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领导人习近平与越共中央总书记苏林在河内举行会晤,为了应对美国的关税,中国加强了与他国的双边贸易关系。
中国政府周一警告其他国家,不要为争取美国的关税豁免而限制与中国的贸易,并誓言将对这样做的国家采取反制措施。
中国商务部称警告是针对外国媒体的报道发出的,有报道称特朗普政府在关税谈判中采取的一个策略是试图迫使其他国家限制对华贸易。
“绥靖换不来和平,妥协也得不到尊重,”中国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说。“为一己一时私利,以损害别人利益来换取所谓豁免是与虎谋皮,最终只能是两头落空,损人不利己。”
中国“坚决反对任何一方以牺牲中方利益为代价达成交易”,商务部说,并补充说,中国“将坚决对等地采取反制措施”。

特朗普政府尚未正式表示将向各国施压,要求它们限制对华贸易,以换取关税豁免。但特朗普已表示,他对这个想法持开放态度。上周,在福克斯新闻的西班牙语节目中,主持人问特朗普,拉丁美洲国家是否将被迫在中国与美国的投资之间做出选择。
“有可能,是的,有可能,”特朗普回答道,“它们应该做选择。”
在最新几轮关税之前,美国曾是中国商品的最大单一市场国,但中国政府近年来一直在努力让出口市场多元化,这在一定程度上是针对日益加剧的中美紧张关系所采取的保护措施。
自最新一轮中美贸易战升级以来,中国一直在努力加强与其他国家的贸易关系,这样做既是为了传递中国不会被孤立的信息,也是为了将自己塑造为难以预测的美国的可靠替代者。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曾在本月初接待了来访的西班牙首相,并在上周访问了几个东南亚国家。习近平在越南呼吁其他国家与中国一道,共同捍卫自由贸易和“开放合作的国际环境”。他在马来西亚敦促东亚地区“拒绝脱钩断链”、“滥征关税”。
中国官媒周一还专门报道了英国财政大臣的说法,他说停止与中国接触是“愚蠢之举”。中国官员们一直在与欧盟、日本、韩国的官员进行接触。

其他国家限制对华贸易不仅关乎中国与它们的直接贸易关系,也关乎中国商品继续进入美国市场的潜在途径。近年来,中国制造商已在越南和墨西哥等国建厂,让商品在没有“中国制造”的标签情况下继续销往美国。如果这些国家限制与中国的贸易,这些“后门”将面临危险。
已有迹象表明,一些国家可能会向美国提供与中国相关的让步。越南官员已承诺打击转运,也就是让中国货物通过美国征收较低关税的第三国运往美国。美国官员已指责中国通过越南进行转运。
其他国家也没有响应中国对联手抵制美国关税的呼吁。一个隶属于中国官媒的社交媒体账号称中、日、韩已同意采取联合应对措施后,一名韩国官员说,这种说法“有些夸大”。
但世界各国也小心翼翼地不冒犯中国。例如,越南并没有在打击贸易欺诈的承诺中明确提到中国。
甚至在商务部周一发表声明之前,中国已经明确表示,除了进行外交努力外,不会在采取更严厉措施上手软。今年3月,中国对来自加拿大的菜籽油和菜籽粕、猪肉及其他食品征收最高100%的关税。这些关税表面上对是加拿大对中国商品征收关税的反制。但中国官媒也表示,征收关税是警告加拿大不要以牺牲中国利益为代价来讨好特朗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