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大批外企退出,在印度做生意太难了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湾区范儿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11:49:33
可怕的印度,外国企业是赚不到钱的。不像中国,一直让外国企业压榨中国老百姓的剩余价值,赚得盆满钵满。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11:37:49
印度的经济规模只有中国的六分之一,比中国增长再快在近二三十年里也没有多大意义,因为基数太小,拿印度与中国比较,那是脑子出问题。印度比较适合比较的国家是日本或者德国,因为经济规模差不多,再过十年,印度会超过日本和德国,成为真正的三哥。只不过比大哥中国二哥美国差得更远就是了。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11:29:43
我估计印吹们从来就没到过印度,不知道印度社会的硬伤是什么。
印度客观上就不是一个国家,而是十几个国家。
一个社会是否有效率,体现在至少两个方面,第一就是组织性,第二是执行力。世界上没有多少国家同时具有这两种能力,民主体制下最缺乏的就是执行力,看看美国就知道了,一个高铁立项后十几年也修不成。立不立项是一回事,立项以后能不能做成是另一回事。
日本人组织性不错吧?在世界上被认为是社会趋同度第二高的国家(第一是宗教国家巴基斯坦),但在印度也是失去执行力,给印度建的高铁十年建了十公里。
印度名义上是一个国家,但在实际运行中等于是十几个国家,如何能有效率?加上大致60%的人是文盲。
Biao9919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11:12:47
看看印度股市增长幅度,再看看中国股市一潭死水。哪里是经济热点有发展前途一目了然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10:13:24
只有犹太公司能在印度混得开,比如东印度公司就是犹太人的
拾麦客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7:53:41
不信,这是给中国大陆的恶略投资环境找垫背,印度是落后,但投资环境在变好不是变差。
945555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7:43:21
看到那新闻出处,想起那牧羊人寓言里,当牧羊人儿子告诉牧羊人羊们都在抱怨羊圈条件太差,生存困难时,牧羊人告诉他儿子啥都不用做,只需要告诉羊们,外面有狼。哈哈哈。。。。。
京工人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7:08:02
这样恶劣的投资地,广大美国和西方企业应该只考虑向印度出口产品,款到发货,不实行信用证制度,并且永远不要去印度投资生产。
忍不住上来说两声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6:48:05
印度人不注重技术,但喜欢空谈。只要说到了,想过了,这事就算办完了。具体事最后做不做出来不重要,留个烂摊子给别人/上司,还振振有词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很好有大功。
点点点点点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6:24:57
这是一篇大内宣的文章,根本不是给海外的人看的。
kankanwo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5:04:00
从中国撤资是因为政府霸道蛮横。从印度撤资是因为工人又蠢又懒,偷奸耍滑。东北亚人种平均智商是106.。印度人皮均智商是85。有人说印度人聪明是没有真正和他们共事。 印度人最令我受不了的是说话做事不能切入重点,没有丝毫灵活性。死板啰嗦无效率。还自以为是。
多多锻炼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4:29:38
新民周刊再谈谈,外资在越南,墨西哥等地的“撤资”情况吧。
faseb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4:22:37
明知山有虎 偏向虎山行
denisjliu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3:41:00
中国印度,山连山水连水的,大哥不说二哥,哥俩都差不多。
Richard505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3:02:00
中国是被土共瞎折腾,印度是烂泥扶不上墙
Robinlu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2:58:00
政府一没钱时,外国公司就要小心了!我们加拿大公司在印度干了9年不得不撤了。
zls88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2:47:00
难道现在的中国不是这样吗?
worley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0:52:14
只有中国媒体如此报导。呵呵。
Sam大树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0:28:39
印度有希望,但是希望永远在前方,无法实现
墨尔本老木匠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0:15:00
印度的发展水平也就相当于十几年前的大陆,欠发达地区甚至与大陆差距二三十年。可是反观二十年前大陆地方政府对于外资企业的扶持力度可谓是天壤之别。当年大陆为了引进外资和技术,不遗余力的为外商投资建厂提供一切必要的支持。税收上实行两年免税,三年减税,土地出租和厂房建设审批也大开绿灯。同时,对于外籍员工的签证也实施快速审批。
1passby 发表评论于 2023-11-05 00:02:05
只要苹果在印度造产品,印度就有希望!
allymcbeal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3:15:01
tudoutudou99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2:23:15
在印度,至少还可以上诉到最高法院,在中国,企业都是感谢政府的处罚

狗粮连阿三的屁眼都要舔。。。
luting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2:59:00
按照目前中印关系还去投资的确有点胆量
tudoutudou99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2:23:15
在印度,至少还可以上诉到最高法院,在中国,企业都是感谢政府的处罚
noborders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1:49:42
印度也不行,中国就不显得太差了。这样的心理暗示对心理健康非常重要。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1:42:00
这样宣传也改变不了外企撤离中国的步伐
有门部关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1:32:42
印度人多聪明啊,去聪明人地盘占聪明人便宜,自己掂量掂量。
gushen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1:26:00
楼下,没人说印度说民主的典范吧
东山蟊贼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1:25:11
本来持怀疑态度看标题,等看到文章出处,我就信了????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1:07:03
开始胡说八道,富士康就在印度加大投资,还有中国的小米等手机厂商也在印度加大投资,连比亚迪都在考虑在印度建厂
Chieftop519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0:41:00
民主之典范就是四不像
转帖司令 发表评论于 2023-11-04 20:35:53
生意就是要做好掉坑里的准备,成败与否在于是不是能完好无损地安全地爬上来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32, 共32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