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会的游泳池太浅,坑惨了全世界运动员?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在今天凌晨举行的2024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上,中国选手潘展乐勇夺金牌。赛后他感言:“终于把他们都拿下了!在这么难游的池子里打破世界记录!”

巴黎奥运会游泳池,有多难游?单从运动员的成绩中看:相比于打破了11项奥运会纪录和世界纪录的东京奥运会游泳比赛,目前进度过半的巴黎奥运会的游泳比赛中,仅有6项奥运会纪录被打破,直到10小时前才出现第一个新的世界纪录,很多项目的成绩甚至出现了明显的断崖式下跌

近4届奥运会游泳比赛的世界纪录数量丨纽约时报

比如男子100米蛙泳,本届冠军成绩是意大利选手马丁嫩吉(Martinenghi)的59.03秒,这个成绩放在东京的决赛中只能排第八;东京的冠军,英国选手皮蒂(Adam Peaty)当时游出了57.37秒。

慢动作不止是蛙泳。男子200米自由泳的冠军成绩是1分44秒72,是悉尼奥运会以来这个项目的最慢成绩。女子400米自由泳,集合了前前世界纪录保持者、前世界纪录保持者以及现世界纪录保持者,是 “老中青三代”高手的终极对决,大家都期待能碰撞出了不起的成绩,结果夺冠成绩比世界纪录慢了两秒多,拿到铜牌的莱德基更是在职业生涯所有的国际大赛此项目中第一次游到4分钟以外。

我国奥运游泳选手也是刚刚才在巴黎实现了金牌的突破,队伍的前期整体表现低于预期;在各种采访中,不止一名选手提到了对泳池的不适应。来自全世界的游泳运动员们对拉德芳斯体育馆游泳池最多的评价就是:“卖盒的,这个池子风浪太大咧。”

针对这些话题,我与前职业游泳运动员,高级游泳教练暗号进行了讨论,以下内容由暗号老师和我一起完成。

开赛前76天还是霉霉舞台的奥运泳池

巴黎奥运会游泳比赛主场地,是拉德芳斯竞技场(La Défense Arena)。作为欧洲最大的综合室内体育馆之一,这个场馆在2017年兴建时本没有泳池。实际上,在巴黎奥运会游泳比赛开始前的76天,如今各国游泳健儿劈波斩浪的一方泳池,还是泰勒·斯威夫特唱唱跳跳的舞台。

今年5月20日,游泳馆转换工作开始;20卡车的材料进场,用36天时间完成泳池拼装。这个泳池把巴黎节俭办奥运的宗旨贯彻到了极致,泳池材料中很多来自于2012年伦敦奥运泳池的零件,池壁材料来自于回收塑料。等巴黎残奥会结束后,这个泳池将会被再次拆解,打包送到巴黎一个社区运动中心,变成那里的永久性游泳池。

这个奥运会历史上罕见的临时泳池,2.15米的深度引起了最多的批评。

深vs浅

泳池深度对游泳至关重要。最关键的是,深度影响安全:可能有点反直觉,训练泳池深比浅安全。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全球训练比赛泳池的深度普遍较浅,有些甚至只有一米左右。精英运动员每次跳出发之后到达的最大深度在1米左右,这个深度最有助于提升速度;但是业余运动员,特别是初学者,往往不能控制跳出发的深度,会跳得过深,非常危险。在出现了多例因为出发跳水导致的头颈严重伤害事故后,国际上开始规范泳池的深度。

目前,世界泳联规定头朝前出发的最浅水深为4英尺5英寸,也就是1.35米。美国红十字会《游泳和水上安全》手册规定深度低于9英尺(约2.74米)的公共泳池必须在醒目处张贴“禁止跳水(NO DIVING)”的标识。丨图虫

上世纪80年代之后,游泳技术演变,水下技术得到了更多的重视。相比于在水面上游泳,在水下游进的阻力小得多;出发、转身和之后衔接的水下技术,越来越决定了游泳的天花板高度。以至于现在世界泳联的规定是运动员的出发和转身水下动作不得超过15米,否则视为犯规。如果没有这个规定,50米自由泳完全可以演变成潜泳比赛

水下前进的阻力比水上小得多丨图虫创意

水下部分重要性的增加,进一步让泳池变深了。否则,过去一米多深的泳池,在水下一米左右打蝶泳腿的运动员,不但会感觉动作受限,还切切实实感觉到了另一种干扰——池底反弹的水波。

水波莫测,影响比赛成绩

水波是世界上最难捉摸的东西,涉及到复杂的力学问题。大部分情况下,实际状态的流体,包括奥运泳池里的水波,都无法求出具体的精确解。这种复杂性正是游泳运动的魅力所在,游泳技术、装备、训练方法都有着巨大的改进空间。

以泳池深度为例,理论上,泳池越深,在同样的扰动条件下表面波浪就越小,越有助于运动员发挥技术。

这种波浪主要并不是很多朋友想象的会增加游进阻力,而是会影响运动员的游进技术

为了减少阻力,各种泳姿,尤其是自由泳和仰泳,都以减少身体起伏为目标。比如自由泳的侧头换气,几乎只有半张嘴处于水面之上,这时如果波浪过大,会影响呼吸节奏。这一点也在潘展乐的赛后采访中得到了证实,他反复提及了“吃浪”

奥运泳池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之后逐渐确立了2米的最小深度。比如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的游泳比赛在南加州大学校园内的室外泳池进行,那是一个一头2米深,另一头4米深的泳池。

卷出泳池新深度的,正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水立方的3米等深泳池获得了全部参赛运动员的一致好评,被誉为“最快泳池”。在这个前所未有的3米泳池和当年合法的快速泳衣加持下,北京奥运会的游泳比赛成为了奥运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一次,运动员们在水立方一共打破了65次奥运纪录和25次世界纪录,无与伦比。

但是泳池也不是越深越好,过深的泳池除了增加建造和运营的成本,还会给运动员心理上造成“慢速感”,以池底为参照物的运动员会感觉自己干游不走。经过北京奥运会,国际上运动员普遍认可了3米深池。伦敦、里约、东京皆为3米池。

转身后第一件事:迎接自己造的浪

松弛的巴黎出于成本的考虑选择了2.15米深的临时泳池,虽然并不违反任何强制规定,但是确实会从理论上让运动员在更汹涌的泳池里比赛,尤其是除了男女50米自由泳之外的其他项目。因为50米项目无需转身;而其他项目需要转身的选手,一个转身之后,立即会与自己制造的浪相遇。

这可以从男子100米蛙泳决赛的分段成绩中看出来。蛙泳是四种泳姿中游进起伏最大的,产生的浪也是最大的。此次男子100米蛙泳决赛,亚当·皮蒂的第一个50米游出了27.08秒,与其巅峰期的东京奥运会时同分段的26.73秒相差不大;而转身之后的第二个50米分段,他的成绩只有31.97秒,比东京的同分段慢了1.33秒。在顶尖选手中,这是失常的。

即便是此次夺冠的马丁嫩吉,相比于东京时获得铜牌的成绩,第二分段也慢了0.73秒。受浪打击最大的莫过于覃海洋,他的前50米用了27.03秒,全场第一,也跟他最近两年其他比赛中展现出的能力相符,而后50米居然只游了32.47秒。

影响泳池波浪的其他因素

影响泳池平静程度的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泳道线。泳道线业余扮演着消波浪的作用。最早的泳道线只是简单的一根绳子,而高级别比赛的泳道线穿着很多形状复杂的浮体。设计良好的泳道线浮体会扮演防波堤的作用,快速耗散波浪能量,既减少了游进波浪对隔壁泳道的影响,又能让泳池快速回复平静,减少转身吃自己浪的情况发生。

泳池边还有一个不太被人注意的部份,决定了边道浪的大小,那就是溢流槽。现代泳池普遍采用下出水上排水的设计,出水口位于泳池底部,溢出的水通过泳池边下水板覆盖的溢流槽重新回到泳池循环系统,经过过滤处理回到泳池中。比赛时,泳池中的浪最终会推进到边缘,如果溢流槽设计不好,浪无法快速被吃掉,就有可能在池壁上产生反弹,造成边道浪特别大的情况。不过从运动员赛后采访的情况来看,此次拉德芳斯体育馆的边道反而成了浪相对较小的泳道

除了这些明显的因素,泳池出水口的设计、池底的水下摄像机等突出物,都会影响泳池的平静度。

当然,同一座泳池,对不追求破纪录的运动员来说都是公平的,中国游泳队此次的一些表现,可能从一个侧面体现了我们的运动员快速适应不同比赛环境的能力还需要加强。除了泳池深度的争议,还有很多运动员表示此次场地较低的温度也影响了发挥。在这一点上,跟北美和澳大利亚那些从小习惯了室外泳池的运动员相比,我们确实可能缺乏适应不同气温和水温的经验。当我们的游泳运动员早上在四季恒温的室内泳池开始训练的时候,他们的美澳同行们可能正在掀开盖在水面上的保温布,在清冷的冬日阳光照耀之前,就跳进冒着白气的室外泳池了。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