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我们身边总有一些人,活得特别"不费力"。
她们不急着追赶潮流,不焦虑年龄增长,不care别人的眼光。
刘亦菲就是这样的存在。
以娱乐圈的标准,刘亦菲是绝对的"叛逆分子"。
我最近看刘亦菲出席活动,整个人都很松弛。相比其他女星的“瘦”唯一标准,她显然是最不符合标准的一个。
3月初她在国外旅游被偶遇,被拍到穿绿色碎花裙坐观光三轮车,就搭配而言完全是浪费了自己的美貌。
而自出道以来,刘亦菲的“穿搭灾难”就几乎成为了一个永恒的梗。
她本人却完全不受影响——既不回应、也不改变。
有媒体就发出这样的感慨:刘亦菲为什么没有容貌焦虑?
对于这个问题最直接的回答是“因为她美”。
然而,这是个天真的答案。
真正的答案正隐藏在多年前她在听到男生喜欢什么样的女生时给出的反应。
“男生喜欢女孩眼睛,那种特纯,特别空的感觉。”
“我管他喜欢什么”。
从“神仙姐姐”到“花木兰”,刘亦菲的经典角色身上都带有与世俗疏离的气质。
除此之外还有个共通的特点,就是坚守自己,悦己不悦人。
因为,当你把评判权交给别人,就永远活不成自己。
01
为什么变美不是解决容貌焦虑的答案?
因为焦虑是一种心理状态,和人的实际状态完全无关。一个顶级美女同样可以陷入无尽的容貌焦虑中。
只要看看娱乐圈的女明星是如何谨慎地保持身材,小心地维护状态就可以明白。
以女明星的标准来看,刘亦菲的时尚穿搭和个人状态一直以来都不稳定。
实际上只要你想,就一定可以找到她不符合女明星形象的“丑图”。
但她也从未对此做出过调整。
素颜出游被偶遇,穿着旧衣逛超市,甚至被拍到"双下巴"……
这不是任性,而是一种稀缺的能力——在别人的期待和自己的舒适之间,坚定地选择后者。
年轻时刘亦菲接受采访,就说过自己不太在意别人的感受。
“我做我自己就好了,不用管别人想什么,这是人家的自由。而且人家喜欢你,你就接受,有爱就行了,就感恩。”
年轻时看这些话也许有些天真的意味,但现在的她依旧有这样的信念,就不得不感慨的确有几分通透。
蒙田说,世间最重要的事,莫过于让懂得让自己属于自己。
刘亦菲的职业路径,放在整个娱乐圈,其实是少有人的走的路。
私服十几年如一日,被无数人吐槽的穿搭她完全不调整,一件衣服可以穿上很多年。
剧播期间也不上综艺节目,不会在社交平台做过多的营业。
在整个内娱都在研究上班ootd,努力把时尚资源和工作嫁接在一起,不断做加分项的时候——除了影视作品,几乎很难看到刘亦菲的“营业”。
她也没有任何的绯闻,所有的CP都局限在影视剧中。
你可以说刘亦菲在年轻时就积累了广泛的知名度,再加上有经典角色傍身,让她有了可以做自己的底气。
然而,做自己的底气和做自己的资本是两个概念。
我们通常讨论的都是她的“资本”,很少讨论她的“底气”。
02
刘亦菲做自己的底气基础是“悦己”。
悦己和悦人的概念大家都懂,放在生活里却未必每个人都做得到。
做自己是件说起来容易但做起来很难的事。
人活于世俗,总要为自己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就难免要满足各种各样的需要。
这是悦人。
女明星有社会框定的标准:
要美、要瘦、要高级、要优雅、要永远光芒万丈;为曝光要多多拍戏;为粉丝要多多营业;为时尚头衔要多接代言;
放在日常生活里,普通人也有要遵循的世俗原则:
要圆滑、要面面俱到、要不辜负期待、要持续前行。
为看着体面要买更多的东西;为说出去好听拼抢更好的工作;为高质量人生要调动全部时间自律。
如果你真喜欢,那么做这些事就不会感到累。
而如果那并不是你真的喜欢,你很努力地做了很多事,却会依旧感觉无限疲惫。
因为心是空的,内心真正的自己从没得到过满足。
其实看多了各类明星采访就会发现,明星的顶级心态往往都来自对自我的关注。
当年天后王菲说人生最大烦恼是“太红了”。
因为对于一个持续关注自己的人而言,太红就意味着会有多方拉扯,会陷入各种抉择纠结。
李健不用智能手机,纷乱的网络世界会影响他沉浸在自己的世界。
这些活得通透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点:
他们建立了自己的"生活护城河"。
学会悦己,才能拥有真正的自由。
03
心理学家阿德勒说:“人的一切烦恼,都源于人际关系。”
我们太习惯把“别人喜不喜欢”当成衡量行为的标准,却忘了问自己:“我喜不喜欢?”
真正高级的人生活法,不是活成别人的标杆,而是活出自己的版本。
普通人也许并没有强大的后盾帮助自己一步实现“悦己”,我们仍然可以尝试一些方法守住自己的信念和坚持。
我有个朋友,年过30突然想学跳舞。
她选择去小区附近的kpop舞社学跳舞,周围都是年轻的女孩。刚开始大家看她会有些好奇,也不知道和她聊什么,她自己也很不自在。
但培训的整个周期是不退费的,我朋友就只能本着不浪费钱的原则硬着头皮学,很快就和周围的年轻女孩们混熟了。
再也没有异类的感觉。
我曾经问她跳得好不好,她说不算好,体力确实不如舞社其他的年轻人,只是能跟下来。
我问,你不会有挫败感吗?
她想了想,回答我:可是我已经做得足够好了,现在是我本人最会跳舞的时候。
那一刻我便意识到,她学会了悦己。她不再用外界的眼光审视自己。
足够好就是最好的答案。
如果你没有明确的兴趣爱好,也可以尝试每天做一件“只为开心”的小事。
或者是出门散步;
或者是给自己30分钟到1小时完全断掉任何社交和网络的时间;
或者是做些简单的运动;
或者只是简单的晒晒太阳,
很多时候我们都在做“应该做的事”,而忘记做“我想做的事”。
而那些看似无用的事,才是生活的解药。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
但如果我们总在忙着拍打"蚤子",袍子本身的华美就会被遗忘。
尝试每天一件小事,就是在生活的褶皱里藏一颗糖,与自我建立亲密关系。
当你开始取悦自己,生活里那些不适配你的部分都会被剔除。
那也就意味着,生活中的一切都在爱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