评论于
又没人拦着你躺平。只是将来人生有落差的时候,别迷茫就好。
Biao9919 发表评论于
别的人是生活,中国人是活着
ljcn 发表评论于
国人卷不可怕,可怕的是,国人会输出这种卷。。。。让人无处可逃。
弯刀月 发表评论于
让人类自我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