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哈佛物理学博士:美国只花几千万就对中国卡脖子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znggg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8:33:00
这人很会吹,看到他说自己发明了第一个自动交易系统,就果断弃之
fguy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6:18:12
王孟源博士的意见很中肯.
就大对撞机而言, 杨振宁教授也持相同的意见. 杨教授的看法更直接, 明了, 考虑全面.
旁观者XWY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6:04:00
他提到错误决策对国家发展方向的重点影响。美国也是撞大运,I T很成功,Nano T就是赔钱货,好在美国的机制能纠错。中共的体系就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两个维护。核聚,量子通信最后都是赔钱货。
超流隧道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6:01:00
此文有几处错误:
1)“但氚是一个半衰期很短的放射性同位素,衰变的时候会放出β辐射,所以它的放射毒性非常的高”。这个论述错在:事实上β辐射的毒性是三种核辐射中毒性最低的,因为β辐射是一种高速飞行的电子所形成的辐射,而电子的质量比起质子中子的质量是微不足道的,是不会把生命体中的原子打飞出去的。比如Ni-63金属箔只辐射纯β-粒子,所以实验员可以只戴上医用乳胶手套就去拿取它和安装它。β-辐射中的粒子的自由程在空气中只有1-2厘米,在乳胶材料中只有微米的数量级。氚的毒性在于它的气体扩散性和β-辐射粒子突然减速而失去的动能所转变成的X-射线,会进入动物肺部可能诱发癌症。
2)“氚因为是氢的同位素,而氢原子直径很小,反应炉的热机又必定是高温,它很容易就渗透到任何容器跟管道材料的晶格里面,所以很容易泄漏。”作者并不了解现在已经有了很成熟的储氢材料。比如 Dollarama 店里卖的镍氢电池中负极材料用的LaNi5合金粉末就是其中之一,用它制成的氢容器绝缘夹层就可以防止氚的逃逸。
3)“核聚变这件事情比对撞机好一点:它同样是一整个行业、也就是做等离子体那行的人都想要拿这个钱,但是它的应用前途跟对撞机一样:永远都不会有用。”目前的核聚变反应设备研究大部分都是基于气态等离子体,用它们换取电能的效率和成本都是高得没有实用意义。但是作者并不了解,还有一些研究是基于凝聚态金属等离子体对氘核的镜像电荷激发和β-伏发电技术路线去走的。
4)对撞机研究的是高能态核物理,工程中容易利用的是处于基态的材料性能。比如我要用超级钢做马斯克设计的火箭燃料箱薄壳体,去研究铁原子蒸气的高能态光谱有意义呢,还是去研究如何用超级电容器钳制炼钢炉的费米能级于极低位来彻底清除痕量氢氧固溶质有意义?希望美国的科学家同行们在放弃掉基于对撞机的高能态核物理研究的同时,转换跑道多多做一些基态核物理的研究。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4:45:06
刚好这个我一直认为中国政府是全世界效率最高、最理性的政府,但是仍然有一些小的瑕疵,这个学术界的管理就是其中之一。
================
这就是个高能物理生对世界的认知,发到中共内参还行,发到自由世界的博客就是笑话了
吃素的狼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4:27:58
呵呵,吵神马吵,看不出来,这是插了草标,卖身的广告帖么?
墙国老军医的招数,早就不值钱廖。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4:12:21
美国当初在二战后崛起,是因为所有其它的先进工业国家把自己都打残了
=============
美国是二战后崛起的么,还是靠着其他国家打残了占的便宜?这种常识的都没有的人还敢写文章吹牛逼
田丁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4:08:52
作者讲的有一定道理,但是还是值得商榷。固然美国对有前途的项目,会大量投资,得到突破。但是那方面的科学会有突破性发展的基础理论,并不是没有研究就可以得出结论的。所以广泛的资助在美国也不会停止。当年生产核燃料的扩散法,就是同时采用几十种过程中比较出来的。以后又改进为扩散法。他从高能物理研究退出了,但是还有相当多的人在这领域工作,否则100年后,也不会有任何进步。什么是清洁能源值得研究,就如什么汽车是清洁能源汽车,还是需要探讨,不能说受控热核反应就是浪费。
争取资金是各行各业普遍现象,其中只为自身利益的成分很多。中国的机制更是如此,所以中国各单位年终突击用钱,就因为这是下一年度分配的重要依据,而不是科学的安排。一个台湾人评论中共的政府管理,中共 会接受吗?中国内部都“不得妄议中央”。中共的机制是封建集权机制,以服从为基本准则。所以阻碍发展的是没有自由思想。那五毛说什么“科学自由”就是笑话,不知他自己有没有言论自由!
红米2019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2:37:05
麻烦在于,这些项目的问题,只有对其有深入研究的人才清楚,而这些人恰恰是项目的利益相关方。砸自己以及圈内所有人的饭碗毕竟是极其难的决定。王博士这样的,既了解内情,又割断了利益关系,非常难得。具体到大对撞机,我觉得中国也不是不可以建,但有一个条件,就是主要部件必须在中国制造,否则免谈。
我是bruce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2:05:26
高能物理尹希和半导体陈刚的差距尽显
长剑倚天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1:18:11
这也算是他山之石嘛。
科学民主,即使说错了都没有关系,中国欢迎这样的人!
武胜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0:42:18
说得有水平,国家科技战略性投资的确需要讲求效益。但是其论据中两点可商榷:一是科技投资不能单用十万对千亿来衡量。物理比数学花钱多很多,但数学突破再多也无法取代物理。二是美国砍削基础科研未必是个好决策,事实上受到很多批评。
诚信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0:31:12
"我一直认为中国政府是全世界效率最高、最理性的政府,但是仍然有一些小的瑕疵",
看到这一句, 知道遇上了大骗子。 我看台湾新闻十几年了, 从未听说此人。
刀客行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0:25:39
这哥们说的很好,我一直很喜欢他。这篇文章扒下了所谓科学家的衣服
有不服的请列举他文中的错误,或者请您也发一篇您认为的大作PK一下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0:22:39
呵呵呵,2025年前搞定光刻机,无语了。人家蔡司三代人才摸出一片镜头,神一样伟光正的中国4年就干完了,也许吧。
panlm_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0:21:00
中国和世界都需要有良知的科学家!
Lacedaemon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0:19:54
站出来?寻衅滋事,马上进口袋。
==============================================
"....因为我认为所谓民族性优越与否,就在于这个国家民族,是不是一般的公民都以国家兴亡为己任,看到公益受损就愿意站出来说实话,这才是所谓民族性优劣与否的标准。"
xcxs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10:18:56
说得挺好,至少有理有据,合乎逻辑。
不太清楚对撞机的用处。等着专业人士来评价。
根据我的理解,王博士的意思是,因为人力、物力、财力是有限资源,特别当中国各方面资源都远远还没有达到可以随意挥霍的水平的时候,在国与国竞争越来越惨烈的情况下,国家对科研项目的投入应该用务实、有效率作为标准来决策、选择。应该砍掉类似对撞机一类的华而不实的项目,以及一些对环境有严重破坏的危险项目,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投在被卡脖子的方面。国家政策的导向会决定官方与民间未来数十年的各种资源的配置,不可不慎。
pconline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09:59:02
又一个吹牛逼的!
一键而已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09:32:26
不懂高能物理,但同意结论,现在的投资放心决定二三十年后的成败
拾麦客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09:11:15
太长了,精炼点儿,就是专业精英要说实话,不怕说话得罪人呗。
shanemshane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09:06:36
可以借鉴一下,但里面不少夸大其词,先有观点再有结论,比如这所谓只花几千万的故事。
01-may_梅韵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09:05:25
喜欢这篇文章,美国的物理博士改行在金融界发展的不在少数,多半都比较成功。
何所思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09:00:31
我电脑专业的,没怎么干程序员,30岁也退休了,人生就是真么难以预料!赚到钱最重要
问题哥
发表评论于 2021-01-19 08:54:39
一个生于台湾哈佛物理学博士,后来不做专业去搞金融,不成功现已退休,但比较爱侃。这样一个人为我党献计献策合适吗?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25
, 共
25
分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