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为何经济冷、电影票房热?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国为何经济冷、电影票房热?

广东等地方政府均在过节期间向民众发放了影院代金券,以推动经济增长。

春节期间,中国的电影票房销售额创下历史记录,这让在其他消费领域处于低迷的中国经济似乎出现了一道风景线。据中国官方新华社援引“网络平台数据”,截至2月2日16时11分,2025春节档总票房(含预售)突破69亿元人民币,再创历史新高。票房榜前三位分别为《哪吒之魔童闹海》、《唐探1900》和《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

本台此前报道,根据中国国家电影局发布的数据,截至2024年12月31日,中国电影总票房达425.02亿元人民币,同比2023年的549.15亿元下降22.6%。这一数字不仅低于疫情前的水平,甚至未能超越2015年的437.73亿元,显示出影视行业尚未从疫情冲击中完全复苏。江苏网民陆先生接受本台采访时曾表示,随着民众收入下降,许多人连吃饭都避免去餐厅,哪里舍得花几十元至近百元去看电影?

那么,今年春节为什么会出现影院人头攒动、热闹非凡的现象呢?

路透社周日发自北京的报道认为,这其中部分原因是得益于政府的经济刺激措施。北京、江苏、湖北、广东等地方政府均在过节期间向民众发放了影院代金券,以推动经济增长。此外,票房创收还可能归功于一些系列续集电影的制作。《哪吒之魔童降世》在2019年上映后引起轰动,其续集今年就领跑票房销售额,成为春节数日内最卖座的影片;而《唐人街探案1900》作为一部喜剧悬疑片的第4部系列作品,今年票房也名列第二。

外界注意到,中国政府将今年的法定春节假期延长到了8天。虽然各地政府通过补贴力求刺激消费,但民众春节期间以进影院取代外出旅游,则凸显消费方式的转变。而在票房销售破记录的背后,这似乎也反映出公众对就业和收入前景不确定性的担忧。难怪有中国网友直言:居然在电影院里找到了春运的感觉。

查看评论(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