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八一厂翻译遭吐槽 “贾老师”上了美媒头条(组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SanGabriel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9:07:13
加一句: 网友们太强大了!
SanGabriel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9:05:20
Oops, certainly.
pylori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8:13:36
国内大大小小的民间字幕组更雷人
我许多时候为了规避版权问题,下载国内上传的电视剧或电影
许多时候视频是内嵌字幕(无法去除),但字幕内容千奇百怪(又无法避掉不看),严重影响我观看心情

尼玛,有些翻译完全就是四级都过不了的水平
任何超过中学教科书外的俚语习语,都完全不会翻译
问题是,不会翻译,竟然不查字典,看着字面甚至凭着想象强行翻!
我实在受不了,去某某字幕组提意见
结果被骂:你行你怎么不翻?人家免费劳动还被你说!

我叉,许多网友就是靠美剧电影学英语
你翻成这个破玩艺,不是误人子弟吗?不会翻就别翻吗
你要是四级都过不了的水平,就别强行给自己扣个某某字幕组翻译的高帽子
meiyisi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6:57:57
怀念陈叙一
闻立军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5:51:51
估计是深得领导器重。
Kurve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3:38:57


笑死我了,这个可以有,呵呵
===================================================
平羌月影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2:24:54
看过一个DVD,2人对话:
--- Are you kidding?
--- No, I am serious.
下边的中文字幕是:
--- 你是基廷吗?
--- 不,我是塞里奥斯。



Bslrim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2:32:33
有些讲的还可以,不用太挑剔,翻译又不是漫画迷,一些基础错误需要改正,一些译名就随便了。
平羌月影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2:24:54
看过一个DVD,2人对话:
--- Are you kidding?
--- No, I am serious.
下边的中文字幕是:
--- 你是基廷吗?
--- 不,我是塞里奥斯。
梅花姐姐 发表评论于 2014-10-19 02:04:43
很多年以前真正会翻译的不见得会得到翻译的机会,现在看来依然如此。大街小巷甚至机场充斥着莫名其妙的中式英语,我猜那些都是官员的熟人翻译的。多年前我回家办公证,英语就是公证处官员的初中生儿子翻的,大学文化翻译成university culture,英国直接就是England,后来自己亲自动手重新翻译了一遍,那位公证官员说,翻译费不能免。
史蒂芬哈珀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9:43:34
这片子挺烂的,除非你是原版漫画迷
kai2002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9:34:56
长得不错。
wenxuejobs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9:05:23
地球不是特蓝么?
无聊纽约人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9:04:57
向诸位报告:堂堂纽约地铁系统的官方中文翻译也差劲得很。譬如:把英文的“get help”, 译成“获得援助” (本来原意是说当“你见到有人身处危险时,去求助”。)不一而足。
JusticeD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9:02:02
这种商业性十足的科幻电影有什么可翻译的,本来就是毫无营养的精神快餐。 贾老师文静清秀,中国味十足,也许是故意乱译的,以保护国产电影。
吕奉先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8:31:12
跟最高学府翻译的常凯申还有差距。
不回家的人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8:28:13
典型的形而上,没有生活怎么也体会不到俚语的多重性,就像中文"你懂的"明显带有双关性,比回答"无可奉告"温柔多了也加入些黑色幽默。
雨立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8:16:08
现在学英语的条件比以前不知好多少,但问题是,现在中文功底扎实,又懂英语的人太少了,这样能会有什么好翻译?
狸猫的爸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8:00:14
管理问题.
dgdg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7:43:46
上海译制厂厂长陈叙一去世了,著名演员英若诚去世了,国内的的译制水平就一天不如一天了。
直脑筋123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7:40:02
也无须贬”贾老师“,这片名译得也够难听。 没看过,但觉得”银河卫士“会好些。还好没译成”银河监护人“。
文学爱好者之歌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7:38:33
2004年,华裔主持人吴大维和几个美国人一起出了一本英语教科书《洋腔洋调》,他们为了省钱,只花了500元人民币请了一个在校大学生把书中的美国俚语译成中文,我当时粗粗的看了一下,就帮他们在书中找出三十几条英汉字对字翻译的错误。不知后来他们是怎么处理这本中文翻译错误百出的书。
leonardo2025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7:19:59
觉得中译英比英译中要难得多。因为英语的思路和表达还算比较直接。中文的字面有时很难直接翻译成英文。而且,很多成语典故和古代文言文的混用,更加深了翻译的难度。如果英文直接翻译成中文还有这么多错,那就是混饭吃的。
Luluisland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7:11:16
上海博覽会時,就看过把(散播愛心)英译成make love every where。
如果照字面再译中文不成了到处做爱!
大苹果123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7:03:56
八一电影制片厂,花点钱找个专业翻译好不好。
兵无常势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6:52:59
瞎糊弄,不认真,没希望。
dhse 发表评论于 2014-10-18 16:16:22
虽然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上升,但是专业翻译的水平越来越差。看过很多次新华社翻译错误了,有的时候完全翻译反了。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26, 共26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