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穆罕默德·尤努斯抵达北京,参加会议。
上周五,孟加拉国临时政府首席顾问尤努斯(Muhammad Yunus)在北京会见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这是自去年8月孟加拉发生政变、民众推翻威权总理哈西娜(Sheikh Hasina),由尤努斯出任临时政府领导人以来,首次出国进行国是出访。
综合国际媒体报道,孟加拉临时政府首席顾问、诺贝尔奖得主尤努斯的办公室出访后指出,孟加拉在此次的出访中争取到21亿美元的投资、贷款与援助。孟加拉不仅要建立一个中国工业经济区,有30家中国企业承诺进驻,两国也将强化在水资源管理方面的合作;同时,中方还计划提供4亿美元贷款,用于升级孟加拉第二大港口——孟加拉港(Mongla)。
不过,中国政府的官方声明对这些具体合作案和金额几乎只字未提。
针对尤努斯首访中国一事,德国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IDOS)专研南亚政治的政治科学家贾斯明·洛奇(Jasmin Lorch)在接受本台采访时指出,原本孟加拉临时政府希望安排尤努斯首先出访邻国印度,以展现对双边关系的重视,但由于新德里态度冷淡,最后才将首次国是访问改至中国。
洛奇表示:“中国是孟加拉的重要贸易伙伴,而孟加拉当前亟需扩大出口、吸引外资以稳定经济。在此次访中期间,双方也顺利签署了多项投资协议。”
“命运共同体”的背后:中孟合作恐加深不对等依赖
据中国官媒新华社发布的新闻稿,习近平在与尤努斯会晤时,双方重点讨论了深化“一带一路”框架下的投资合作。中方特别强调,中孟两国将共同推动“全球南方”团结自强,并携手“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不过,随著中国对孟加拉投资与贷款的不断增加,洛奇就此警告,这可能对孟加拉的民主转型构成不利影响:“一个主要风险是债务问题的加剧,另一个风险则是孟加拉对中国这个威权国家在关键经济与基础设施项目上的依赖日益加深。此外,中国的投资与经贸合作通常几乎不附带任何社会或环境标的要求。因此,从整体来看,孟加拉民众究竟能从这些合作中获得多少实质利益仍不明朗,而相关基础设施项目也可能带来严重的环境风险。”
此外,尽管中国是孟加拉最大的贸易伙伴,双边年度贸易总额高达250亿美元,北京方面也于去年12月给予孟加拉对华出口的零关税待遇,但据路透社报道,孟加拉每年对华出口额仅约10亿美元,且主要集中在纺织品领域,凸显出该国对中国巨大的贸易逆差问题。
中孟关系升温 印孟关系受考验
另一方面,自孟加拉民众推翻威权政府后,其便与邻国印度关系紧张,因为前总理哈西娜在政变后逃往印度,而印度却尚未回应孟加拉引渡哈西娜回国受审的要求。与此同时,随着中孟关系的不断加深,外界也关注这将为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什么样的影响?
对此,洛奇分析指出,中孟互动日益紧密势必引发印度的不安,特别是在孟加拉港以及提斯塔河(Teesta River)水资源治理等潜在合作项目上,这些发展不仅与印度利益相悖,且提斯塔河的水权分配本就长期是印孟两国之间的敏感议题。
不过她也指出,印孟关系的走向仍取决于印度中长期的回应策略,而孟加拉则可能会延续在中印之间维持平衡的传统外交方针:“中孟关系升温或许会进一步拉远孟印之间的距离,但同时也可能促使印度重新强化与孟加拉的互动,以防中国影响力在该区域持续扩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