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年时,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老来难
文章来源: 错题家 于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我外婆晚年时,最怕的不是死,而是老来难。老家有一个传统曲目就叫《老来难》,讲的是老年人如何遭儿孙的嫌弃而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不过我外婆的后代都敬她爱她,没让她遭罪。但其他很多老人都没这么幸运了。我们村曾经有一位老太婆瘫痪多年,很不招儿媳待见,每一天饥一顿饱一顿呆坐终日。她好像有两个女儿,也被儿媳骂得断了亲。
终于有一天,俩女儿回到娘家,烧了一大锅热水,给母亲好一顿洗刷。细节很快在全村传开:她们母亲的下体早就长疮腐烂了,烂到生了蛆。
听者伤心,闻者落泪,都骂她的儿子儿媳不是人。骂是骂,也没谁去找她儿子儿媳的麻烦。老太太被女儿们接过去过了一段时日,后来又不得不送过来,最终无声无息地死掉了。
或许是刻入基因的价值观,农村人过了五十岁,最怕的并不是死亡。穷、病、断子绝孙,还有“老来难”,哪一条都比死更加可怕。
倘若老到没法给家族提供价值,像条老狗一样尽快死掉,是人们最后的体面。
村庄里哪家死了老人,你细究死因和死状,就是在找茬。——即使有新农合医保,大部分农村老人也无福享受基本的疗养,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常年不服药的,比比皆是。大家包括老人自己都对一条祖训心照不宣且身体力行:咱的命,不值钱。
中国传统道德一直宣扬“孝”,落到民间却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谎言。“孝”看似在洗脑和剥削孩子,其实在哄骗他们的父母为国家多造人。
“孝”道掩盖了一个事实:新生人口首先是中央帝国的人矿,而不是父母美好晚年的后盾。
中国秦制两千多年来,一代代青壮年尚且活得艰难困苦,何况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但为了延续孝道的谎言,每个朝代都在动用刑律来拷问子女们的私德。
秦制中国有一点很荒诞,国家本由人民供养,却恬不知耻宣传国家养育了人民,“没有国哪有家?”对于老弱病残,国家当然只有恩泽没有责任。
人们就像甘蔗一样,被国家榨取完汁液,老成一堆渣,就扫入垃圾堆。谁让你年轻时没考上编呢?
人只要活得艰难,死也不会太安心。
外婆临终前最揪心的是,政府开始强制火化。她一辈子受尽了罪,谨小慎微,积福行善,敬奉各方神圣,想着说死了后可以去另一个世界享福。要是被挫骨扬灰,这一切就会全部失算。
于是她多次叮嘱我,等她死了,要是我的几个舅和表哥背弃承诺,“旭阳呀,你就背着我跑到岗上,随便挖个坑给我埋了……”
她终究如愿,被“偷偷埋了”,结束了她被各方势力——土匪、民团、中央军、日本鬼子、土改工作队、党员干部……威逼恐吓的一生。
今天下午,我被国家告知到63岁才能领退休金时,我想起了外婆,想起了乡村里,不声不响的受罪和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