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员喜好某种颜色,这事儿并不稀奇。
毕竟官员也是有血有肉的人,有的信风水,有的爱打牌,还有的喜欢“广泛谈恋爱”,这都是人家的个人特征,无可厚非。
但有些事情,如果非要以个人的喜好推而广之,让大家都遵从自己的喜好,那就是问题了。
其实这事儿已经超越了“权力越界”这么简单的范畴,它的可怕之处在于,即便一个小小地方官,也可以让自己的个人喜好成为政令,并且要求当地百姓都跟着他去喜好那种颜色。
把“个人爱好”变成“公共守则”,这背后的可怕在于一种绝对的傲慢、绝对的为所欲为。
官员的滥用权力涉及到商业利益和法律边界,就往往让老百姓十分痛苦难受。因为老百姓其实只能受着,还要承受经济损失,却没有办法不遵守。
让我们来看看通报原话:
“据廊坊市人民政府网站消息,针对三河市‘广告牌匾禁用红蓝黑底色’等问题,廊坊市联合调查组经初步核查,媒体反映的主要问题基本属实。目前已对三河市委主要负责人免职处理,并责成三河市委、市政府深刻反思,汲取教训,全面整改。”
“主要负责人”是什么职位?名字叫什么?老百姓是否有知情权?
既然通报了,为何不能更透明一点?
另外,这类事儿之后我们一般都会心有余悸:如果没有被曝光呢?还有没有其他地方类似事情,没被曝光的?
应该不太容易,除非——这事儿影响大了。
所以我们要注意到,这次的绿色招牌事件之所以能被曝光并且整治,其本质并非法律规范了权力,而是因为“影响很大”。
影响了什么?作为官员,这位“主要负责人”的“政治觉悟”似乎是不太合格的,毕竟,连我这样一介草民都能看出来,今年的大方向是保护民营企业,以振兴经济。
在这时候你去折腾民营企业,不是主动找骂、主动挨整?
个体户也是民营企业,也应当是有法律地位和尊严的。当然,在很多官员眼中,个体户什么都算不上。在这种心态下,他们就更觉得“要你做什么你就做什么”属于天经地义的事情。
在“大方向”之下还要逆潮流而动,官员被整的概率可能是平常的好几倍。这位“主要负责人”犯了一叶障目的毛病,以为自己那一片天没人管,但“抓典型”往往抓的就是这种人。
政治觉悟!政治觉悟!但凡好好领会一下这个词就不会做出如此“惊人之举”。
不过我还想问一句:如果现在没有保护民营企业的“大局”,绿色招牌事件还会被揭发和整治吗?
另外,那些损失了金钱的老百姓该怎么办?
我看到媒体报道说,有大商户硬是没答应改颜色,最后省下了5万元。反过来看就是,还有些遵从要求的商户为此而花了几万元。
我看到媒体报道的当地最新回应是:“关于商铺损失,谁让你改的,你去问谁。”
好吧好吧,那您总得告诉咱,“主要负责人”到底是谁吧?否则老百姓该去找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