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娱乐圈这个名利场里,高露就像一朵静静绽放的百合花。
最近她带着女儿出演电视剧《六姊妹》的消息引发关注,人们突然发现这位总演别人家长的女演员,自己孩子都已经能搭档演戏了。
这种"闷声干大事"的作风,倒真符合她出道二十五年始终如一的风格——既不拿私生活炒作,也不搞花边新闻,就靠实实在在的演技在观众心里扎根。
曾经还和靳东一起搭戏,《外科风云》中她扮演的正是对方的亲妹妹,作为一名踏踏实实努力的演员,高露的演技自然不用多说,但是她却得到了一个“戏红人不红”的评价。
说起高露的演艺之路,得从她小时候住的北京部队大院讲起。她妈妈是中国儿童艺术剧院的演员,家里书架上摆满戏剧理论书籍,客厅里时不时就有演员来对台词。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就算没刻意培养,骨子里也浸着表演的基因。
不过高露小时候可没想过当演员,她最想当的是驯兽师,觉得能和动物交流特酷。
后来这个天马行空的梦想变成了画家梦,直到高三那年,她妈的朋友在话剧团缺个小演员,临时拉她去客串。谁都没想到,这次玩票性质的演出,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方向。
2000年考入中戏后,高露开始了正规的表演训练。同班同学里后来出了不少明星,但她在校期间就显得格外沉得住气。别人急着跑剧组试镜,她老老实实跟着老师磨台词功;同学聚会聊的都是圈内八卦,她更关心最近排的新戏。
这种专注让她在毕业前就参演了《与青春有关的日子》这样的正剧,虽然演的是配角,但和老戏骨搭戏时完全不怯场。导演叶京后来回忆说:"这姑娘演戏有种天然的松弛感,不像刚毕业的学生。"
真正让观众记住她的,是2018年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当时剧组找她演林小娘,这个外表柔弱、心机深重的角色其实挺冒险——演好了遭人恨,演不好更招骂。高露接戏前琢磨了大半个月,专门研究明代妾室的生存状态,还从《红楼梦》里找人物感觉。
有场戏是林小娘被拆穿真面目,她设计了个小动作:手指不停绞着帕子,表面楚楚可怜,眼神却透着狠劲。这种细节处理让观众看得牙痒痒,播出时满屏弹幕都在骂"绿茶",但骂得越凶,越说明她演得到位。
有意思的是,高露这些年演的"坏女人"特别出彩,但现实中的她完全是另一副模样。2011年她突然宣布已婚生子,把粉丝都惊着了——大家这才发现,那个在《家的N次方》里演都市白领的姑娘,现实生活中早就悄悄完成了人生大事。
她丈夫是圈外人,具体做什么的至今没公开,有次采访被问到家庭生活,她笑着说:"我家那位看见镜头就躲,还是别为难他了。"这种把工作和生活划清界限的清醒,在娱乐圈确实少见。
这两年高露接戏越来越有眼光,《都挺好》里理性冷静的大嫂,《我是余欢水》中现实势利的老婆,每个角色都透着现代女性的复杂性。
拍《暖阳之下》时,她为了演好职场妈妈,特意去幼儿园蹲点观察接送孩子的家长,笔记记了半本子。有场戏是女儿生病她连夜照顾,第二天照常上班,导演喊卡后现场好几个女工作人员抹眼泪,都说"这演的就是我本人"。
最近在《六姊妹》剧组,高露做了件挺酷的事——带着亲闺女演对手戏。小姑娘演她剧中女儿,戏外倒是反过来,经常给妈妈提表演建议。
有场母女吵架的戏,女儿突然临场加了句"你从来都不懂我",高露顺着接下去,效果特别真实。事后她说:"现在小孩看问题的角度真不一样,我们这代演员得时刻保持学习的心态。"这种愿意和新生代碰撞的态度,或许就是她能持续产出好作品的原因。
别看高露现在演妈演得顺手,四十多岁的年纪在娱乐圈其实挺尴尬。但她自己倒很看得开:"每个年龄段有适合的角色,能把中年女性的困境和智慧表现出来,比强行扮嫩有意义多了。"
去年有部都市剧找她演女强人,剧本里动不动就扇下属耳光那种,她直接推了,说:"现实中的女高管哪有这么浮夸?"这种对角色真实性的坚持,让她塑造的人物总能引发共鸣。
要说高露有什么遗憾,可能就是观众记住的角色比本人更有名。有次打车,司机师傅盯着她看了半天,突然拍大腿:"你不就是那个特别坏的小娘吗!"她只能苦笑点头。但换个角度看,这种"剧抛脸"特质何尝不是种成功?
就像她说的:"演员最大的成就感,是让观众相信你就是那个角色,至于记不记得我真名,反而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