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聊马斯克的结局:功成身退?替罪羊?体制化妥协?

文章来源: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聊聊马斯克的结局:功成身退?替罪羊?体制化妥协?

01

“东厂不敢杀的人我杀,东厂不敢管的事我管,一句话,东厂管得了的我要管,东厂管不了的我更要管,先斩后奏,皇权特许,这就是西厂!”

电影《龙门飞甲》的台词,这几天在美国,可谓“幻想照进现实了。”

马斯克在特朗普授权下成立 “政府效率部”(DOGE)这几天接续开始对 CIA、FBI、USAID 进行 “清洗”

2 月 3 日:美国国务卿宣布对美国国际开发署(USAID)进行审查并重组。

2 月 4 日:USAID 所有员工被强制 “行政休假”,总部关闭;中央情报局(CIA)宣布向全体员工提出 “买断计划”,对主动离职的员工提供 8 个月的薪资补偿,同时冻结招聘流程。

2 月 6 日:CIA 向全体员工发出 “工龄买断” 邮件;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也面临类似情况,此前美国司法部发出正式文件,要裁掉所有参与调查 2021 年国会山事件的特工,马斯克表示上街示威游行的 FBI 特工涉嫌以联邦政府雇员身份罢工反对政府,将被立即开除。

要知道,这三个部门在过去四十年,在全世界可谓“赫赫威名”。任何一部电影,又或者现实的“大片”要看不到这三个部门的影子,那就不能称之为大片。

毕竟一般美国“颠覆”他国政府的三板斧都是:

USAID先出面,资助拉拢“敌对”国家的反动派,在舆论上造声势;然后CIA出马,派出教学人员培训如何发动“颜色革命”;最后FBI 再给你来个WARNING。

其中,哪怕最不出名的USAID,其全球雇员也超过1万名,其中三分之二在海外工作,年度预算高达 500 亿美元,在过去四年累计拨款 2000 亿美元。

这些让一些小国总统听起来都“头痛”甚至“害怕”的存在,这几天被“马厂公”折腾成什么样了呢?

USAID经马斯克 “清洗” 后,有说法称员工被裁到只剩 294 人,非洲局留12人,亚洲局剩8人。有传言称此次对 CIA、FBI 等情报、强力部门的裁员,可能有超过 9000 名特工面临下岗。

02

而且,这或许只是开始。

马斯克,这位曾以特斯拉、SpaceX颠覆汽车和航天业的“硅谷钢铁侠”,他的目标远远不止于此。

排在后面的,从教育部到能源部,包括最近已经动手的“财政部”,都逃不掉这场以“裁员增效”为名的风暴。

虽然一开始不管是马斯克还是特朗普都宣称,DOGE部门的使命是“削减2万亿美元联邦开支”。但是现在所有明眼人都能看清楚,其实际运作逻辑远超“减费增效”范畴。

通过AI和大数据审查各部门财务,曝光“无效支出”,再以裁员倒逼机构“MAGA化”,本质上是一场针对民主党建制派势力范围的系统性清洗。而这也被认为是“特朗普的政治清洗2.0版”。

而马斯克一开始选择下手的“USAID、CIA、FBI”,看似“万事开头难”,其实也是“很用心”的。

因为一方面这些“准情报机构”拥有一定暴力职能,先解决掉能最大限度保障长时期的安全问题(毕竟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

另外一方面这些机构里面有美国政府部门各个官员的大量黑料,而这些“百官行述”,可以让马斯克化身为“西厂马公”,手握“账本”,替特皇整肃异己。

但是,但是,想要达到政治目的。还有其他的各种方式。为什么这场大清洗为什么来的这么猛,这么狠呢?

03

首先,这场“清洗”是一种必然的选择。

在那枚子弹射向特朗普的那一刻,特朗普和马斯克都清醒的认识到,在这场“政治游戏”中,双方都没有推出的可能了。除非他们能够把民主党建制派(深层政府)连根拔起,否则他俩能够善终的可能性无限趋于0。

如果马斯克对CIA、FBI、USAID的“清洗”计划能够顺利推进,那么民主党建制派(深层政府)将会遭受重创。

CIA、FBI、USAID等机构长期被民主党视为“全球干涉”的工具,而DEI(多元化、公平与共融)项目更是左派意识形态的堡垒。马斯克裁撤CDOEC(首席多元化官员执行委员会)、关闭USAID总部、清理教育部冗余岗位,直接瓦解了民主党的组织根基。

与此同时,这次“清洗”本质上也是对于情报部门的“忠诚度测试”。

2020年“国会山事件”后,特朗普对情报系统的信任跌至冰点。此次CIA、FBI的“自愿离职”计划(实质是变相裁员),实为清除“不忠者”,安插MAGA派系。马斯克团队通过查账施压,迫使部门自我净化。

如果这次“清洗”推不动,又或者半途而废。那么在人身安全都无法保障的情况下,特朗普想要做的任何改革都无从谈起。而他用自己威望压制的共和党内的实力派,想必也会蠢蠢欲动。那么到时候所面对的局面,就比现在要难办多了。

而如果这次“清洗”能够顺利,那么特朗普才真正意义上完成了“加冕”。所以“清洗”对于特朗普而言,是利远远大于弊的。

但是对于马斯克呢?他的结局又会是什么样?

04

作为DOGE的操盘手,马斯克既是特朗普的“利刃”,也是各方势力的“靶心”。他的命运,其实在被两股力量所牵涉。

首先是外部的利益集团的全面反扑,被裁撤的4万名联邦雇员仅是开端,真正阻力来自军工复合体、情报世家和民主党盘根错节的利益网络。比如就在“清洗”开始不久,国防部表面配合审查,却任命SpaceX系高管把控信息流,实为“软抵抗”。

而民主党议员已联合发起调查,指控DOGE威胁国家安全。近期《华盛顿邮报》曝光教育部数据审查、联邦法官禁止财政部向DOGE提供数据,便是体制反制力量的体现。此外,其团队频繁越权访问敏感数据(如财政部支付系统、能源部核机密),已引发多起诉讼和法院禁令,法律风险无限在放大。(更不用说一些上不了台面的手段了)

而如果“马斯克”软了,或者露出一点破绽,很快利益受损的群体就会蜂拥而上,把他撕碎。

而与此同时,在特朗普集团内部,也不是没有“竞争”。DOGE并非法定机构,而是特朗普以行政令设立的“私兵”。马斯克的权威完全依附于特朗普的个人支持,一旦后者失势或转向,DOGE将瞬间瓦解。

而往往,内部的敌人和“谗言”或许才是最可怕的。

05

那马斯克的结局会是什么样的呢?

“功成身退”的幻象

若是DOGE“战绩”显著,马斯克就像大闹天宫的孙悟空,把建制派打的稀巴烂,或许马斯克可以成为一时的“齐天大圣”。但是之后呢,当四年后特朗普离开总统大位,他又靠什么来保障他原来商业帝国的利益(特斯拉、X平台)以及与政府角色的利益冲突呢?他真的能功成身退吗?

“替罪羊”的必然性

一旦改革引发重大危机(如恐袭漏洞、经济衰退),特朗普为保政治生命,势必与马斯克切割。后者将独自承担“滥用权力”“破坏国家安全”的骂名,甚至面临刑事起诉。那么这个时候有又谁能够救他呢?(某神秘东方大国默默的举起了手~)

“体制化”妥协结局

DOGE部分举措被建制派吸纳(如精简合同、削减冗余岗位),但马斯克本人或因内斗出局。最终,这场风暴将以“去马斯克化”的方式收场,成为美国政治自我修复的注脚。

或许,他改变了美国?

大家的判断呢?

某种程度上,圆方是有些期待“第四种结局”的,但是概率可能不超过1%。

马斯克固然可以试图用商业世界的“快刀”斩断政治领域的“乱麻”,但是可能低估了体制的复杂性与反噬力。

当他以“马厂公”的姿态横扫华府时,或许忘了:在权力的游戏中,没有永恒的盟友,只有永恒的利益。

查看评论(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