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创门口多名离职员工叫车来载物品。(图/新浪财经)
据《新浪财经》报导,该封邮件指出,“微软将调整其全球策略布局,并将于2025年4月8日起正式停止在中国区的营运,相关决定意味着,我们微软专案团队的相关工作,也将同步终止”。该邮件并非由微软官方发布。
公开资料显示,微创软体成立于2002年,是微软在华投资的第一家合资公司。 23年来,微创与微软关系密切,现任董事长唐骏是曾有“打工皇帝”之称的微软(中国)前总裁,而执行长张维也曾担任微软(中国)总裁助理。
业界普遍将微创视为“微软在华外包公司”。官网显示,微创软体总部位于上海,在全球设有36处交付中心,分布在中国、美国、欧洲和日本,拥有来自74个国家的10,000余名员工,服务了全球2500余客户。
部分员工表示,这场突如其来的裁员风暴,可能波及微创上海和无锡近2000名员工,“早上还打卡上班,中午就被裁了”、“早上刚接了几个Case,系统就突然登不上去了,才知道自己被裁员”。
另一位来自微创软体上海公司Azure专案的员工表示,自己所在的整个负责Azure专案的团队,也在当天遭遇“全员裁撤”。
▲微创裁员信件。(图/新浪新闻)
对于裁员的原因,多名被裁员员工认为,其归因于美国近期对跨境数据的监管加强。
另一名员工李德表示、“今天早上刚打卡上班,就听到了消息,我们公司负责微软专案的几百人,我知道的都被裁了。”
他还指出,大多数员工获得“N+1(即工作年限加一个月的工资)”赔偿方案,一小部分员工可能被调往海外部门,但选择的标准、要求都不得而知,且由于海外团队接收能力有限,绝大部分人恐难被妥善安置,“我在这边做了一年多,虽然赔偿方案还能接受,但实话说,太突然了,先前业务确实有缩减的迹象,也有一些裁员传闻,但没想到来得这么快。”
赵湖认为,虽然这次裁员表面上是微软与外包合作方之间的业务调整,但其实反映的是一个更深层的趋势“中美战略竞争加剧、数据安全监管趋严”,正促使外资科技公司系统性地重新评估其在中国的“用人策略与数据合规机制”。
报导指出,对被裁员员工们来说,更现实的问题是,“短期内,中国市场很难快速吸收如此大规模失业的技术支援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