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繁体
loading...
新闻频道
  • 首页
  • 新闻
  • 读图
  • 财经
  • 教育
  • 家居
  • 健康
  • 美食
  • 时尚
  • 旅游
  • 影视
  • 博客
  • 群吧
  • 论坛
  • 电台
  • 焦点新闻
  • 图片新闻
  • 视频新闻
  • 生活百态
  • 娱乐新闻
您的位置: 文学城 » 新闻 » 焦点新闻 » 中美能否达成第三次“大交易”?

中美能否达成第三次“大交易”?

文章来源: 联合早报 于 2025-10-13 08:27:12 - 新闻取自各大新闻媒体,新闻内容并不代表本网立场!
被阅读次数



中美元首近期能否实现会面充满变数,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吴心伯指出,北京和华盛顿的外交关系史上有过两次“大交易”(grand bargain),能否在如今的战略博弈情形下达成第三次“大交易”,将影响亚太安全格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上星期四(10月9日)举行公开讲座,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兼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以英语主讲“两种前景叙事:亚太地区安全格局演变”。

吴心伯研判,亚太地区未来的安全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关系。其中一种可能的情形是,中美走向严重冲突,区域内因而出现分裂对抗局面,“某种程度上重回我们所熟悉的冷战时代”。

不过,中美曾两度在冷战背景下达成“大交易”,如果能再次实现,则可以带来合作、对冲和竞争并存的格局,而这第二种情景更有利于区域安全。

关键问题是,如今深陷激烈地缘政治经济博弈的中美两国,能否达成第三次“大交易”?

吴心伯从历史谈起指出,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访华,美国由遏制中国转向对华接触,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则与美国合作共同应对苏联的扩张战略,这是双方的第一次“大交易”。

第二次“大交易”发生在冷战结束后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继续对崛起中的中国采取接触政策,同时重申一中政策。此时的中国也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和安全体系,双方在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地区热点议题上展开合作。

吴心伯认为,要想实现第三次“大交易”,意味著美国应停止以战略竞争的名义遏制和打压中国,再次确认过去所坚持的一中政策。

《华尔街日报》9月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在美国总统川普渴望与中国达成经贸协议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川普在台湾问题上让步,正式表明反对台独。

至于中国能在第三次“大交易”中提供什么,吴心伯研判,北京会在经济和安全两方面作出积极回应,包括增加对美商品采购、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恢复稀土出口、进一步向美企开放服务业,以及降低台海紧张情势等。

图为美国前总统尼克逊(Richard Nixon)1972年2月21日访问中国期间,与毛泽东握手。(美国联邦政府)

他说:“这与我们过去所见的情况颇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中国这次能提供比以往更多的经济利益,因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已经显著提升。”

在回答现场提问时,吴心伯提到,中国的最大优势在于政策延续性,当局决定做的事通常都能实现,这正是美国的弱项;而中国的创造力、市场活力曾经不如美国,是一大战略弱点。但他认为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并以阿里巴巴、华为、深度求索(DeepSeek)等科技民企为例称,市场力量和民间社会正推动中国的创新发展。

他也说,美国的头号战略优势是华盛顿的全球盟友网络,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尽管川普可能并不认为这是美国的资产,反而更像是一种负担”。

 
  • 海外省钱快报,掌柜推荐,实现买买买自由!
查看评论(2)
  • 文学城简介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注册笔名
  • 申请版主
  • 收藏文学城

WENXUECITY.COM does not represent or guarantee the truthfulness, accuracy, or reliability of any of communications posted by other users.

Copyright ©1998-2025 wenxuecity.com All rights reserved. Privacy Statement & Terms of Use & User Privacy Protection Policy

24小时热点排行

美财长:李成钢不请自来 他以为自己是战狼…
93岁老人再当爸 华人妻比他小56岁:不为钱 只为…
特朗普宣布一个大消息,印度人都不敢相信
李锐在迪拜拿下12亿元订单 晒与多名王室成员合影
大地震要来了?美西2断层恐触发 学者警告“超级连锁”




24小时讨论排行

李承鹏:中国社会各阶层分析和黑暗森林的火种
美司法部没收柬埔寨电诈网络近13万枚比特币150亿
老人被联邦执法罚$130 因忘带绿卡 全美移民圈炸锅!
加州大学3天斩获五项诺贝尔!UC伯克利更是赢麻了
哈马斯在街头公开处决“以色列合作者”
全球护照排名最新报告出炉!美国完全跌出前十
中国学者:若十年内未收回台湾,恐“永远收不回”
美破柬诈骗集团 中国首脑在逃 照片曝光
白宫AI沙皇揭密中国拒买英伟达AI芯片用意 就是为了…
胡锡进:特朗普急缺新筹码 竟拿“地沟油”威胁中国
为长期关门做准备!众议长:这次关门会旷日持久…
川普政府开铡!6外国人"嘲讽柯克遇刺",国务院撤销签证
马斯克抛6.85亿美元订单 中国成Optimus重要供应商
加沙停火特朗普角色至为关键,但和平协议仍然渺茫
肥胖率超20%,美防长撤换超重士兵
五角大楼採访新规遭媒体群起拒签 美防长:慢走不送
文学城新闻
切换到网页版

中美能否达成第三次“大交易”?

联合早报 2025-10-13 08:27:12



中美元首近期能否实现会面充满变数,中国国际关系学者吴心伯指出,北京和华盛顿的外交关系史上有过两次“大交易”(grand bargain),能否在如今的战略博弈情形下达成第三次“大交易”,将影响亚太安全格局。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研究院上星期四(10月9日)举行公开讲座,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兼美国研究中心主任吴心伯,以英语主讲“两种前景叙事:亚太地区安全格局演变”。

吴心伯研判,亚太地区未来的安全格局,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美关系。其中一种可能的情形是,中美走向严重冲突,区域内因而出现分裂对抗局面,“某种程度上重回我们所熟悉的冷战时代”。

不过,中美曾两度在冷战背景下达成“大交易”,如果能再次实现,则可以带来合作、对冲和竞争并存的格局,而这第二种情景更有利于区域安全。

关键问题是,如今深陷激烈地缘政治经济博弈的中美两国,能否达成第三次“大交易”?

吴心伯从历史谈起指出,上世纪70年代,时任美国总统尼克逊访华,美国由遏制中国转向对华接触,在台湾问题上采取“一个中国”政策,中国则与美国合作共同应对苏联的扩张战略,这是双方的第一次“大交易”。

第二次“大交易”发生在冷战结束后的上世纪90年代。美国继续对崛起中的中国采取接触政策,同时重申一中政策。此时的中国也加入美国主导的国际经济和安全体系,双方在朝鲜半岛核问题等地区热点议题上展开合作。

吴心伯认为,要想实现第三次“大交易”,意味著美国应停止以战略竞争的名义遏制和打压中国,再次确认过去所坚持的一中政策。

《华尔街日报》9月曾引述知情人士报道,在美国总统川普渴望与中国达成经贸协议之际,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寻求川普在台湾问题上让步,正式表明反对台独。

至于中国能在第三次“大交易”中提供什么,吴心伯研判,北京会在经济和安全两方面作出积极回应,包括增加对美商品采购、继续购买美国国债、恢复稀土出口、进一步向美企开放服务业,以及降低台海紧张情势等。

图为美国前总统尼克逊(Richard Nixon)1972年2月21日访问中国期间,与毛泽东握手。(美国联邦政府)

他说:“这与我们过去所见的情况颇为相似。唯一不同的是,中国这次能提供比以往更多的经济利益,因为中国的经济和金融实力已经显著提升。”

在回答现场提问时,吴心伯提到,中国的最大优势在于政策延续性,当局决定做的事通常都能实现,这正是美国的弱项;而中国的创造力、市场活力曾经不如美国,是一大战略弱点。但他认为这种情况已经发生变化,并以阿里巴巴、华为、深度求索(DeepSeek)等科技民企为例称,市场力量和民间社会正推动中国的创新发展。

他也说,美国的头号战略优势是华盛顿的全球盟友网络,以及遍布世界各地的美军基地,“尽管川普可能并不认为这是美国的资产,反而更像是一种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