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中衰弱意味着:普通家庭子女很难“逆天改命”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一、县域教育体系的一般性与特殊性

县域教育体系具有基础教育的一般特点,要承担县域社会教育期待的出口功能,辖区学生能够通过县域中小学教育体系中往上流动,进而经由高考进入大学。县域教育出口的大小,表现为县域高中的清北人数和重点大学升学率,考上清北的人数多、重点大学升学率高,说明县域教育出口大,县域社会对辖区教育较为满意,家长也就愿意将自己的子女留在县域就读;反之,清北人数多年为零、重点率逐年下降,表明县域教育出口狭小,留在县域就读升入更高层级学校深造的希望渺茫,县域社会对辖区教育不满,就会用脚投票,生源乃流动出县域。

县域教育体系也有自己的独特性,那就是要回应县域社会的独特性,包括县域社会有城乡差距问题,县域教育要解决城乡教育均衡问题;农民家庭经济分化加剧,县域教育要回应不同家庭对教育的不同需求,解决有教无类问题;农村青少年留守现象严重,县域教育要回应留守学生希望更多在校时间和学校教育的需求,解决留守儿童课外辅导和手机沉溺问题。换句话说,县域教育供给要与县域社会本身的特性相匹配,否则就会出现教育供需错位问题。

在县域中小学教育体系中,乡校和县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乡校与县中在县域教育中的角色与功能既有差异性的一面,也有紧密联系的一面。从差异性来讲,县中要回应的是基础教育中的普遍性问题,县域集中教育资源在县中解决教育出口问题,而乡校则要回应的是县域教育中的特殊性问题,解决县域社会特殊的教育需求问题。从联系性来讲,县中衰弱必定会带来乡校的衰落,乡校是农村学生进入县中的必要渠道,乡校与县中是唇齿相依的关系。因此,在县域内,“乡校模式”与“县中模式”要两条腿走路,不能偏废。一旦二者衰弱,会导致整个县域教育的溃败,祸及农民和县域社会。

对于县域教育发展而言,义务教育阶段应该重点发展乡校,高中教育阶段则要重点发展县中。

二、“乡校模式”的优势及其衰弱的社会后果

一个学校要形成正常的校园氛围,一个班级要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都需要一定规模的生源规模。从调研来看,小学和初中比较合理的人数规模是三百人至六百人的规模,也就是一个年级一到两个五十人左右的班级。学校人数不够,正常课外活动、文体活动都搞不起来。在初中,若每个年级构成没有两个班级,就无法进行分班管理。从班级来说,一个正常的教学单位是三十至五十个人,小学三十个人左右,初中可以达到五十人。有了这个人数,班级就有了规模性,能够开展正常班级活动、形成班级和教学氛围;同时,班级内部因为有规模,学生的成绩和表现就可以形成上中下层次,上层表现可以给全班示范、带动中层,中层则可以传递氛围和正能量。否则,一个班级少于20人,学生就无法形成分层激励机制,班级也没有氛围,老师热情和积极性调动不起来。

调查发现,受低生育意愿和农民流动影响,农村学龄儿童大量减少,大部分村小要么撤掉或变成了教学点,要么合并成了片小,但人数规模都相对比较少,多数为100人以下的小规模学校,不少教学点只有一两个学生。这些小规模学校虽然在硬件设施上进行了大量投资,但是资源利用率低、没有规模效益。随着农村人口进一步流动,以及学生向乡镇学校集中,多数片小、村小、教学点将很快走向消亡。乡镇学校将成为乡村义务教育服务和政府对乡村教育投入的主要承担者。我们将这种教育投资、生源师资、教学机构管理向乡镇学校集中的教育管理和发展模式称之为“乡校模式”。

“乡校”是乡镇学校、乡镇中心校的概称统称,包括中心完小和初中两个学段的年级。乡镇中心校不仅是教学机构,而且对全乡镇的初中、小学、教学点具有统筹管理和教师配备职能。从教学管理来讲,乡校主要是回应和服务未能流出镇域的农民家庭的教育需求,因此,它在教育目标、学校管理、教学方式上都带有较强的乡村匹配特性。比如,在教育目标上,乡校跟城区学校瞄准升学不同,它最主要的是要负责学生的规训,因为乡校学生多为“半工半耕”家庭,学生是留守的,家庭对他们的养成教育、规训教育非常弱,那么这些职责就转为学校职责,学校就要对这些农村孩子进行教导、规训和惩戒。在学校管理方面,由于留守儿童的校外时间都是无效度过,课外没人辅导,安全也是个问题,因此,乡村家庭的诉求是希望学校将学生全管起来,让孩子更多时间待在学校,对寄宿需求多。那么,乡镇学校在学校管理上就要加强寄宿功能建设和配备,比如要强化配置生活老师,以及晚自习的相关配套。在教学方式上,乡镇要向普通高中输送学生,保证教学质量和学校声誉以留住学生,就得进行区分管理,在学校层面分班,分快班慢班、好班差班,在班级层面分流,好学生坐教室前面和中间,差学生坐教室两边和后面。

从调查来看,乡校较片小、村小和教学点有着非常明显的优势:一是学生有规模性。乡校集中了未流出镇域的大部分学生,无论中小完小还是初中,学校和班级学生都有一定的规模,能够形成合理的梯度,学校、班级的教学和管理就能正常开展。二是集中了全乡镇的优秀教师。中心校具有全乡镇的教师管理和调配权,它就能够将乡镇优秀教师配置在乡校,充实各个年级的教师队伍,合理搭配老中青教师结构。三是乡村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在乡校,而不是稀释在村小、教学点,因而能使教育资源发挥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四是乡校有学生有规模、教师结构合理,就能够形成稳定的校园文化、氛围和管理经验,形成稳定的教研队伍和传统。如此,乡校在教学和学生管理上就会有业绩,能够适配乡村社会“半工半耕”、多留守、少文化的特性,回应乡村社会的教育需求,解放农村青壮劳动力;升学出口看得到希望,乡校就留得住学生,形成正反馈,乡村家长就更愿意将学生留在乡校,降低家庭的教育成本,弱化家庭教育焦虑;让多数不能进城的家庭的子女都能够接受相对不差的义务教育,并有相同的机会通过乡校教育供给而向上升学。

城乡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衡是个客观事实。在教师初始分配上,县城就更能吸引优秀大学生,在再次分配上,乡村优秀教师也多向县城流动,使乡校成为县城学校优秀教师的培养基地。在教学资源上,培训资源、教研资源、科教资源、信息资源等都较乡镇中学丰富。乡村有能力进城的家庭也都不遗余力将子女送进县城学校就读,乡村优秀学生不断流失。这是大的趋势。当前教育部门也在推行城乡教育均衡的相关措施,比较成功的是县域优质高中招生指标到校的政策,这使得乡镇中学有按报名数定比例进优质高中的权利,将竞争限制在校内,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乡校的优质生源。

然而,县级政府在县城兴建的“教育新城”却极大地加剧了乡校生源的流失。为了开发县城房地产、推动县域经济,县级政府将教育资源大量投入到房地产周边,通过教育吸引农民进城买房。还有些地方,县城为了吸引农民进城,把地处乡镇、教学质量非常好的高中、初中特地整校搬迁到县城,倒逼农民进城买房。县级政府的这波操作必然加快乡校的衰弱,而乡校衰弱的后果特别严重,会使得多数乡村学生还没有来得及努力就注定了失败。其逻辑如下:第一,乡村学生特别是优秀学生规模化、快速流出,必然导致乡校学生大量减少而趋向去规模性、梯度性,使得学校氛围难以持续、教学合理教学规模被打破,乡校的教学业绩就会下降;第二,班级学生无规模、无梯度,教师成就感、获得感也越来越少,也就无法激发热情、动力和积极性,进一步催生优秀教师向外流动;第三,学校无业绩、优秀老师流出,增加乡村家长对学校的不满和不信任,倒逼优秀的学生、有能给力流出的学生进一步流出,最后使得留在乡校的学生就是那些没有能力流出去的家庭的小孩;第四,这些家庭本身是农村的弱势家庭、不完整家庭(如离异家庭),占农村的很大一部分,他们家庭无法给小孩提供知识教育、养成教育,完全依赖于乡校的学校教育,而一旦乡校衰弱,即便他们个体努力,也没有机会通过义务教育往上流动,更何况他们还不知道怎么努力。

乡校衰弱意味着,乡村大部分不能进城家庭的小孩早早地就被义务教育体系给甩出去了。首先这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县域为了城镇化发展、少数人接受优质教育而公然放弃多数人;其次,增加了进城读书家庭的教育负担,包括进城买房、消费、生活、陪读等,这些高额成本也阻隔了没有支付能力的农民家庭进城;再次,中考教育竞争层级向县域上移,个体家庭都向县城竞争教育资源,加剧乡村家庭的教育焦虑和教育竞争,进一步推动教育城镇化,加剧乡校衰败。

三、“县中模式”的优势及其衰弱的社会后果

调查了解到,一般区县比较好的普通高中就一两所,所谓“省级重点高中”则最多一所,之所以如此,与高中教育资源的集中配置有关系。中小学教育属于义务教育,教育资源配讲求公平,因此需要相对均衡。而高中教育不是义务教育范畴,属于竞争性教育,要参与全市、全省的高考竞争,那么资源配置就必然要趋向集中,而非均衡配置在所有高中,以利于县域在全市、全省的高考竞争。那么,这种县域集中教育资源办好一两所普通高中学校,通过这一两所学校的高考业绩向县域社会和上级政府发送教育政绩信号的办学模式,就是“县中模式”。

就目前调查来看,一般区县户籍人口在四五十万到一百万之间,辖区内普通高中一般有六七所至上十所不等。其中,县城一般有二至五所高中,其余高中分布在区域性中心乡镇上。县城的高中一般可以在全县招生,如最好的那一两所高中,中心镇上的高中则主要在所在片区的乡镇初中招生。县域最好的一两所高中承担着县域社会教育出口和为县级政府创造教育政绩的功能,清北生和重点大学录取生一般处在这一两所学校,其余高中则基本没有清北生,重点大学学生较少,多为二三本大学生和专科生。

县域最好的一两所高中就是所谓的“县中”。县中较县域其他高中有以下几个优势:一是生源数量有保障。县中在全县招生,生源数量不随全县初中生源数量的波动而波动。即便县域初中生源大幅减少,也不影响县中招生,因为县中招收的是排名靠前的学生;“指标到校”政策后,县中的生源的数量减不了。所以县中可以按照自己的资源和发展目标来确定和调整招生数量。但是其他高中则因为地处乡镇,招生范围相对受限,因此招生数量都受到片区初中的影响。如果片区初中生源减少,片区高中的招生选择空间就缩小,甚至可能随着农村人口减少和流动而不得不压缩招生规模。即便是允许这些高中在全县招生,也难找到其他片区的学生。在一些县市,在片区的高中为了便于招生而搬迁至县城。二是生源质量有保障。县中招生是合法掐尖招生,全县最优秀的初中毕业生填报的一二志愿必然是县中,只有在县中录取完之后,其他高中才录取。有些县中还能通过相关政策吸引优秀初中毕业生,如全县前多少名报考其学校的,可以享受某种奖励如物质奖金、家属住校陪读等。三是有效师资有保障。县中除了能够招来优秀毕业生和高质量培养自己的师资外,县中还能通过教育局从其他中学外调优秀老师充实教师队伍。四是有除生源、师资外其他最优质、最丰富的软硬件资源,包括经费预算、项目投入、荣誉奖励、校园文化、老教师资源、教研经验、管理经验、管理队伍建设、校友关系、社会关系、政治资源、社会声誉等,等等。

县域办好一两所县中,县中高考有成绩,就会溢出以下正面影响:第一,满足县级政府及其主要领导对教育政绩的需求,从而源源不断地获得县级政治、经济等资源支持。第二,满足县域社会对教育期待出口的需求,也就是出清北生和更多重点大学生的教育期待,从而使县域社会对县域教育有信任并予以支持,进而留住县域优质初中毕业生。第三,县中保障了县域教育的出口,优秀初中毕业生能够留在县域,县域教育体系就会保持相对完整,县域内多数家庭就可以通过县域教育体系相对低成本地获得基础教育服务,并还有很大希望从县中出口走进大学。由于县域教育能够满足大多数县域内家庭的就学需求,而少数有资源的家庭才会到地市、省会城市购买更优质的教育资源,但却不会引发其他家庭的效仿和竞争。第四,降低县域社会教育竞争强度。当前的高考竞争主要是以县域为层级、以县中为载体参与全省高考竞争,而非个体家庭直接参与全省家庭之间的竞争,那么,在省域内则是县与县之间的竞争,更具的是县中之间的竞争;而学生及其家庭只参加县域范围的竞争,也就是升入县中的竞争。及至指标到校后,学生及家庭之间的竞争限制在就读的初中学校内部,即竞争指标,竞争范围更窄,竞争压力更小。所以,以县中为载体参与高考竞争,限制了竞争范围,较大地降低了县域社会的教育竞争强度和教育焦虑程度。

县中在过去二三十年都运转得比较好,县域社会教育焦虑适中、竞争并不激烈。但是最近十几年,县域社会教育焦虑和竞争加剧,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县中的衰弱。而县中衰弱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省市超级中学跨区域“掐尖”招生。县域尖子生被这些学校通过各种优惠政策吸引走了,县中没有了尖子生,优秀学生、中等生和落后生都缺少了带动力,学校高考业绩不可避免的下滑,清北生多年为零,重本率连年下降。三是优秀教师的外流。基础教育是经验积累的教育,优秀教师的培养不能一蹴而就,而是需要时间来沉淀。但是优秀老师外流是短时间内的事情,因此会带来县中优秀老师青黄不接和教师结构不合理的状况,也会严重影响学校的教学业绩。

县中的衰弱会带来严重的政治社会影响:

第一,在缺乏清北生名头和重本升学率招牌下,县域社会对县中教育进而对县域教育产生怀疑和不信任,优秀学生和家庭有经济条件的中等学生也开始用脚投票外流,这样县中的生源结构更为不合理。学校即便有规模,但是班级不能形成合理梯队,学生知识能力、理解能力、应试能力上不去,教师没有教学成就感,因而更容易被民办学校、超级中学所吸引。形成负反馈。

第二,县域教育体系不被信任,只要有人流出县域到省市就读,就会带来其他学生及其家庭的效仿和竞争,从而形成有能力流出都要流出的外流期待,从而加剧县域社会的教育焦虑。那么,为了自己家子女能够到省市更好学校就读,就得到市场上购买更多的教育资源,甚至从初中、小学就希望自己家小孩到省市好学校就读。有能力的家长真这么做,形成示范和风气,没能力和子女还没有到初中(小学)学段的家长就真焦虑。

第三,有能力的家庭从小学、初中就将子女送出去县域,结果是导致县域内初中、小学生源被掏空,瓦解了从高中到初中、小学整个县域教育体系。县域教育难以再培养出优秀的学生。

第四,有能力的家庭都将子女送进省市好学校就读,留下来在县域高中包括初中就读的就是县域普通家庭的子女。这些家庭属于县域的大多数,因为走不掉,所以他们最依赖于县域教育体系特别是县中教育。县中教育好,他们就有出口,升学深造的机会较大,对他们有好处。但是县中衰弱——生源结构被破坏、师资结构不合理、教育资源向省市集中,他们就是再努力、再勤奋,也无能力“逆天改命”,他们再难从县中走出去。

四、县域教育体系瓦解

总体来说,乡校在匹配乡村社会特殊性的基础上,实现了大多数农村家庭子女就近、低成本享受义务教育的基本权利,保障了县域教育的公平性。县中集中县域教育资源参与省市教育竞争,体现了县域教育体系的效率性,从而回应了县域社会的教育期待,维护了县域社会对县域教育的信任,保持了县域教育体系的完整性。

县域乡校和县中的衰弱使得县域教育不成体系,不再能匹配乡村社会特性和回应县域社会教育需求,更无法给予县域社会教育期待以出口。乡校衰弱的最大后果是,乡镇辖区内下层农民家庭的子女还没有努力就失败了,而县中衰弱则意味着县域普通家庭子女怎么努力也看不到未来,最终高考就成了少数有经济条件的家庭的子女共同玩的游戏。

查看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