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方债务压力大筹钱狠招百出 甚至恐吓民企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据南华早报报导,中国地方政府在财务恶化和巨额债务压力下,一些官员为了偿债而採取诸如压榨、恐吓民营企业等极端措施,让舆论感叹这就是当前中国民企面临的生存状况,且理解如今中国富人为何不愿创业。

报导指出,中国网络8月底出现了一段4分钟的对话录音,揭示了地方债务危机中鲜为人知的一面。内容提到,山东省成武县一名张姓市场监管执法人员,以威胁性语气和当地一家医疗科技公司代表对话,提到该县每年必须从企业获取的财政收入目标,以弥补预算短缺。

根据报导,这名张姓执法人员当时向医疗科技公司代表说,“我必须承认,我对帮助企业发展了解不多,但我绝对知道如何毁了企业”。

报导指出,虽然这段录音的发布者及制作人身分不明,但很快在中国网络上引发了热议,评论从愤怒到担忧不一而足。而这段对话再次提醒人们,中国地方政府在财务状况恶化和巨额债务压力下,官员们为偿还债务所採取的极端措施。

有中国民众对张姓执法人员的威胁性说法表示,这就是当前中国民营企业面临的生存状况;另一人则指出,他终于理解为什么有钱人不愿意创业了。

根据报导,成武县官方对此发表声明,指这名执法人员员的言论“不合适”,已经展开调查。

报导指出,不断扩大的债务已成为中国地方官员的一大难题,许多官员便开始寻找非常规的收入来源。

一名沿海省分的吴姓县级官员透露,每年由省政府设定的收入目标,给地方政府带来了巨大压力。由于土地租售收入减少,县级税收下降了2/3,县府需要透过增加税收及其他收入来源弥补。

吴姓官员指出,主要的策略就是“砸锅卖铁”,由地方政府透过出售採矿权、国有资源的使用权,并出租房产、大型设备等方式筹集资金,成为“非税收入”。自中国国务院2023年指示地方政府採取更多措施减债,且首度提及“砸锅卖铁”后,这一趋势即告加速。

中国官方数据显示,地方政府对非税收入的依赖日益增加。今年上半年,中国全国税收收入年减5.6%,但非税收入却增加11.7%,超过了2014全年非税收入的总额。

报导提到,除了“砸锅卖铁”,一些中国地方官员乾脆要求企业提前缴纳税款。安徽省东部一家化工厂的黄姓老板表示,如果企业拒绝,官员会“让我们的日子很难过,所以我们只能提前缴税”。

中国南方某地级市的叶姓财政干部坦承,在这个困难时期,官方会与关係较好的企业协商,让他们“提前几季缴税”,这样“帐面看起来会比较好”,且能偿还到期的债务。

与此同时,企业也面临更高的罚款和费用。山东省一名李姓餐厅老板表示,过去一年,地方政府对餐厅的消防安全检查增加了2倍多,导致罚款增加了160%。但他经营餐厅的方式没有变化,以前很少被罚款。如今,先是城管,接着是消防,几乎是对同样的问题开罚。

前述的吴姓县级官员直指,以往地方会将60%的罚款和费用拨给执法部门,但2022年起减为30%,执法部门的钱少了,他们就希望收取更多罚款和费用弥补被政府拿走的部分。此外,地方官员非常注意使用法令,证明罚款是合法的。

除了罚款和提前徵税,有的地方政府还会迳行停止先前 承诺给予企业的税收优惠。上海一家保全公司的林姓老板表示,政策的反覆让他的业务受到影响。2019年,区政府承诺每年减税人民币500万元(约70万美元),今年突然通知政策取消,还要求补缴2023年的税款,打乱了他的财务计划。

北京清华大学国家战略研究院高级研究员谢茂松表示,地方政府面临着巨大的财务平衡压力,但敦促企业提前缴税的做法不应成为常态,使用非合规方法增加“非税收入”就像饮鸩止渴,很容易引起大众反感,民营企业也会失去信心,是不可持续的。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