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易小荷:这两年,我在大凉山见证的“生与死”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紐約雙子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17:49:00
相对于娟娟历史长河,我们中的大多数人,何尝不也是某种意义上的惹作。
卡斯楚谷人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15:50:00
謝謝小荷。
北京老马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6:41:00
勇敢的女作家。西藏和青海有些偏远的藏区生活情况也差不多。三十年前我多次作为参加扶贫人员去过青海黄南藏族自治州泽库县下面的藏区乡村经历了差不多了情况。
FollowNature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6:37:00
政府最重要的是普及普通话教育。让年轻人能用普通话与外界交流。
橘猫的幸福家园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6:14:00
这样的写作很有意义,因为真实。
上山砍柴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5:51:17
田野调查的人类学专家能如实写出事实,并给出切实可行的报告共政府参考制定政策,在中国最著名的就是费孝通的乡村报告,而作家探访穷困落后地区,给出的只是自己的感伤,一种居高临下的感性宣泄,读者通过阅读别人的苦难获取自己的暂时性快乐体验。仍然佩服作者克服困难的勇气。大凉山的落后,人所共知。但是作者没看到他们的文化生态的独特性
且来闲语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4:54:00
想知道惹作的下落,也想知道从哪儿能得到你的书
且来闲语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4:54:00
想知道惹作的下落,也想知道从哪能得到你的书
且来闲语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4:53:00
想知道下落 ,也想知道你的书从哪能得到
Colline
发表评论于 2025-01-16 03:07:00
谢谢你的勇敢,你的执着,你的爱心,让我们看到世间有这样一个小小鲜被人知的角落里的一朵小花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10
, 共
10
分页: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