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南方周末》的新年献词似乎出了问题,无论怎么换主题,跟潮流,它似乎写不进人的心里了,再也没有以前的力量了。问题在哪里?恐怕不是出在文字或主题上。说文字,《南方周末》的文字仍旧华美动人,尽管《南方周末》衰落的调子已经唱了二十年,但到了年底,仍然没有一家媒体的年终献词能比它更好;说主题,人工智能替代人类岗位,算法影响人类思想、社会决策,也是十分紧迫的议题。例如萝卜快跑引发了要岗位还是要技术的争议,Sora、Suno还有
AI 绘图引发了音乐圈、设计圈的焦虑。《南方周末》选这个主题其实是没错的。
这话对吗?如果你从语文的角度,没有错。但这里的“你”却不能让任何读者带入,这个“你”实在太强大,却又太虚空了。仿佛轻飘飘的一句排比,一个动作,就解决了许多人终生难以面对的难题。这个“你”可以“力挽狂澜”,可因为萝卜快跑下岗的网约车司机却不可能挽救自己的饭碗;这个“你”可以“无可估量”,可在车流中穿行的外卖员却必须要从系统的审判里讨得一日三餐;这个“你”可以用“你的活法”定义世界的算法,汇成世界的真相,但实际上毕业生们近年来感受到的却是在Boss直聘里随波逐流,在社交媒体的极端情绪中左摇右摆;这个“你”正在奔走呼告、伸出援手、拼尽全力,姑且不说奔走呼告、伸出援手与
AI 究竟有什么关系,单说普通人“拼尽全力”真的能够解决目前的困境,能战胜不断进化的 AI
吗?更重要的,《南方周末》又怎么在它一年的故事里让我们看到这些伟大的“你”的呢?《南方周末》如何报道默默的为AI做数据标注的“电子富士康”,设计AI外卖算法却被AI排挤离职的程序员,因为AI生图而再也接不到活的草根设计师,被
AI 洗稿却维权无门的自媒体作者呢?说实话,这样的稿子不是没有,但《南方周末》的我是真的想不出来。
更何况,这个“你”究竟是谁?它是 AI 的控制者、开发者、监管者,还是使用者?相信以《南方周末》的新闻眼力不会看不出,实际上 AI
不仅仅是人与机器的斗争,更是人与人的斗争。AI
背后那些深层的问题:数据的垄断、规则的僵硬、平台的贪婪,监管的缺失,实际上是长期以来的社会问题、分配问题的延续,而不仅仅是因为套上了技术的壳子就变成了一个新问题。普通人也绝不是去“选择”新技术,而是一次次的被强加、被投入到这种环境中,被迫挣扎求存。不谈具体的解决方案,甚至不提真正的责任归属,用一个笼统的“人性”来指代受
AI
受影响的所有人,让食利者逃脱社会责任,却要受害者守卫人性尊严,这种高调真的有价值吗?这难道不是和《南方周末》应该有的价值观相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