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围棋泰斗吴清源去世享年100岁 被誉昭和棋圣(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
点击此处
登录
返回新闻帖
Near50
发表评论于 2014-12-01 06:28:40
有的人活着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
蜓听雨荷
发表评论于 2014-12-01 05:39:13
吴清源先生,本人最敬重的人,与日月同存。
Dalidali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23:40:11
李昌镐能与吴清源比肩? 您开玩笑吧.
能和李昌镐比肩的,现在活着的就有近5到10个棋手, 取决于您问谁.
现在活着的, 能和吴清源比肩的一个都没有.
-------------------------------------
""天方化戟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十番棋击败所有对手,这份荣誉,似乎也只有李昌镐能与之比肩?""
深巷酒香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20:21:53
棋迷的偶像。
beck_man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20:00:30
从许多方面说吴对于中国人是一件耻辱的事情,虽然他的围棋技艺很高,很不喜欢他
天方化戟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9:26:41
十番棋击败所有对手,这份荣誉,似乎也只有李昌镐能与之比肩?
海陬观者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8:44:58
(之六)
有关吴的生涯中,对于中国读者来说比较特殊,而日本媒体不甚报道的,是吴在 1930年代、40年代的经历。其时局势已经十分明显,中、日两国终将兵戎相见。 吴感到十分痛苦,必须在一个对自己祖国保持了万分敌意的国家里面居留并且讨生活。 非但是寄人篱下,而且是寄仇篱下的生活,使吴心神疲惫,导致了神经衰弱。在三十年代,吴几度的停弈而择地修养。有时是在日本,有时回到中国的天津。 吴曾经几次考虑,是否告别日本,回中国去。但吴除去弈棋,从小没有受过正式教育,若从事其他行业,一时无法入门。并且他在中国所有的社会关系,都逐渐愈来愈疏远,反而是在日本,还有些亲友在(他的母亲、哥哥有一度都在日本陪伴他)。二战以后,吴因为是日本棋院的院士,被迫参加日本职业棋士的慰问团,去“慰问”侵略中国的日本军。 还被派到伪满洲国,去“谒见”傀儡皇帝溥仪。因为这些事件,吴在中国被指责为汉X (你懂的)。这就使得吴的归国之路更加遥不可及,终而在二战中被迫入日本国籍(二战结束后吴立即改回中国籍)并娶日本女子为妻。这段经历对于吴是一段呕心沥血的岁月。
倾听妹妹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8:31:56
杨振宁这厮好像回国后一直在参加各类活动,除了去了翁虹妹妹,好像没干什么和他地位匹配的正事儿。
82中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8:12:00
近代围棋鼻祖。悼。
海陬观者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8:09:15
(之五)
吴在十四岁这年,遇到国民党北伐,北洋政府垮台。段祺瑞也离开北京,吴不再能到段的府上弈棋维持生计。但在此之前一年,日本的棋手 井上孝平 来中国游历,从在北京之日本人中听闻有吴这样一位棋童,于是让二子弈一局而败于吴。再改为让先,弈三局,胜负参半,终不能胜。其时井上在日本以五段号称,回国后乃对人称道吴之棋力。 次年,吴因为失去生计,乃有赴日本弈棋谋生的想法。 适日本棋院成立方数年,司其责者之中有 瀨越宪作(七段)者,觉得可以聘请吴清源到日本,加盟於日本棋院 (当时日本棋院并非唯一之组织,尚有 方圆社等其他类似的组织)。 瀨越 命其弟子 桥本宇太郎(当时四段)赴北京亲自考验吴之棋力。两人弈二局,桥本皆系让先而败于吴。 接下来,日本棋社正式邀请吴赴日。吴到东京后通过数局不同高手的考验,得以正式授予三段。为了得以列名于日本棋院,吴名义上拜了 瀨越宪作 做老师。但事实上,瀨越 从未在围棋上指点过吴。(这是吴在日后自己说的)
亨利大叔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7:58:53
天才,大师,缅怀,一路走好。
Korea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7:41:13
了不起的人!
海陬观者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7:39:59
(之四)
回头来谈一谈 吴清源 的一生。 吴虽在围棋上有天赋,但其最早的起步阶段是因为他童年时期居住于北京。 他的父亲是曾经到过日本学习法律的留学生。 在吴清源还在髫龄时,吴父迁居北京,在北洋政府里工作。 吴父喜好围棋,因而吴得以在极幼小的年龄开始接触围棋,并由吴父的围棋杂志中自行练习打谱,开始有棋童之号。 在吴八岁这年,因吴父去世,经人介绍进入总理段祺瑞的家中,作为段所雇用的棋客,日日以下棋为务。 段是近代中国政客中最嗜好下棋者 (恐怕还超过中共的陈毅),因而雇佣了一大批围棋高手在府中对弈。段有时观战,有时自己也加入对弈,乐此而不疲。吴清源自从父亲病死后,家中顿失经济上的收入,幸而因能弈棋而得到段祺瑞所给与的薪津。 更重要的是,吴得以与全中国顶尖的高手们经常会面对弈,这是吴的一生中因人得益,奠定其棋力最重要的阶段。 当然,吴本人也很用功,常常一人独自打谱到深夜,因为一手持厚重的棋书,造成一个手指的略微弯曲变形。(这是吴后来自己说的)。
海陬观者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7:15:02
(之三)
4) 日本这个国家的文化迥异于世界上其他国家、民族,因为他们的社会是靠着 “耻的文化” 来运行的。 倭人社会的秩序与日常的人际规范无不须使用前面说的这种心理因素来转化成压力,来推动着万千庶民做他们本来非自愿的行为。 但是这种“耻”却并非儒家文化所提出的概念。 许多文化的内涵到了日本都会变质,这个“耻”的概念也不例外。 中国(包括台湾)、韩国、新加坡都有儒家文化,在“耻”的概念上大抵相似。 唯独在倭国文化中,这个概念生出了很大的异化。 倭人的耻概念不是存在于独立人格,与个人共存的。与倭人其他许多东西一样,是依附于群体而存在的。 所以倭人在群体之中,可以遵守礼节、甚至偶尔能自动合作去清除公共垃圾;但一旦到了没有群众在旁、或者虽与群众同在,但没有习惯的规范时,就胡乱妄为;什么不文明的举动,甚至残暴野蛮的行为都可能做出来。但他们又不能忍受这种“耻”的追责,所以常有抵赖、胡搅蛮缠的现象。抵赖二战时的反人类罪行是一个例子,对于当世日本所发生的丑陋行为也要想法抵赖,都出于同样的心理。
试一把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6:30:49
千年一出的大师。
美国老麦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6:13:11
曾经看过一些吴老的棋书而获益匪浅,悼念!
aac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4:46:18
没有家哪有国? 基本逻辑。
lanxf126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4:42:34
还以为他是神仙呢
月潜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4:40:42
与世无争, 一代天才。 悼念!
月潜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4:40:05
吴老一路走好。 怀念!!一代天才yush
shambles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4:19:19
吴老仙逝。
pylori
发表评论于 2014-11-30 14:15:09
悼..
页次:
1
/1
每页
50
条记录, 本页显示
1
到
22
, 共
22
分页: [
1
]
他已经死了;
有的人死了
他还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