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西北农妇刘小样,为何戳中了时代的痛点?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亘古未见的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5-02-04 09:12:35
过程很重要,回归后的刘小样已经不是当年的刘小样了,她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女性,比城里很多女性都强。比如移民,也有很多人混得不如在国内,但敢出来闯荡,本身就了不起,经历过民主自由的社会,值了!
孤岛侠客 发表评论于 2025-02-04 08:50:31
敏感的人瞎折騰,肯定要喫大虧的。君子素其位而行,不願乎其外。生於斯,長於斯,死於斯。置身於田園風光,天上有星空月亮,敏感的心中滿滿的詩意,如此詩意人生自我釀造,與他任何幹?如何外求?
我知道我不知道 发表评论于 2025-02-03 21:49:01
这个农妇不简,她天生就对哲学文学和美极为敏感。可惜出生在物质和精神都贫瘠的北方农村。如果出生在古时的官宦人家,她的造诣或不输于李清照。
bsmile 发表评论于 2025-02-03 21:46:45
她对观众说出的是:“诗不一定在远方,它可以在你自己的心里”。
===========
这个说法是完全的升华,理解的更加的深入
kingdale1 发表评论于 2025-02-03 21:05:57
作茧自缚是中国人生存的传统。这是农耕文化的延续。
AreyouOK? 发表评论于 2025-02-03 20:46:49
古人云: 女子无才便是德. 不无道理.
方玉 发表评论于 2025-02-03 19:52:25
无聊的话题。
野彪 发表评论于 2025-02-03 18:54:24
记得陈丹青讲过一段话。他赞美民国,认为民国是中国最美好的时期,因为那个时期,有阶层。
现在的中国,也形成了阶层。
一个处于农妇阶层的人,不管怎么努力,也不会突破那个阶层。
现在阶层已经固化了。
陈丹青可以抽着雪茄、品着咖啡,不用担心底层的人会上来。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8, 共8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