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环球时报:神九上天 各方情绪复杂(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jerryde
发表评论于 2012-06-20 00:41:18
祝贺神九上天,都是一步步走到今天的。
相信航母技术,也一样会慢慢改进,后来居上。
诚信88
发表评论于 2012-06-19 05:58:19
提高国内奶粉和食品质量确实比登天难多了。太多利益集团牵涉在里面了。firestone没错。但是登天达到了,先高兴一下。问题只有慢慢解决。
hepingdao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19:37:45
中国人的每一次进步都来之不易,祝贺祖国!
hachimada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12:50:32
还有那位怎么怎么就投资的,给你点忠告,别太把自己当根葱。中国人没你难不成得集体上吊不成?切!
hachimada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12:39:39
咦?前两天还在咒骂,贬损中国航天成就的人,今天居然能说大家高兴。有进步哈。有错改了就是好孩子哈。
哪位说人家50年前已经做到了,我们就不值得骄傲?若如此,你爹娘何苦把你揍出来呢?要知道人类已经存在了几千年了啊。
robinfly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12:34:49
人民日报:卫星飞太空,人间苦难重
1977年2月3日 人民日报
樊庆荣
卫星飞太空,人间苦难重,这是当今苏联社会帝国主义的写照。不过苏修自己并不这样认为,而美其名曰“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 说“发达”,倒也“发达”。看一看太空,苏式飞船和卫星的确为数不少。可惜,飞船卫星虽多,究竟不能当饭吃,当衣穿。为了和美帝争霸太空,近几年来,苏修叛徒集团不惜投下重资,引起苏联人民的强烈不满。
早在一九七五年间,就有读者投书苏修报刊,要求缩减用于空间的拨款,“腾出资金”用来“提高人民的物质福利事业”。结果招致苏修《新时代》杂志御用文人的痛斥。它指责苏联人民的这一正当要求是“错误的观点”,甚至给写信人扣上企图“使生产陷入僵局”,“使经济陷入停滞状态”等等大帽子,妄图以此封住苏联人民之口。
然而,苏联人民的不满情绪并没有因此而平息,这使苏修一小撮人颇为作难。
最近,《新时代》杂志又一次披挂上阵,进行辩解。所不同的,这一次是抬出来了一位苏联宇宙飞行员向读者进行现身说教。 这位太空人承认苏联宇宙研究的确是“非常费钱”,然而,据说“宇宙研究不仅能补偿所消耗的费用,而且会带来利润。”这就是说,苏修的所谓“太空作业”竟是一桩一本万利的买卖。但是,人们不禁要问:“利润”从何而来呢?莫非真有“月宫宝盒”一类的玩艺儿等待着克里姆林宫的冒险家去打开吗?显然不是那么一回事。
苏联的科学家也曾承认,宇宙资源的开发还是一个遥远的事情。 尽管如此,这位“宇宙飞行员”还是要苏联人民相信,发射卫星是有利可图的。“利润”不是来自天上,而是来自地面。他说:“通过在宇宙空间所拍摄的照片,可以发现地球深处所埋藏的财富。已经发现了地下水库和矿床。”在这里,他尽管吞吞吐吐,欲言又止,却在无意之中供认了,苏联在太空搞那么多飞船、卫星,目的之一是为了搜集经济情报,攫取地球上的矿藏、财富。这真是一语泄露了天机,只不过他还是故意回避利用间谍卫星收集别国的军事情报这一重要事实。而后者同样是苏修在国外攫取最大利润所必不可少的。
谁都知道,苏修的“克格勃”遍及世界各国,他们伪装成外交官、商人、海员、学者、记者、游客等等,到处大搞间谍活动,虽说狡猾多端,还是经常失风、被捕、被逐。现在又飞到太空去搞间谍勾当,来个天上、地上,双管齐下,端的是安全可靠! 通过苏修御用舆论工具这一喋喋不休的说教,能否堵住苏联人民之口,是十分可疑的。不过,这却道出了苏修大搞所谓太空研究的一点“秘密”,也算是一个小小的自我揭露,这也未尝不是好事。
老戗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9:20:39
正因为我们落后,我们才会为每一点进步感到骄傲。假如我们真的很先进了,我们也会习以为常的。就像乒乓球,就像中国制造,有一天儿子带回来一件T恤,居然是泰国制造,于是全家人都围了过来。
266011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9:17:46
神八在去年11月与天宫一号完美交会对接,神九现在发射成功,这都是我们中国人的自豪,值得庆贺。但也不应过多的兴奋,毕竟我们比美国晚了近50年,美国已在1966年掌握了交会对接技术。这50年来科学技术取得了惊人的进步,仅举几个例子就可知道我们和美国的差距:
1. 现在可用很细的光纤传送大容量信息,美国那时得用粗的镀银的铜线;
2. 现在可用很小但像素很高的数码相机和摄像机,美国那时得用有一套复杂光学系统的胶片相机和肩扛的摄像机。
3. 现在一个指甲大的U盘可存32G,那时美国得用一皮箱的软盘或磁带才能存32G的容量。
就这3点美国的火箭就得多带燃料。
感应器和计算机就不用说了。我30年前做研究生时用一个光电探头,有鸡蛋大小,性能也不理想,但那是国内某研究院研制的,国内没有其他更强的了。现在一个黄豆粒大小的光电探头就有很好的性能。 那时我用小计算机算一个结果用3天3夜, 现在一个笔记本电脑用5分钟。
因此,美国那时不知要克服多少无法想象的困难,要付出多少倍的人力物力, 而其中一些困难用现有的技术都是小菜一碟。
hamanlee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9:13:14
对于太空的探索,无论哪个国家,只要有新的突破,相信航空迷和科学工作者都会感到兴奋. 当然,要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 不过如果一旦取得任何成绩,就想着用于军事,则是人类之悲哀.
fire_stone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9:11:50
事实证明,要想提高国产奶粉质量,比登天还难。
zfyg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8:06:12
explorer说的好:
关键是自己,祖国贴金是次要的
explorer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7:48:33
转个帖子:
技术实力的增长应该会赢得美国的尊重的,但提到美国会害怕,我觉得,理智地说,很有点夸张了。今天的报导还介绍了美国X-37B空天飞机顺利返回的消息,也没见美国人全民狂欢似地庆祝。从媒体到民众,很是淡然。中国技术在进步,这是毫无疑问的,但希望朋友也理智些:美国不但在上世界60年代末就实现了登月,它还拥有航海家一二号飞出太阳系的记录,拥有水手10号水星探测器;麦哲伦号金星探测器;拥有探路者号、机遇号、勇气号、凤凰号、好奇号,一大批火星探测器;拥有伽利略号木星探测器;拥有卡西尼号土星探测器,...。 此外,还进行了30余年太空梭计划、及即将实施的猎户座计划等等。而中国,虽然神舟计划进行得很好,毕竟还不能自主造大飞机的核心发动机,即使火箭技术,象长征三号乙是中国最大推力的火箭之一,起飞重量近430吨,有效载荷为5-6吨,而美国航天飞机的火箭发动机推力近3200吨,每次任务起飞重均在2000吨以上。差距是十分巨大的。祖国航天技术有巨大飞越对每个海外华人不仅是鼓舞,也极有现实意义的。要知道,五六十年代时,华人是只能从事餐饮和服务业的。但我非常担心国内的一种非常盲目地自大情绪,似乎神舟上天,中国便进了航天巨头之列,甚至认为美国会害怕。看看上面的对比列表吧,我没有丝毫的理由认为美国会害怕。我更认为,同胞们应该以自强自立为主,而不是看到别人害怕就高兴。以让别人害怕为乐趣,是一种骨子里的欺压欲在作怪,这种思想如果普遍存在,是不利于中国社会的。
xiaoxiaonaonao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7:35:57
爱国是用说出来的吗?
luguoluguo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7:28:20
祝贺!别人的技术再先进也不是你的。虽然别人50年前就做到了,可这50年又在做什么?登月到现在还被人质疑!龟兔赛跑的兔子永远没有人同情。西方人是海盗逻辑,他们当年用铁甲舰和加农炮去讹诈世界,将来也会用太空和军事技术来进一步巩固他们的地位。虽然我们对国内的贪腐和为富不仁咬牙切齿,但是对科技上的进步还是欢呼的。中国加油!
xiaoxiaonaonao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7:01:30
最后一段有意义,看看那些80后的主任设计师们,就可以想像未来的世界,往前看才有希望,巨人被别人踩在脚下没什么,悲哀的是它自己还不抬头思考
Yuonie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6:15:56
中国载人航天意义重大,抓住发展机遇.
中国继承起前苏联未竟的事业,为亚洲带来科技动力。
俄罗斯由于体制变化,现在搞不起来了。
其他的国家没有这个能力或条件。包括其他欧洲国家,国土面积太小。
只有中国有这个条件。
zlj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5:59:40
Thanks NASA!
hamanlee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5:53:05
中国在航天方面取得明显进步是事实,不过同时要看到,与国际顶尖的水平差距还很大,人家60时代就可以做到了。所以,还是谦虚点吧。一步一个脚印,早日上月球,上火星。
吉米阿加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5:29:12
昨晚吃顿大肉,油太大了洗不干净,今天早上还油乎乎的,洗脸水上一层油星子。邻居看了馋得呀,恨不能拿去炒菜,可怜啊,他们上次吃大肉是几十年的事了,难怪馋成这个样子。
有意无情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5:24:29
从身边的美国人来看,这次好像没有“举世瞩目”嘛。知道神9对接的没几个人,知道了的也没人激动,大家好像都习惯了这一切,没有什么“复杂情绪”。我估计很多“复杂情绪”都是被发掘出来的。
等待着中国人登火星那一天,如果那时世界上还没人登过的话,就会真的举世瞩目了。
sayword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4:59:39
“天神”来了,给俺腾出个位子 - 别管我的前生后世,没准还得向俺讨教呢,....
chinusa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4:33:03
不是美国的反应,不过是一家美国媒体的一个记者反应而已。
wbd001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4:04:47
my 反应 is "hahahahahahah! just great! "
believe72
发表评论于 2012-06-18 01:01:32
不是第一个又如何,仍然是举世瞩目的成就,美国的反应真酸啊。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25
, 共
25
分页: [
1
]
相信航母技术,也一样会慢慢改进,后来居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