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中国名校院长送孩子去美国读小学 感觉挨了一闷棍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User_Long 发表评论于 2015-11-05 03:44:40
才来美国几天就学会用洋玩意儿恶心中国了?美国教育倒是自由,但是你看教出来的成材率有多少?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将来工作优渥风度翩翩还是像美国小混混一样穿着松垮跨的庞克牛仔裤和兜帽衫满街乱晃?
Bslrim 发表评论于 2015-11-05 02:22:30
真怀念啊,当初看这新闻的时候还在国内呢~~~
谈空说有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22:07:44
是培养政治家吗?创造性思维需要引用一大堆书目吗?花里胡朝,闹着玩吧。
wxc1414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21:46:58
霉果对天朝的人材储备甚是惊恐,不断地利用公痴和第三梯队诋毁中国的教育。其实只有英国人说了实话:英国的教育水平跟中国差太多了。没有几十年的人才储备,中国哪里来的十年厚积薄发?中国的机械技工样样会做,甚至还会作图。国外的技工,就会做他手里这一块,稍微延伸一点就做不了。有了底子,学什么都快。就说大陆出国这些,有多少人到国外转专业,不都是有丰富的知识储备才能顺利转行?
无法弄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21:38:02
这不是挺好的吗?我儿子在英国学校,学习不紧不慢,但决不让孩子上课说话玩东西,老师管的很严,为此,我们被叫学校几次。虽然我不觉得是问题,但尊重学校,教育孩子.重要的是小孩确实开阔眼界,学习到知识.

孩子小同样可以认知不同层次的世界,过5年,10年他们的看法会变.至少思维方式比中国的好. 不喜欢就回去死记硬背去.
梦游情伤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21:04:33
死记硬背及禁锢思维不是盈育中华文明的方式,它们是糟粕,是中国从古代文明不断走下坡路的根源。从科举制度建立起,中国就开始了败落的旅程。
爱国生娃娃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9:48:28
中国人还生活在科举时代
Okiwoi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8:51:25
虽然文章看过N遍,但还是觉得不错。 我小孩也 10岁了,觉得他们的知识面远远超过我们当年的年纪, 很多方面可以当我的老师了, 不过作为中国人的小孩,家长是不愿放弃某些中国式的死记硬背的,比如乘法口诀,我们还要求熟背印度乘法口诀呢,数学也是五年级提前学了 8年纪的了。。。 美国的中国小孩也苦啊。。。
smart321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8:21:36
美国的这种教学方式不仅美国有,加拿大,澳大利亚,英国,法国都是如此,这种教学方式也使得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了很多的科学家.中国人如果认为这种方式不好,那就不要到美国去留学,因为美国是不可能变成中国那种教学方式的.
zzbb-bzbz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6:42:23
中美是两个极端,结果都是被愚民。学的太多,思想僵化,学的太少,还没被启蒙。
青衣侠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5:20:26
不能完全否定“死记硬背”的教育方法,中国古代的教育也是死记硬背四书五经,甚至在小孩子还无法理解的时候,也照样强迫孩子去死记硬背,因为这是人类记忆能力最好的阶段,等长大了,这些小时候死记硬背记下来的东西,就成了他一生用之不竭的“养分”。知识是要拿来用的,如果你根本就不知道某知识,只知道怎样到图书馆里去找该知识,那么在实践中你必然不能熟练地运用该知识。不能只强调只要知道到哪里去查资料就可以了,而不必掌握这些知识。如果你肚子里根本就没有货,根本就没有知识的积累,又怎么能在碰到事情的时候,眼睛一眨一个主意、眼睛一眨一个主意呢?只有满腹经纶(记忆的结果),并且与实践很好地相结合,才能成为真正的人才。中、美教育只能说各有特点,不分优劣,应该取长补短、相互借鉴。不能妄自菲薄、全盘否定中国式教育。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48:01
實際上恰恰相反,其死記硬背才是真正的沒有路標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44:43
一个名校毕业的看我的书的一部分,感觉茫然,正是这个原因.对他而言,好比习惯坐在京广高速,現在改变到国外鄉村道上,没有路标,間有叉路,迷失了方向.
sigmazao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37:51
事实证明,美国的所谓培养独立思考能力,都是扯淡,

一个孩子写的论文,跟中国孩子满脑子天真幻想,没有大的差别。

这些东西,完全是浪费时间。

基础教育,是儿童时期最重要知识基础。而不是弄一堆无关紧要的课外书,粘贴出多少页的思想汇报。
money4ivy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37:25
这种教学方法不适用于中国人的。试想,如果孩子胡思乱想乱提问题的话,老师和家长会倒大霉的。
我冇醉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35:41
这文章比我还老。
走马读人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31:33
一个名校毕业的看我的书的一部分,感觉茫然,正是这个原因.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16:05
问题不是美国教育,而是美国的钱总能吸引大批第三世界的,基础知识扎实的人,为了一点钱(相对他的原来的国家还是相当多的)去卖命工作。所以就算在美国的知识移民团结起来也没用,低收入国家的人还是太多。
是全球性的巨大的贫富差距决定夸夸其谈的老板收入超过你10倍,甚至100倍!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11:25
你们要是团结把夸夸其谈地老板给晾了,就不至于你最多拿20万,他拿200万,甚至更多了。记住,你20万,他顶多40万。
一品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04:20
所以最终的结果就是干实事,搞研究的都是那些有扎实知识的外国移民,而美国人就成了夸夸其谈的老板。
goodbye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4:01:51
这几吧文章起码都有十年了
SoWhatAgain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58:09
如果认为学习考试不重要,就取消考试吗! 为什么顶级大学的入学还是要看考试成绩? 这分明是给中国学生们行方便吗!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57:54
如果你认为美国教育好,帮助人们跳出思维的框框,那么你为什么不尝试先跳出去!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57:05
最后都是因为收益问题,决定我们选择什么样的教育。要是把收益政治性地改了呢?要是收益完全受控于市场呢?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54:17
他的孩子去哪里都行。人的大脑天生具备分析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力够,怎么教都行。教育方式各有利弊。有创造力,不能塌心苦干也不能成事。好比会作曲的,自己就是弹不出来或者唱不出来脑子里的感觉,需要哪些花死力气练的专业人士把他脑子里想的感觉表达出来。有领导力的,不会干活的,能把蓝图变成现实吗? 这个世界因为收入不公,人们又意识不到团结,所以让某些人占了大便宜,比如有创造力的,有领导力的。。。。。
ActRiot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49:04
非死板性的教育当然是让孩子喜欢。

但太过放松会让孩子没有紧迫感。

文中作者的孩子应该也是有几年国内教育的基础,才会在美国的放松教育中表现那么好
WWTP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48:13
其实我也经常为儿子的project感到震惊,有些我自认为不可能比我儿子完成的更好,有些我根本就毫无头绪,最让我震撼的是三年级时儿子完成的一本童话书,不夸张的说完全可以出版了,有趣又有思想。
路边的蒲公英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45:46
今年孩子已经 35 岁了。而且换爹了,换成: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院长
workforwal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42:25
可怜,中国的教书臣成了留学贩子。有
被迫注册的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41:14
看过十遍以上了
挑战者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40:22
中国应试教育出的是考试大王。

美国培育的是独立思考领导者。
一只熊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38:54
这孩子现在有30了吧?
花椒 发表评论于 2015-11-04 13:33:03
又炒冷饭了.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33, 共33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