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编译自NBC:No non-essential Buys in 2025. Take the challenge. A powerful economic message to send to big business and banking, that prices and interest rates are just too damn high to sustain a decent living. #nobuy2025. pic.twitter.com/cygfsv0DuY
— VanDeCarlo (@TravelersEHR) January 31, 2025
“‘No Buy 2025’运动
这个理念是,在一定时间内(一年)取消所有非必需的购物。可能包括新衣服、化妆品、书籍、家居装饰和外卖等。
自新年开始以来,社交媒体上一直有个词在流传。
它叫做‘No Buy’,意思是除了少数例外,你什么都不买。
现在这个词已经成为了2025年希望在消费上更节制的人的一个挑战。
那么,你怎么做才能做到呢?这种购物习惯的改变,会不会对我们的经济带来冲击?
下面是关于#NoBuy2025趋势的更多内容。
‘NO-BUYERS’是谁?媒体采访了一些人……
“疫情之后,我有点过度沉迷于偶尔犒赏自己一点,偶尔犒赏自己一点。”
Emilia Grace是南佛罗里达的一个博主的笔名,已经创作内容12年了。
2022年,她开始深陷社交媒体的“兔子洞”,发现了‘no buy’的概念。
这个理念是,在一定时间内,通常是一年,取消所有非必需的购物。包括新衣服、化妆品、书籍、家居装饰和外卖等。
你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严格或宽松的规则,决定自己可以买什么,不能买什么。
对于Emilia来说,她取消了这些购物,并对她的‘问题领域’设定了严格的规则。
“主要是外出就餐,我看到有一大部分钱花在了外面就餐上,不是说过度负债,但确实比我希望的要高。还有就是一些订阅服务,我意识到这些都需要控制一下,”她说道。
因此,为了让自己保持责任心,她和许多网友一样,记录下了自己的进展。
“我发现自己能放弃一些以前很难放下的东西。虽然才过去一个月,但这个月我做得很好,设定了明确的参数,并安排了可以稍微放松一点的时刻,”她说。
2024年,仅仅通过‘no buy’挑战,她就节省了2,432.67美元。
她为‘no buy 2025’设定的目标是将这个数字翻倍,甚至更多。
“重新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解决生活方式的膨胀问题,不成为消费主义的牺牲品,不大量购买,而是看看我可以放弃什么,仍然过得很好。”
为什么选择‘NO BUY’? 一些在线用户表示,他们参与这个挑战的原因有:
节省更多的钱;
摆脱债务;
帮助环境;
理解自己的购物习惯;
更加有意识地进行购买。
经济学专家也认为,可能还有其他原因促使某些人参与。
“这个运动的主要原因是我们所面临的物价问题,”佛罗里达国际大学经济学教授哈坎·伊尔马兹库代(Hakan Yilmazkuday)说道。
“如果你看看物价和我们工资的变化,你会发现它们的调整频率不同,也就是说:我们几乎每次去杂货店或其他零售店时,都能看到价格上涨,而我们的工资要么是每年调整,要么根本没有调整。所以,这取决于我们的购买力变化的多少,也就是我们赚多少钱和物价之间的差距。”
‘NO BUY’对经济的影响 伊尔马兹库代表示,像这样的运动可以产生两种效果。
一种是需求效应,意味着某个商品的需求量增减。另一种是转移效应:你花在一个商品上的钱现在转而花在另一个商品上。
伊尔马兹库代举了个例子:“今晚我不去外面吃饭,但我会去超市买东西自己做。”
虽然许多人誓言在2025年不会再买那么多东西,但这位佛大教授认为佛罗里达人今年的消费可能实际上会更高。
“好消息是通货膨胀率正在逐渐下降,这意味着价格上涨会停止。”
伊尔马兹库代表示,如果想要对我们的经济或消费方式产生较大影响,可能需要50%到60%的美国人参与这个趋势,但他不认为这会发生。
‘NO BUY’参与者想让你知道的事情 但对于像Emilia这样的人来说,这个趋势更多的是做出让自己感觉好的选择。
“我认为过去几年,很多人都陷入了网购,我正在努力回归本地购物,”她说。
“它不仅仅是购物的体验,而且我觉得这是我正在尝试接受的另一种方式。把它变成一个不仅仅是点击按钮然后等着包裹送到家里的过程。”
通过这些小的改变,她希望最终会有更多人开始参与。
“它可能会在商店的思维方式上产生涟漪效应,促使商店重新思考消费者的需求、消费者真正购买的东西,或许对产品设计和生产方式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那些有意参加挑战的人,Emilia也有一些建议。
她说,首先专注于一个你消费上比较困难的领域。
如果你有很多产品,她建议可以尝试‘产品耗尽法’。也就是把一个产品用到最后,然后再购买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