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美高关税重创中国!新增2000万失业大军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reno2389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8:32:02
jeany88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22:32:06对中国领导人隔空喊话:
请珍惜改革开放近50年的成果;
请体谅可能造成的数千万劳苦大众的失业潮;
请认清刚下去,可能会改变全球制造业布局, 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 越南, 墨西哥, 东南亚会取而代之);
请接受还在关心祖国的海外华人的一点建议, 在这个关键的战略抉择上,把握川普投出的橄榄枝.

------------
特朗普无法预测,这是习近平不愿意理睬他的最重要的原因!
reno2389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8:30:04
jeany88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22:32:06对中国领导人隔空喊话:
请珍惜改革开放近50年的成果;
请体谅可能造成的数千万劳苦大众的失业潮;
请认清刚下去,可能会改变全球制造业布局, 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 越南, 墨西哥, 东南亚会取而代之);
请接受还在关心祖国的海外华人的一点建议, 在这个关键的战略抉择上,把握川普投出的橄榄枝.

---------------
印度, 越南, 墨西哥, 东南亚会取而代之中国的世界工厂的地位?
根本就不可能!就一条:他们有那么多的电力吗?这些国家加起来,连美国的电力都不到,何况中国?
reno2389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8:26:49
jeany88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22:32:06对中国领导人隔空喊话:
请珍惜改革开放近50年的成果;
请体谅可能造成的数千万劳苦大众的失业潮;
请认清刚下去,可能会改变全球制造业布局, 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 越南, 墨西哥, 东南亚会取而代之);
请接受还在关心祖国的海外华人的一点建议, 在这个关键的战略抉择上,把握川普投出的橄榄枝.

------------
特朗普搞贸易战,特别是对中国的贸易战,他的的目的是什么?他就是需要习近平给他打个电话就可以了,对不?好,如果习近平给他打电话了,他对中国的关税将会是多少?
reno2389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8:18:25
“就业市场的长期疲软是刺激消费的一大障碍,而刺激消费是北京当局在面对长期房地产危机下力图扭转局面的首要任务。”

---------------

现在中国经济遇到的问题包括消费疲软和房地产下跌都是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引起的。大家可以想象一下,如果出生人口很多,中国人口保持增长,中国的消费会疲软?房价会下跌吗?根本就不可能!

人口下跌,消费一定疲软;消费疲软,经济一定萎缩;经济萎缩,又导致出生率进一步下跌,同时失业率一定增加;出生率下降和失业率增加,又导致消费进一步疲软。现在中国就是遇到了这个经济的恶性循环!

随着出生人口断崖式下降,现在中国是幼儿园倒闭,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出生人口的近一步下降,中国下一步将是小学倒闭,然后是中学,然后是高中,然后是大学倒闭。大量的40-50岁的中年高级知识分子甚至教授将失业,并加入送外卖和快递的大军。
而且,人口下降特别是出生人口下降,消费将进一步减少,外卖和快递业也将萎缩。
然后是经济的萎缩,包括大量的超市、医院、电影院、餐馆等等都与消费有关的行业将消失,飞机和高铁乘坐的人数也将大量减少。大量的县城和三线城市将变成鬼城,众多的高楼大厦将被荒草包围,成为老鼠和其他野生动物的天堂。
未富先老的中国的GDP和人均GDP将逐步下降,同时,出生人口将加速下降。中国会变得越来越贫穷,就像日本一样。但日本的出生率竟然比中国还高。
经济学家估计,随着日本的GDP和人均GDP的持续下降,日本将在不久的将来进入发展中国家的行列。
只要中国出生人口持续下降,中国的经济和消费下降是没有挽救的可能的。日本和中国东北的情况就说明了一切!
在中国,一个家庭最大的消费投入在哪里?一个是房子,另一个就是孩子,养过孩子的人都知道,孩子简直就是一个吞金兽。据统计,在中国,一个孩子每年都消费支出相当于人均GDP的6倍。没有孩子了,相应的消费就消失了。而且,没有了孩子,许多人也没有买房子的需要了。
2017年至今,中国和前40年相比,已经少生了5000万个孩子,这5000万等于大多数国家的人口,起码能够每年给中国额外提供30万亿人民币的支出,能够给中国老百姓提供4000万个稳定的工作机会,起码能够导致中国GDP每年额外增加5%,比和美国每年的贸易还要多许多。也就是说,如果有了这5000万个孩子,今年中国的GDP的增长将是10%,而不是5%。

邓小平完全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他彻底毁灭了中华民族!

懒得编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7:55:11
hpu1234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21:43:53习一蠢不死, 中国必亡
--
中国稳居世界第二今年经济还有成长,要不你试试换个平行世界或者托生一个白皮再说这话?
懒得编笔名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7:53:44
《彭博经济研究》预估,中国对美国出口的中段将使其GDP(国内生产总值)面临下降3个百分点的风险。高盛日前将中国今年GDP 成长预估由4.5%砍至4%。
--
一个被预估2025年成长不到2%的国家去担心一个被砍了以后还有4%的国家的失业人口是不是有点搞笑
cityex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7:26:08
2亿!2亿!说少了!
01-may_梅韵 发表评论于 2025-04-16 06:33:06
中国房地产业轰塌,出口贸易沦陷,经济下滑严重,想想出自于谁的“好”领导?
jeany88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22:32:06
对中国领导人隔空喊话:
请珍惜改革开放近50年的成果;
请体谅可能造成的数千万劳苦大众的失业潮;
请认清刚下去,可能会改变全球制造业布局, 失去世界工厂的地位(印度, 越南, 墨西哥, 东南亚会取而代之);
请接受还在关心祖国的海外华人的一点建议, 在这个关键的战略抉择上,把握川普投出的橄榄枝.
hpu1234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21:43:53
习一蠢不死, 中国必亡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20:05:00
关税战给中国带来的后果就是顺差大规模减少外汇减少,对美贸易减少外贸企业会大量倒闭失业增加,还有就是从美国进口的玉米大豆大量减少造成饲料涨价,猪肉牛肉鸡肉价格会上涨。关税战给美国带来的影响是很多商品会缺货或者价格大涨,不过都是电子产品家用工具玩具等产品,不是食品,还有就是美国农产品出口会减少,不过美国那些低端农产品可以制成饲料出口其他国家
pellegrino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9:38:03
还是台湾厉害,上交了2000亿美元的台积电,付了32%的关税
一点小看法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9:11:12
所谓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转运的时刻,需要智慧。
cacu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8:52:00
摇身一变 个个都可以是网红。
西楼月如钩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8:49:24
好的,那么继续调整
美国表示压力也不大
物价稳定汽油柴油价格比以前低了。
鸡蛋价格再回落
最关键治安肉眼可见速度变好
我现在出去基本不担心被砸车
laokanrenao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8:33:00
中國經濟崩潰了!城裡普吹喜大普奔,高潮連連!
Opa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6:48:25
就看台巴子的自由时报就不用看内容了
世事沧桑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6:06:43
西岸说得有理
毕纳到拉猛琴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6:01:12
一个供血十个,
美国可能两亿人没法活下去了
LISP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53:59
高盛预估,中国多达2000万人(占劳动人口的3%)可能受到对美国出口猛降的影响,

=====

傻叉5分,只看标题

文中是“可能”

可能的事情多了
xkck138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51:00
这2000万组成一个军团, 24小时可以拿下台湾。
西岸-影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29:05
不可能有这么高的失业率,中国整个经济才有多少劳动力需求?这属于常识的的问题。
中国经济目前处于低谷,平均每年一千万大学毕业生很大部分没有工作,这与关税战并没有关系,而是中国经济调整不得不经历的过程。
而且因为中国社会支持网络远比美国好,失业的人有可能躺平,因此对社会产生的压力没有美国这样大。美国的80后这一批人在毕业后赶上金融危机,已经永远失去了进入职业岗位的机会,不得不在低档服务业生存,比如大学毕业后一辈子打餐馆工,而且欠了一屁股债,没有社会支持网络,得不到家庭话和朋友的财政支持。
这是潜在的社会动乱成分,等到他们的孩子未成年但需要财政支出的时候。
lthy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26:21
没事,2000万失业大军可以返乡创业,个个都成老板。
老大粗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12:22
不是说出口到美国的只占中国出口的1.5%左右吗?正常波动也不止1%了。为什么解雇这么多人?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09:10
自由时报拙劣的编造,甚至用上车站疲惫旅客照片。可见心理如何黑暗。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08:25
自由时报拙劣的编造,甚至用上车站疲惫旅客照片。可见心理如何黑暗。
马年生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5:07:45
自由时报拙劣的编造,甚至用上车站疲惫旅客照片。可见心理如何黑暗。
JasonRSM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54:44
这个数据不可信
groogle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52:39
无所谓啦 干得漂亮
dada2023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48:32
傻逼,自由时报引用长江商学院的报告,是3月的。
痛打蠢货坏种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33:12
dada2023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25:40 文章来源: 自由时报 === 坑蒙拐骗的媒体

这是长江商学院的原文:

。。。3月【企业用工成本】前瞻指数出现了小幅上升,上月该指数为58.8,本月为63.0。企业总成本前瞻指数本月出现了小幅上升,上月为 58.9,本月为 62.0。【用工成本】前瞻指数上升意味着更多企业【预期未来 6 个月的总用工成本将上升】....

简而言之,【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就是要招更多的人。

——————————————————

来了一个有点文化的污毛了。关税是4月份才出来的,你搞个3月份数据,和关税有毛关系啊?实际上中国3月份出口还形势一片大好,因为美国进口商听到了关税的风声3月份提前下单备货。这是高盛的预测,还是保守估计,实际情况会比这个还要严重,大约影响3000万人就业。你还在这里信口雌黄
dada2023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25:40
文章来源: 自由时报 === 坑蒙拐骗的媒体

这是长江商学院的原文:

。。。3月【企业用工成本】前瞻指数出现了小幅上升,上月该指数为58.8,本月为63.0。企业总成本前瞻指数本月出现了小幅上升,上月为 58.9,本月为 62.0。【用工成本】前瞻指数上升意味着更多企业【预期未来 6 个月的总用工成本将上升】....

简而言之,【企业用工成本】上升,就是要招更多的人。
___1984___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23:45
问题不大。五毛说了,中国人吃草顶多营养不良。
痛打蠢货坏种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23:40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23:23 中国整个对美出口贸易额只占GDP的2%,即使完全停了也影响有限,哪就2000万失业了?2%的中国总共就业人口才多少?

———————————
我来告诉你答案:中国总就业人口7.5亿,2%就是1500万!中国直接对美出口占GDP2.6%,就业人口就是2000万!而且这里还没有算上通过香港转口的,其他国家转口洗产地,然后卖给美国的。把这些加起来,就业人口能够到3000万!
你这个傻子坏种,天天只知道昧良心给主子洗地
亲自部署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16:45
大家失业,一起吃屎
envy4525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4:09:09
中国是个赢麻了的国家,这有什么奇怪的么?跟着习包子打贸易战,你就是那个代价,习包子能损失啥?
京西观察使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57:51
中国没有失业,那叫灵活就业。而且2000万也是个小数目,被14亿一除等于没有。
清如许1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57:16
好消息,中国大学毕业后找不到工作可以吃低保了!
有南京户口的大学毕业生,每月有360元可以领,每天12元啊!
没有南京户口,但家住江苏的大学毕业生,每月有240元低保可以领,每天8元,也还行哈。
清如许1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52:19
没事。我们有听话的统计局,2000万失业大军很快就消失殆尽,最不济成为低端人口赶出去自生自灭。
新燕山夜话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49:38
自由时报的造谣水平真是世界第一。高盛明明说是因为美国关税“估计2000万人受影响”,被自由时报直接说成是“失业了”。多数人最多是收入比之前有所减少,奖金没以前那么多了,但是这和失业是一个意思吗?
北美游子2000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37:28
2000千万peasants为美国大老爷有个有尊严的生活不惜牺牲自己的尊严和血汗,居然还不讨大老爷的喜,应该把自己血汗钱上交给大老爷,再让大老爷享受一下当有钱人的感觉。
相信事实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23:23
中国整个对美出口贸易额只占GDP的2%,即使完全停了也影响有限,哪就2000万失业了?2%的中国总共就业人口才多少?
airbus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19:00
新华社很快就会辟谣的。
Bslrim 发表评论于 2025-04-15 13:13:55
怕什么~中共又不怕失业率高,再高能高过当年国企改制的下岗潮?再说中国有便宜货,美国有市场需求,那怕什么,官方禁止那就走私猖獗,这不就跟当年禁酒令一样。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44, 共44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