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哈尔滨垮桥不能全赖超载 看美国垮桥后的处理(组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冬雪雪冬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21:11:40
呵呵,仲伯由序,告诉你,这座桥梁的结构是非常清楚的,照片也清晰地反映了立柱结构。这种结构的抗扭性是最差的。你问哪个专业人士在看了照片后都能告诉你这个结论。你不用拿那些 “ 殊不知,任何结构形式的选取,自有他的合理之处。关键的构造措施,看似简单,却是从众多学到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最难以掌握,又不易计算的东西。” 来糊弄。科学就是科学,没有什么殊不知。再说一次,这座桥的结构虽然抗扭性差,但是一般情况是够用的。这也就是为什么要选这种结构。这座桥放到美国来用,肯定出不了中国这种妖蛾子事情。
wwhhjj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8:09:10
天啊,这博士是真的还是假的。别说混凝土桥是分段建造的,就连那“博士”自己的产品“幕墙”按装在主结构上时每块之间也是有间隙的。这间隙最后用填缝材料填充然后用硅胶封住。填缝材料也多是高分子材料做的,起密封、保温和吸纳热胀冷缩引起的缝隙间距变化作用。
仲伯由序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6:56:20
事情常常是很怪异的。国内校园的当地专家,甚至久经实践考验的结构博士,看一眼照片,就可以大言不惭的信口开河,断定是某某致命缺陷造成事故。到了不需要现场调查,采集数据,进行验算、核算的超人水平。这是国内学术风气浮躁、急功近利在这次事故中的体现。见怪不怪了。
据我所知,在美国、加拿大,无论走到哪里,国内培养的、在所在国深造过的土木工程专业的学子都可以遇见,有着大量工程实践经验的资深专业人士,也并不少见。只是,没有人会在没有现场踏勘,搜集了详尽的资料,和细致的验算基础上,出来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业外人士的非专业探讨,倒是热热闹闹,但常常说不到点子上。
不知到为什么,为什么,会出来这种像似专业人士,又不像有真本事的专业人士,会忍不住出来要教导非专业人士,什么“一点结构知识”。会在结构选型上挑礼,以为自己的选择,一定正确。殊不知,任何结构形式的选取,自有他的合理之处。关键的构造措施,看似简单,却是从众多学到教训中总结出来的,最难以掌握,又不易计算的东西。我不大相信,那些个上海的设计者们,会在设计这种常见的、简单的构件上出现不该有的致命错误。可我依然准备面对,设计失误的残酷现实,科学技术,并不承认所谓的义气,并不顾及人们的偏见是来自专业或非专业人士,普通和资深业界人士。
是的,这话“建议你以后写东西前多调查,多思考”,对任何人都适用。尤其是说出这话的人,更应该先行用这个标准测量一下自己,免得出现尴尬,闹个大红脸。不是吗?
不上税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6:54:39
如果让造车的去建桥,建桥的去造车,就没事了。
冬雪雪冬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5:27:25
最后再教你一点结构上的知识。这种桥的设计如果需要较大的抗扭能力,那么用单柱的话,就必须有个T字梁。T字顶上那一横的两头要象上兜,从两边抱住桥体。这样抗扭能力会强化很多。但是需要多少的抗扭能力和当地的情况有关。根据现在已经有的照片。单柱设计采用了I型,而不是T型设计。这个桥本身在抗扭能力上是没有强化,抗压不抗扭。但即使不抗扭,目前这个设计的抗扭能力的极限也可以达到100多吨。也就是说3辆满载18轮大卡停在那里也没事。而天朝人民能力实在出众,三辆车顶老美十几辆18轮,不服不行啊。

建议你以后写东西前多调查,多思考,少点这种看上去冠冕堂皇,忧国忧民,而内里错误百出的帖子来。
冬雪雪冬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4:58:41
桥上开行的汽车虽然超载,四百多吨的车听上去重量很惊人,但对于整座桥的自重来说,正常情况下即使考虑到剪应力效应,这种载荷在引发整块桥体侧翻上也应该是可以忽略不计的。这次翻塌,与发生事故的引桥前后紧接的桥段完好无损,就说明了桥段整体连接工程没做好,本应是一个整体的桥,被分成了“几段”。翻塌的这段桥是“独立”的,相邻的桥段无法分担扭矩应力,事故于是发生。

上面这段纯粹没脑子。这种桥必须是独立!桥是靠重力坐在两端柱子上,每段桥体之间预留热胀冷缩的伸缩缝。还整体连接呢,连个鬼啊。你的消息来源里没有一个桥梁专家来提供专业意见,搞什么幕墙公司的,搞笑么。
冬雪雪冬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4:06:11
再说美国,你列举的美国的桥梁垮塌事故,基本都是主桥坍塌。而哈尔滨垮的是引桥,不长,且建筑结构非常简单,钢梁箱体桥面加两端的两根柱子,就这么三个部件。事故调查的难易程度完全不具可比性。你这么不做区分比较,纯粹是在偷梁换柱。
冬雪雪冬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3:57:33
既然说美国,你倒是说说看,美国哪条路,别说桥了,就在路上,哪里有跑这么密集的几百吨的车???这起事故里的一辆车顶18轮truck 好几辆啊。天朝人民超载水平不服不行。
冬雪雪冬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3:54:27
又在胡扯。
仲伯由序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11:24:55
中国社会,以处理高铁事故为标志,已经将社会乱象暴露的充分无疑,进入了一种真正的无良、无信时代。
高铁事故刚刚发生,就匆匆忙忙掩埋和毁掉证据。然后发布鬼都不信的谎言,来糊弄民众。连证据都不要,哪来的事故真相?当时,政府都敢用自毁公信力来回馈社会,有了前车之鉴,此次大桥事故发生后,记者靠走马观花的观察,道听途说的分析来混淆视听;当地专家急忙跑到事故现场观望一下,当即发表不符合事实,却能够为承建商开脱,也就是为当地政府开脱的,丧失职业道德,有意夸大超载的作用,其所谓分析,当然经不起简单的推敲。又有人拿着监理的资质和曾经的污点,大作文章;把设计者人肉出来示众,妄图说明设计者玩忽职守。却没有能够证明,不够资格监理悬索大桥资格监理一方,关键的悬索没有出问题,却是够资格监理的非高技术构件,出了不该出的问题。
多么的滑稽!人命关天的大桥工程,桥塌人亡,以政府为牵头的一方,却带领着各方神仙,各自开脱罪责,拼命的把水搅浑,让本应知情的民众,坠入云里雾里,好在从中玩弄其肮脏的政治把戏。
自从被高铁事故的处理伤了心的民众,也包括我,已经彻底的失去了对政府的公信力。这次、下次,还能有任何信心可存在于政府身上吗?
社会乱象丛生,已经到了毫不掩饰的程度,如何消除众生对大厦将倾的恐惧?
平民百姓a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09:56:10
居然还有那么多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的家伙在不断地为一些无耻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超载倒桥”借口辩护,这些是什么样的人? 是不是正常的人类? 如果中国人都象这样, 那中国真是没救了.
平民百姓a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09:55:28
居然还有那么多不知道是不是中国人的家伙在不断地为一些无耻的政府官员和专家学者的“超载倒桥”借口辩护,这些是什么样的人? 是不是正常的人类? 如果中国人都象这样, 那中国真是没救了.
Bigwhale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09:15:21
承建公司:
对不起,没粘牢
鸥翼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08:05:43
建得快,塌得快,查得快,脱责快。
平心之论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06:04:50
“zfbc”分析正确

这是中央集权和中央经营的弊病。先不说此乃贪污腐化之根源,光是事故后处理就很说明问题。因为最不能承担的是政府的“威信”受损。所以所有重大事故后,甚至自然灾害后,政府最重要的工作就是要维护“威信”,保证伟光正的形象。同时要维稳,牵涉面不能高,不能广。尽力掩盖真相自然是高招。因此有埋车,抢尸之种种不可思议的事情发生。
不上税 发表评论于 2012-08-27 01:20:37
好像中国制造的货车比桥梁结实多了。 同样是超负荷工作,一个跑得挺欢,另一个就垮塌了。

血刀老祖 发表评论于 2012-08-26 23:24:07
重建这个桥又将能给当地GDP贡献颇多。死难人员应该评为烈士
luckyd 发表评论于 2012-08-26 22:59:06
连美国桥塌了都能看出好来,真不容易。
zfbc 发表评论于 2012-08-26 22:28:14
不是草率宣布事故原因,像哈爾濱塌橋事件,就是遲遲不見調查結果公佈,像溫州動車追尾事故,這個政府的表現總是那麼不正常,它似乎永遠不會,也不想,像一個正常的人那樣去行事,這就是中國今天民怨越來越大的根本原因,因為人們發現,這個政府在做的,無非就是用一個更大的錯誤,來掩蓋之前的那個錯誤,所以問題總是重複出現,而且像滾雪球一樣,越來越離譜,越來越超越人所能接受的底線。
LEIMONG 发表评论于 2012-08-26 22:22:48
哈尔滨垮桥既然不是质量问题,那就照这个模式接着建,多多益善。
忧乐 发表评论于 2012-08-26 22:09:34
美国这个是钢连续梁,当然桥面看起来无裂纹。不是同一类型的桥梁,不具可比性。
朱哥靓 发表评论于 2012-08-26 22:04:51
闹半天美国垮桥是五六十年代的大桥,天朝这个去年竣工
啥都不说了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22, 共22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