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柴静曝故乡旧事 揭秘为何不想再回山西了(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刚注册 发表评论于 2015-01-10 08:03:39
如果有阎锡山那样的人掌权,山西人民一定比现在强。
vollcanoo 发表评论于 2015-01-10 01:15:29
楼下,同感同感!小时候打煤糕的事记忆犹新,刚开始时还觉得好玩,长大后就觉得是负担。使用了那么多年煤真没感觉山西老百姓从中受到了什么益处,尽做贡献了,人均收入永远徘徊在全国倒数几位。
zhige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21:48:55
在山西生活了三十多年。煤老板是近二十?年的事。其实山西的老百姓从来没有因为煤受过益。在改革以前,山西的煤都进贡了别人,特别是好煤,记得当时最好的煤是阳泉煤,炭块儿大,乌黑晶亮,燃烧的时候无烟。而当地的老百姓烧的烟煤,只是煤面,还需要煤票,按人按户定时供应。用这种煤面时需要掺进去土,和成煤泥,用长方形的模子,打成煤糕(饼)晒干,垛起来冬天用。所以在夏天,每家每户都有一大重要任务,就是打煤糕。火车站是有很多煤进进出出,但那大部分是运往外地“支援”别人的,我们山西人只是吃煤灰,烧烂煤。
wumiao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21:39:28
我的祖籍,山西老抠乡亲们,,,,,
亦虹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21:31:51
去过世界多地方,我认为我家乡真还不比什么地方差。

没去过山西。
但是感觉来这里发言的不少可能是山西人。不然说不通啊。
思笑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21:15:31
2000年我去过1次山西,从太原开出去1个多小时,天还是雾蒙蒙的看不到太阳。这日子还能过吗?
gunit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18:44:17
呵呵,你倒是想回呢
剑吼西风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18:38:09
也不再想回中国了,别回了。
疏雨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15:48:37
2012年9月,回到山西还特地去看了当初在水利工地干活的一号天井。天井工地的灶房就在不远的斜井处——那斜井是最初的一号天井,为施工安全设计打斜井。后来因地下水太大而放弃,重新开凿的一号天井是竖井,就是我后来干活的地方。那竖井四十六米深,也是下到十几米就像瓢泼大雨一样。我们大队的朱小云就摔死在这口井——当时还不到四十米。
那斜井从井口不到十米就是水,清亮干净,灶房安放在这里就是吃这井的水。
2012年越过茂密的草丛看到这井,深深的,黑洞洞,不见水,也不见底。那水哪儿去了?
顺路而上一华里左右就是二号天井,更奇怪!打了三十米没有水,干活的人上来是潮潮的一身泥,和一号井的瓢泼大雨成鲜明对比。可是忽然一天一炮放过似乎炸开了龙脉,水大得无法施工。我们一号井被总指挥部派去会战,两台四寸潜水泵同时抽,和冒出的水平衡抵消,还是不能解决问题。
如今那水都哪儿去了?
nanxun_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14:47:16
我问:“这个城市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现在回头来看的话,这个代价是不可避免的吗?”
@@@@@@@@@@
问到了点子上!中国大地的污染是不可避免的吗?答案:非也。西方国家早几十年就有的教训,我们偏偏要受一次!为啥?为不义之财!谁干的?GCD联手无良商人!
吉米阿加 发表评论于 2015-01-09 14:11:47
天朝底下的所谓选举都是搞搞样子走个形势.皇上自己稀里糊涂登的基,选举y肯定当不上了,所以根本不希望搞选举.

y搞个四不像的选举来堵人的嘴,完了还尼玛说嘴,你看不是我不搞,天朝屁民素质低根本不适合搞民主选举.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11, 共11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