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8月份青年失业率高达18.8%,创下今年以来最高官方记录。中国国务院日前出台《就业意见》,其中“以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作为底线,凸显当前就业形势严峻。【中国“#以不发生规模性失业为底线”】
— 自由亚洲电台 (@RFA_Chinese) September 26, 2024
【凸显就业险峻】
中国8月青年 #失业率 高达18.8%,创下今年以来新高。中国政府为了抢救失业,出台 #24条就业文件。其中最受注目的是“以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为底线,”充分凸显中国就业环境险峻。https://t.co/fVb0G1MsRG pic.twitter.com/6cSJbWm0DJ
据官方新华社报道,中共中央、中国国务院9月25日发布《关于实施就业优先战略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的意见》(下称:意见),其中在总体要求提到,以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为底线,......推动实现劳动者工作稳定、收入合理、保障可靠、职业安全等。
《意见》指出,对就业困难人员、离校2两内未就业高校毕业生灵活就业的,按照规定给予一定的社会保险补贴;针对三亿农民工群体,拓宽农村劳动力就业增收空间,推出一批适应乡村全面振兴需要的新职业,注重引导外出人才返乡、城市人才下乡创业。
中国民众在相关新闻的社媒平台留言相当踊跃,不少人表示,“怎落地”、“空放炮谁不会放”,“空洞与空泛”;还有人直指,“民营强,则国强。”
中国底线只求不爆雷?
时事评论人士郑旭光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该《意见》的新提法“以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为底线”,即表示“有发生规模性失业的风险”。他举例,2022年年终,中共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到“防范房地产爆雷、地方债爆雷和中小金融机构爆雷”,实际上这三个雷到现在也没有完全排除,只不过是用各种办法“化解”和“缓释”,也就是“缓解、释放”不要爆雷,这是当前中国金融工作的底线,即不要发生金融风险。
他说,“就是规模性失业是一个新风险。我看到总体要求最有内容、最重要的,总体而言以不发生规模性失业风险为底线,就是做了再多工作,最次最次不能出现规模性的失业风险。所以,所谓的‘二十四条’面面俱到都没有错,这些方向都很好,怎么落地?”
外企搬离、整垮民企 搞砸就业
中国独立金融学者贺江兵对本台表示,他注意到中国人行公布今年上半年每月新增贷款额度是1万多亿元,但是到了7、8两个月份,只剩1千多亿元,贷款额度雪崩式下跌近9成:“7月与8月,只有地方政府财政贷款多一点,但是企业与老百姓都不贷款。经济不增长,企业不干活,还要员工干嘛?”
贺江兵进一步分析,中国企业出的问题分为两个层次:一个是内资、一个是外资。外资企业如美国与西方企业、台资等,一开始是法国企业离开、后来韩国部署萨德事件后,韩国的乐天、三星也撤离;紧接着仇日事件,日企也搬离近三分之二,更不用提美国经济制裁与欧洲面临的乌克兰问题,几乎所有发达经济国家的企业都搬走,也带走产业链。
他说,“民企占新增就业80%以上,外资企业减少后,内资也关门。因为从2021开始,对房地产的打压、对平台经济、游戏产业及教培行业挨个挨个地揍。外资跑了、内资有的跟着跑、有的被整垮,企业转移走,才造成就业难。如果维持良好的关系有可能回归,但这可能性几乎没有。”
贺江兵说,稳企业才能稳就业,中国要做大做强国企,倾向扶持如芯片等高端产业,又提倡新质生产力如电动车、电池、太阳能等产业,这如何解决就业问题?他说,“大量的还是传统行业,之前看不上,现在看上了,但是晚了。现在除非把赶走的企业唤回中国,前提是要把对外关系搞好,姿态高又到处战斗,还杀了人家的孩子,大客户岂不吓坏了?”
中国又提出"稳民企" "引外资"
9月26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也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会议由中共总书记习近平主持。会议指出,当前中国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此之外,还提及要帮助企业渡过难关、要出台民营经济促进法,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要加大引资稳资力度,抓紧推进和实施制造业领域外资准入等改革措施,进一步优化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郑旭光说,从日前中国人行、金监、证监三部会记者招待会看到非常重要的细节,对于小微企业不还本只还息,可以延长贷款。按理说,如果企业经营还不出本金就该清算。但是现在,为了让小微企业续命,只要还利息,也就是小微企业只要不关门,赔钱仍然续贷,未来还要扩及到中型企业,某种意义这就是“支持就业的方案。”
“因为解决就业最主要的是中小企业,不救就会出问题。包括救房地产也是救就业,房地产业关联多少就业问题?包括缓解利率,也是刺激消费和投资的做法。存钱不划算,就逼着企业投资,逼着消费者购物,因为通货膨胀物价就要涨,钱你先买东西先划算,”他说。
郑旭光进一步指出,中国政府搞“国进民退”,最后结果可能“民进”更厉害。因为当局为了缓解地方债,让地方政府砸锅卖铁还债,等于把优质资产卖到市面。此外,现在的民企在出口增长已达到总额的65%,外企与国企增长都不好,只有民企是一枝独秀。
“要解决财政问题,最后就得依赖民企。民企是最大的解决就业与税收的来源,又能够创造外汇,现在能得罪得起吗?要维护社会稳定,不就得巴结民企吗?也不用习近平讲什么狠话或好话,就看这几个部会所说,中小企业尽管贷款,活下去就行,”郑旭光说。
他质疑,如果这一关过不去,当前的政策只是寅吃卯粮、进行债务积累,维持了表面就业,最后会不会积攒更大的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