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学者:特朗普当选对中国来说更糟糕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美国国家安全顾问沙利文结束访华,约定拜登与习近平近期通话。在美国大选充满不确定风险的背景下,紧张的美中关系面临怎样的处境?上海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就此接受了德国之声专访。

德国之声:正如之前外界推测的那样,沙利文在离开北京前见到了习近平,在您看来这是一种什么样的信号?

吴心伯:首先这表明中方愿意跟美方一道保持高层的交往。去年王毅副主任访问华盛顿的时候,拜登总统也见了他。所以这次沙利文来,习主席见他,等于也是外交上对等的一个礼节。另外这也表明,这次沙利文跟王毅的战略沟通还是有建设性、有价值的,所以习主席愿意见他。

德国之声:中美官方发布的新闻稿,提到了会谈的一系列具体话题,您认为双方都有哪些成果,沟通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的?

吴心伯:从中方的角度,首先是表达了对美国对台政策、对南海政策,还有在经贸科技上对华打压的一个关切;第二,中方在会谈中也谈到了希望跟美方推进的一些合作领域,比如执法合作、遣返非法移民、人文交流、气候变化合作等等。

美方也在会谈中表达了他们关切的一系列问题,提出了希望推进合作的,比如芬太尼的事情、人工智能对话、两军关系等。还有就是,双方都同意接下来安排两国领导人通话和见面,这也是双方在去年旧金山会晤期间达成的原则性共识。现在等于双方同意具体落实这些安排。

应该讲,通过这次战略对话,双方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立场和关切,提出各自的诉求,然后也达成了一定的共识。

德国之声:人们都十分关心拜登在卸任之前是否还会与习近平会面,您认为这种可能性有多大?

吴心伯:应该有这种可能性。11月的两场多边活动--APEC(亚太经合组织)峰会和G20领导人峰会,都是他们举行双边会晤的可能的场合。

德国之声:拜登的任期只剩下几个月了,有分析认为拜登政府已经进入所谓的"垃圾时间",他不可能再推动一些实质性的议题,而只是会注重管控危机和风险,您对此怎么看?

吴心伯:我觉得,从现在到明年1月20日新总统就职这4个月的时间,当然不能期待他在对华政策问题上有重大的积极的行动,但毕竟接下来是美国总统大选和政权交接的阶段,有很多的不确定性,所以怎么确保中美关系在这几个月保持一个动态的稳定,这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问题。应该说,双方都希望继续保持沟通来管理中美关系。

另外,还有一些具体问题,双方还在谈判和沟通,也不排除在接下来几个月在一些具体问题上取得进展。

德国之声:哪些具体问题,您觉得比较有可能取得进展?

吴心伯:比如中方关心的促进中美人文交流的事情,包括中美科技合作协定的续签、中美教育交流合作,应该说双方还在努力,接下来几个月可能会看到一些进展。

德国之声:拜登宣布退选、哈里斯成为民主党总统候选人之后,美国的选情出现了一些变化,但仍然充满不确定性。如果哈里斯当选,对中国意味着什么?这是一种对中国更好的结果吗?

吴心伯:我觉得,如果哈里斯当选,她的对华政策会大致上延续拜登的路线。其实无论是拜登还是特朗普的对华政策,从中国的角度看都不好,都是有损于中国利益的,只能说哪一个更"坏"。我的判断是,目前看来特朗普的对华政策"坏"的成分更多一些。英文说the lesser of two evils(两害相权取其轻),两个都不好,但不好的程度有差别。大致上中方是这么看的。

德国之声:是因为特朗普有更多的不可预测性吗?

吴心伯:他的对华政策--从他的上一个任期就可以看出来,他做事很极端,而且不可预测,也不计后果。中美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如果是用这种方式处理的话,不仅不符合中国的利益,对美国和其它很多国家的利益都会带来负面影响。

害怕被“卡脖子” 中国IT正在“去美化”

德国之声:您刚才提到中方比较关切的几个议题--台湾、南海还有美国对华经贸科技制裁,似乎在中长期都是很难取得共识的话题。这是否也会是下一任美国总统任期里,中方继续关注讨论的棘手议题?

吴心伯:我想是这样,这些会继续是中美关系中我们所说的"敏感问题"和麻烦的来源。当然这要取决于下一届美国总统是谁,他们在处理这些具体问题的时候,分寸有可能会有所不同。

如果特朗普上台,我觉得南海问题他可能就不是那么care(关心),就是他未必要那么去帮菲律宾,即使在台湾问题上,他可能更多也是把它当作一张牌,来为美国谋取好处。我觉得不同的政府在处理这些问题的时候,分寸的掌握会不一样。

德国之声:那么特朗普在科技贸易对华制裁的问题上是不是会比较强硬?

吴心伯:是的,他的主要的经贸政策顾问基本都主张在经贸上跟中国脱钩,要升级关税战,如果是发生这种情况,中美经贸关系会受到非常大的冲击,也会影响到全球范围供应链和产业链。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