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北京中产,流行开100公里车到京郊喝村咖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咖啡就成了都市人戒不掉的瘾。

上班一杯提神,下午一杯续命,是多少打工人的固定动作?相关数据表明,2023年我国咖啡人均年消费杯数为16.74杯,而在2016年,这个数据仅为6杯。


而如今,大家已不满足于“快咖啡”了。在乡村振兴的东风之下,咖啡香吹进了乡村。

在北京,密云区“村咖”已经超过了10家;怀柔区的“村咖”已突破70家,溪翁庄镇金叵罗村的“老友季”民宿里,100平方米的“村咖”每月能带来3万-5万元的收入。

《2023中国咖啡市场洞察报告》显示,当前国内四、五线城市的咖啡订单量同比增长高达250%以上,咖啡市场正在迅速下沉。

我们发现,在城里承担“续命”功能的咖啡,在村里成了诗和远方的象征。

今天的文章,我们想从热度不减的京郊游入手,整理出一份《京郊村咖地图》,聊一聊“村咖”是如何被诗意化的。


跟村超、村BA一样,村咖的兴起与乡村旅游的红火和咖啡文化的普及脱不了关系。它们大都开在风景优美、文化底蕴深厚的城郊地区,将乡村的宁静、自然与都市的便利、时尚相互融合。

而村咖,恰好就完美符合了热爱京郊游的人群的需求。

房山区:在城里慢不下来的人,到村里逼着自己慢下来

在东城区120公里开外的一块儿石头(One stone),无疑是最近一年北京的村咖顶流之一。

店开在十渡公路一旁的山坡上,由山中的老四合院改造而成。几乎每个到访的客人都会觉得,一块儿石头说是四合院,但又不那么像。


现在的北京中产,流行开100公里车到京郊喝村咖



图源@一块儿石头

店铺将正屋和厢房用作吧台、开放式厨房和户外装备陈列,踩着石阶往上走还有可供露营的地方。山景被最大程度地融入到四合院这一传统民居的结构中,搭配上用天然酵母做面包、柴窑烤制手工披萨等“慢动作”,一种微妙的野趣就产生了——

你坐在庭院树荫下,花一个小时等一张披萨,期间山风吹乱了头发,耳边都是蝉鸣蛙叫。猛然发现时间是可以观察的,群山、蝉鸣、光线都一直在变……最后,被黑松露的香气唤醒,对,到号了。


这么看,确实chill得要命。





图源一块儿石头

怀柔区:不卷联名不卷产地,这届村咖玩的是体验派


如果你打算到北京“追秋天”,那收纳了燕山最美风景的怀柔绝对值得你跑一趟。

在怀柔区喝一杯村咖绝对是时下最热门的活动之一。截至今年2月,怀柔已有七十余家村咖。2023年底,怀柔还举办了首届“村咖”乡村咖啡大赛,三十多家村咖的主理人汇聚一堂,相互切磋。

“喝咖啡和脱贫一样重要。”当看到这句话时你便知道,怀柔村咖的“顶流”之一,亲然大山咖啡店要到了。

图源亲然大山咖啡-乡村美宿

被绿植环绕的木质小屋很是吸睛,巨大的窗户让山景成为咖啡店天然的装饰,依山而建的长餐桌、泳池、玻璃小屋……店内比比皆是的出片点位不仅被网友戏称为“北京大理”“有风的小院”,还吸引了“许红豆”刘亦菲专程来打卡。


不仅如此,店内还提供跟拍服务,三底片全送、含三张精修,精准拿捏一生要出片的中国女人。

图源亲然大山咖啡-乡村美宿



图源微博@刘亦菲

区别于“城咖”拥挤的几平米小店,村咖宽敞的场地给了装潢更多的可能性。


创始人杨新兴是土生土长的怀柔本地人,为了离父母更近,他在而立之年选择回到故乡,利用家里闲置的农宅开了家民宿。随着民宿生意越来越好,本着给客人一个休息落脚地的想法,咖啡店应运而生。

享受村咖的方法显然也是不一样的。当城区咖啡店在卷联名、卷周边、卷豆子时,藏在深山的村咖玩的是体验。

春天看漫山花海、夏天去玩水纳凉、秋天在森林捡栗、冬天在雪里围炉煮茶……顺应四时变换、结合地区特产的村咖为顾客提供的不仅是新奇体验,更是“停下来”的理由。





图源亲然大山咖啡-乡村美宿

平谷区:在乡村美术馆叹啡,一杯“敬诗意”

如果你是一个美术馆常客,那应该对美术馆+咖啡店这对黄金CP并不陌生。

去年10月,平谷鱼子山村的变电站经北京服装学院的师生团队改造,摇身变成了容纳京郊艺术与设计的新型展览空间、电站美术馆。





图源电站美术馆

对“城里人”来说,乡村诗意绝对是“回乡的诱惑”。

电站美术馆不大,只有三间房和两个院落,但却聪明地将村落场景融入艺术中。不仅以桃、草莓等平谷农产品为主题策展、出文创,馆内外的艺术装置大都是像DIY石头、核桃壳凤玲等废旧物品再利用的艺术品,还邀请附近村民加入设计课堂,让他们成为美术馆的使用者。



图源电站美术馆

作为一个多样性复合空间,电站美术馆的装置和展览都颇有看点,到平谷来也值得绕道鱼子山村一趟。

或许因为平谷出圈的咖啡店太多,大家留给“配套”咖啡店的时间并不多,如果你不赶时间,逛展结束后在小院稍作停留,就着周围的村落烟火气,叹叹啡、歇歇脚,也不失为一种精神放松。



图源电站美术馆


同样也在平谷,京东大峡谷村口山坡上的也行咖啡可是平谷村咖顶流级的存在。

在“荒山野岭”中,也行这家被生活气和浪漫情调包围的咖啡馆很是显眼。木结构的房屋搭配落地玻璃,屋檐自然垂落的毛糙、碎石铺好的院子……看似凌乱的庭院实则满满都是主理人的小心机。





图源小红书@美肉包


也行咖啡的主理人叶哥叶嫂是一对书籍装帧设计师,因为喜欢慢节奏的生活,他们在平谷租下一个小院。起初他们只是想有个能和朋友聚会的地方,于是把厨房打造成咖啡馆,在招待朋友之余,也招待客人。

后来慕名而来的客人太多,院子也越变越大,期间,两人也不断给店里添置摆件,调整装潢,店内的一器一物都带着旅行的记忆,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和观察与乡村田园的风光融合在一起。

春天看满树梨花,夏日里绿树成荫,秋季晒温柔日光,寒冬的萧瑟更是别有风味……大自然的滤镜让不少人甘愿开两个小时的车专程到访,有人是为出片而来,但更多人是为了亲眼看看,这个藏在京郊山野间的小小桃花源,在这儿淡淡地浪费一日时光。





图源小红书@美肉包

正应了那句“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与乡村田园结合的村咖打造起“诗意”来并不费力。

一次目的地为村咖的短途出行,是不少“城里人”暂时逃离快节奏生活的捷径。

群山间、稻田旁、小河畔、大果园……更广阔多元的场景不断为咖啡店叠buff,看风景、喝咖啡、摘特产,甚至是独自发呆,不输城市的精致感却足够松弛,人人都能在村咖找到停下来的理由。

为什么要花两小时,开车100公里到村里喝一杯咖啡?


一方面,这或许与咖啡的承载力有关。

众所周知,咖啡能承载的文化内容很多,换一个场景就可能是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在《果然,离广州远点,饮啡都chill点》里,我们就聊了聊将黑胶、游戏、书店与咖啡结合在一起的玩法。

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村晚、村超、村BA、村咖相继火爆,无限可能的乡村正迸发着自己的能量,足以承接来自城市的流行文化。

另一方面,村落中与城市迥异的隐逸、超然和本真等特质充满了吸引力。

在城里,人们想的是“得到”;到村里,大家想的是“忘掉”。比起喝咖啡,大家更看重的是到村咖喝咖啡——将视线从屏幕转移到大自然,解开被键盘套牢的双手,平静地享受一段不被打扰的时光。


村咖,可能就是追逐六便士的你我偶尔抬头看到的月亮。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中国城市化的结果。
中国城市化速度非常快,类似欧洲发达国家的做法,不是美国这种几十年不变的样子。这就会形成所谓的郊区经济和郊区文化,吃城市。几年前小老大回湖南老家,发现当地几乎所有亲戚都有某种针对城里人的生意,因为距离上属于大城市人周末两天可以开车休闲的距离,因此就形成接待城里人的生意链,经营民宿旅馆餐馆土特产什么的,有个词叫微旅游,过去不怎么值钱的山茶包装一下就是解腻刮油的黑茶,城市人被忽悠的非常喜欢,价格是过去的一百倍以上,几千人民币一斤,非常疯狂。其实我觉得与一般的茶砖差不多,没什么区别。
这其实与我们出国前北京时髦的农家乐是类似的,同学中有一人当时专门辞职在北京远郊县办了一个。据说最近这些年不时髦了,毕竟距离北京城区太近了,开车也就是一小时以内,北京不知道多少环了,高速发达,据说住在河北去北京市中心开车上班的都有。过去费劲去的地方,如今一脚电门就到了,失去了新鲜感和特殊感。
这种现象在美国也是一样,周末开车去两三小时以内距离的地方玩,就住一天甚至不住,在加州二十年也没能玩遍周围想去的地方,一个山里的小镇就能玩一天,毕竟加州到处都是红酒和橄榄油的酒庄,仅一小时距离内就有上百家,特点都不同。这些酒庄年产量也就是几万箱,达不到进入市场的数量,不得不依赖会员制或者供应当地餐馆,或者人们上门品尝购买,二三十美元一瓶,比商店里同类的贵,因此不得不具有自己的特色,举办不同活动吸引人。一些小镇发明自己的什么节的作为旅游项目,比如让马克吐温发迹的jumping frog,至今每年还有,建立了一个有看台的地点,在加州山里犄角旮旯的地方。
在此之前从来不知道马克吐温就是一个小痞子出身,如今他的早期小说的出处都知道了,竞选州长一篇里的旅馆,如今还是餐馆旅店,也是文物,他的房间门口贴个牌子。
人们去那里也就是周末休闲,无非就是吃饭买土产纪念品什么的,但当地人会弄出特色让你觉得与众不同,你要是说我店里的橄榄油与城里连锁店不同,火山岩地质加持有丰富的微量元素和独特的口味,就有人信,反正会加在咖啡里喝一杯体会一下,店里也不期待回头客,人们至多也就是以后会带来访的朋友再去一次,追求的是感觉,而不是咖啡或者橄榄油真的怎样,与品酒类似,人们去酒庄是寻找特色和感觉,并不一定买酒。尤其是有些酒庄有自己的餐馆,等于就是去吃一顿具有当地特点的饭,包括品酒。
就是所谓城市经济辐射,城里人周末休闲是在城里看电影吃饭,还是开车出去避免重复性?这是郊区经济利用的角度,咖啡仅仅是内容之一罢了,并不是很特殊的,比如我们附近不到一小时有一家提供巧克力味道的port的酒庄,号称是当地特殊的火山土壤的效果,自然的在葡萄里形成巧克力味道,号称没有第二家。餐后甜品酒有明显的巧克力味,这本身就是爬梯上很雅皮的话题,绝大部分人不仅没尝过,甚至不知道存在,这就是他们家的噱头,否则那种山里没人去。
结果我们在他们家当了两年会员,就为这种小瓶的甜点酒,至今我也是怀疑他们是直接把巧克力在造酒的时候加进去,就像很多Napa的名酒也会在制作过程中加入水蜜桃或者梨子让酒不那么dry一样,很不法国。
也就是一种地方经济经营方式啦,地方乡绅有义务支援地方经济嘛。加州湾区不少人在高科技挣了钱,去靠近山区的地方买一个酒庄,自己造酒,多少是玩的性质,高科技业很多人是性格内向型的,就是如今中文说的i人(introvert),喜欢离人远点,据说姚明在美国打球的时候也是在Napa买了一个酒庄嘛。
这类酒庄也就是几万箱的能力,自娱自乐雇几个人也不求能盈利,就是图舒心减压。然后看着湾区的人租个limo组团周末去玩耍买酒,在我们这个地区是很时髦的事情。
从根本上讲,这其实是人们追求消费个性化的必然,想要满足自己的感觉,而不是大众化。
社会发展的标志之一,中产嘛,没钱周末飞到迪拜,开车去郊区喝个咖啡还是不难的,不值得惊诧。而且应该鼓励,支援地方经济嘛。
Biao9919 发表评论于
又是软文广告。中文新闻和文章里的有效信息太少了,误导太多

美国这里需要知道什么信息基本网路都能查找到,还有各种有效数据。政府网站公开透明。我在美国的成功非常得益于这种公开有效的信息。否则一个外国人在这里没有任何关系网,怎么挣出第一桶金。

所谓公平公正的机会包括免费的有效信息,每个人都可能公平的竞争!
Propro1 发表评论于
吃饱了撑的,以为喝咖啡高雅,其实欧美流行吃大蒜。
ajaja 发表评论于
土鳖喝咖啡也要用来装逼。
俺最牛逼 发表评论于
什么中产阶级 中国压根就没有 无非就是一群土鳖,挣着两个钱,不知道姓什么,到处吹牛炫富,一旦失去了收入,立马变成一群穷逼 还不如普通的老百姓 所以只好装逼 总之是一群傻逼
Maori 发表评论于
廣告
逐风 发表评论于
好土。离发达国家还差十万八千里呢。
MoonRiverMe 发表评论于
一介草民却学人附庸风雅
梦想天空 发表评论于
新的生活方式是高速公路和私家汽车普及后的必然结果。尤其是电动汽车的普及,大幅降低了使用汽车的成本,可能只有燃油车的四分之一左右,所以大大拓展了大家的生活空间。
TtheL 发表评论于
蛋疼
pirate88 发表评论于
俺们每天都在大农村喝咖啡,哈哈
蓝靛厂 发表评论于
不怕大野蚊子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