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敢于冒险 问题是与美国对抗 他会走多远?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经济学人: 习近平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问题是在与美国的对抗中,他会走多远?

经济学人的文章,从分析习近平的各类著作入手,探讨了他的思想动机。

指出,当特朗普组建他的外交政策团队时,被提名者大多展现出一个共同点:对中国态度强硬的鹰派人物。

从特朗普提议担任国家安全顾问的迈克·沃尔茨,到他提名为国务卿的马尔科·鲁比奥,这些人都主张对美国的竞争对手采取更强硬的态度。

他们的部分任务,是理解过去四年中美关系的变化。在这段时间里,中国经济有所下滑,围绕台湾和南海的紧张局势加剧,乌克兰战争进一步加剧了世界主要大国之间的分裂。

在评估习近平在与美国竞争中愿意承担的风险时,需要做出新的判断,而形成这些判断的过程,必须包括研究习近平的动机。

一个有价值的工具是据称由习近平撰写的大量文献。这些以习近平名义出版的书籍,阐述了他对中国国内外主要问题的观点,数量远超特朗普或普京——甚至超过以往的中国领导人。

根据中国媒体项目的估计,习近平在执政的第一个十年内出版了120本著作。今年至少又新增了九本,其中包括本月刚刚出版的《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

这些书内容枯燥,但却很重要,反映了指导中共的意识形态,并展现了习近平如何通过重新塑造这种意识形态,为其独特的治国方式和对外展现中国实力的手段提供正当性。

2017年,在特朗普的第一任期内,法国记者弗朗索瓦·布贡出版了《走进习近平的内心世界》。这本书成为对“习近平思想”进行批判性研究的首部专著。

布贡认为,习近平在中国内部相互矛盾的意识形态力量之间“运作、调整并寻求平衡”。

他还指出,“没有迹象表明习近平是某种自成体系学说的作者”。

如今,分析者手中掌握的习近平思想材料多得多。在全球政治家中,曾任澳大利亚总理的陆克文是少数认真研究这些材料的人之一。

陆克文在2007年至2010年担任总理时,习近平是中国的接班人;2013年,习近平成为领导人时,他再次出任总理。如今担任澳大利亚驻美大使的陆克文,在近期出版的《论习近平:习近平的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如何塑造中国与世界》一书中写道,“习近平的全新世界蓝图就清晰地摆在我们面前”。

书中参考文献列出了超过50本以习近平名义出版的著作,其中超过四分之一是在特朗普离任后出版的。

陆克文认为,意识形态是驱动习近平行动的主要动力。中国领导人认为,有强大的历史力量,正在推动西方的衰落和东方的不可阻挡的崛起。这一进程可以通过一个理解辩证法的纪律严明的共产党加速实现。

在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中,到2049年中共建党百年时,一个关键目标是与台湾“统一”。

与前任领导人一样,习近平并未排除动用武力的可能性。

习近平引领中国走向陆克文所称的“马克思主义民族主义”。具体来说,他清洗党内反对派,加强党的控制,将经济政策从市场导向转向更大的中央计划,并采取更具攻击性的外交政策。

在陆克文看来,习近平希望在第四任期结束前,即2032年,拿下台湾——理想情况下以非战争方式实现。

陆克文写道:“唯一能够阻止他的,是美国、台湾和盟国有效且可信的军事威慑,以及习近平认为中国在冲突中有失败的真实风险。”

问题就在这里。

谁能准确判断习近平如何权衡风险?他身边全是唯命是从的人,这可能让不同意见更难传递上来。而且,习近平显然是一个敢于冒险的人。他以反腐为名清洗高层官员就是例证(数百万人可能对他暗自不满)。

此外,他在台湾周边和菲律宾宣称主权的岛礁展示军事力量,这些行动都可能引发小规模冲突并升级。尽管习近平的行为目前还没有普京那样鲁莽,但未来可能会变得更为冒险。

  风险与承受力

尽管如此,习近平的著作(或由他的幕僚长王沪宁监督的代笔之作),也充满了对威胁党的生存的焦虑。他常常敦促官员从苏联解体中汲取教训。在今年出版的《习近平的政治思想》一书中,伦敦亚非学院的曾锐生和奥利维亚·张认为,习近平的意识形态主要是一种掩饰,更多是为了加强党的权力,而非实现社会主义。

如果作者的观点成立,这可能意味着习近平的重点在于防止政权崩溃。他可能认为,一场失败的战争会在国内引发威胁政权的反弹。

事实上,很难说习近平是否真的是毛主义者或马克思主义者。毛泽东主张对官僚精英和“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人”进行无休止的阶级斗争,而习近平的著作强调稳定的重要性。他对民族主义者的抗议也没有容忍,在他执政期间没有出现过大规模抗议,这与此前不同。

在经济管理上,习近平以左倾言论吓坏了企业家。

他在2021年启动的“共同富裕”运动,引发了对大规模财富再分配计划的担忧。这一措施与对大型科技公司的监管打压同时发生,被一些人视为对私人企业巨头的意识形态驱动的攻击。

但过去一两年里,习近平努力复苏经济,对民营企业的态度变得温和,并推动高科技制造业发展。从他的努力中几乎看不到社会主义的影子。

一些经济学家认为,增加福利开支可以通过鼓励民众减少储蓄、增加消费来帮助经济,但习近平批评将资金的这种用途。

  两条明确的思路

研究习近平的人几乎毫无疑问地认定他的思想有两条主线。一是他的列宁主义,这体现在他强调党的控制工具。他将苏联解体归咎于意识形态的松懈。他要求官员重复陈旧的教条,而不是辩论这些教条。

另一条主线是习近平的民族主义。他的著作传递的信息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形成鲜明对比。习近平表示,中国必须“走向全球舞台的中心”。

一些特朗普政府的重要人物认为,这不仅仅意味着追求大国地位(中国已经具备这一地位)。迈克·沃尔茨去年表示:“他们不仅想取代我们,还想用他们的一党制技术国家取代民主和资本主义。”

习近平避免使用类似语言,但曾锐生和奥利维亚·张认为,他确实希望获得全球领导权。

他们表示,这并非“接替美国成为全球霸权”,也不是公开推翻自由国际秩序,“最终目标是改造或‘现代化’国际秩序,使其符合习近平的思想……显然,这对民主国家来说是一个令人不安的世界。

尽管习近平发表了大量著作,误读他的可能性依然存在。

前中情局中国分析员乔纳森·克津表示:“我有时担心,习近平的海量思考比启发更多的是混淆。在中国的体制中,习近平实际上既是教皇又是皇帝——既负责统治,又负责宣扬意识形态,这些内容读起来像中世纪晦涩的神学论述。”

在新的特朗普执政时期,美国和中国将努力理解彼此,这种误解只会更加常态化,让本已紧张的关系变得更加危险。

查看评论(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