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作家冯唐翻译泰戈尔诗集:挺骚 舌吻 解开裤裆(组图)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用户名已被使用n次了 发表评论于 2015-12-21 13:11:30
同意。也在锵锵上看到他了,用“肤浅”,“自恋”形容很合适。 他撇开很多“身份”认为自己是“诗人”, 呵呵,诗人也不都是神经病吧, 能这么糟蹋诗人吗?
哦,我倒“从来”没有以为他才华横溢,在他能证明以前

----------------------------------
黄玫瑰888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0:54:36
原来以为这人才华横溢,看了他的微博,一些文章和他上文涛的节目,感觉这人就是肚子里没有货的骗子。他翻译的这个垃圾反应了中国这一代人的以下流为荣的现象。这没文化的翻译给没文化的看,挺好。不过侮辱亵渎了泰格尔的原作。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21 07:16:43
看了,谢您了。
C_talent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19:03:48
掺和爷,你去看了悄悄话了吗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16:43:24
C 姑娘,谢谢用泰翁金句点燃一段对美丽青春的回忆。下次可要看您的了。
C_talent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13:43:25
掺和爷日后能有大作,愿赏阅哦。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12:04:09
雨丝中,
你可寻着我的眼泪,
罗盖下,
可摸着我心的舞姿;
哦,我的爱人,
你听,我的呼喊,
从那鸣雷闪电;
快来,拥着我旋转,
无论在天空,
还是在大地。
wsnyy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08:16:29
为什么冯唐的翻译本可以出版?连最起码的“信”都也没能够做到。许多地方不符合原意。
只能够说,冯唐的翻译反映了某些人粗鄙的审美情趣。
但是,郑振铎的译本虽然忠实于原著,但确实缺乏诗意,不够琅琅上口。也不是一个出色的译本。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06:33:57
不敢跟泰老爷比啊。下岗啦,下次见。
C_talent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06:31:57
这样的帖子多好。这么多“文明人”蝉与。

又不会烂搅合,烂狡辩,啥民主啊自由的。

诗是人对自由的渴望,写诗的,是渴望的发声。

有诗有文,才会有文明的新启蒙。
C_talent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06:28:07
sizeO 大大的嗨了。
向心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05:40:21
泰戈尔的每首诗都像幅画,动物是不会欣赏画的,何况翻译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20 04:40:14
C 姑娘,我那是下岗。看到您小诗掺和一下,符合您的原意吗?
purplelavender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23:37:00
几年前就有人介绍过我看冯唐,我看了几页就看不下去了。
orchid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22:25:45
这个冯唐看来既不懂英语也不懂诗,因此他也就根本无法理解泰戈尔那诗中美的意境,美的含蓄,美的胸怀,和美的遐想,人与自然和谐的爱,人与自然交融之美。他玷污了诗人这个孤傲空灵的称号。他充满肉欲的“翻译”是他肮脏心灵的发泄,令人作呕!
C_talent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20:41:00
掺和爷您来上岗啦?我这里都凌晨快五点啦。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20:13:57
雨丝中你可寻着我的眼泪,罗盖下摸着我心的舞姿。
pinger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7:52:56
噁心。
myajun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7:12:55
这个人是谁?现在很有名吗?怎么出名的?就是因为译了这几句诗?现在中国出名太容易了。出名已经是贬义了。
andromedaM31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6:08:58
直接说,冯唐就是垃圾,完全大白话加上他自己以为人人都是的性冲动,英语诗里有大量的含有性context的长诗,粗俗的语言,高雅的情趣,真到了到处都是裤裆的时候,此人有没有那个工夫了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5:39:09
领导气质是天生的,大多数是只适合做员工被领导,只有少数人适合做老板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5:36:35
老毛是中共的缔造者,不是没遇到挫折,也曾被赶下台,但发现没老毛领导确实不行又把他请回来了。老毛之余土共就如同乔布斯之余苹果。

但我赞同erdoslily,老毛适合夺江山,不适合以后的建设。他的破坏性太大。
关键还是坏在刘少奇那,他打破了土共之前的集体领导格局,搞老毛的个人崇拜,最后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beijingchina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5:21:39
"无限风光在险峰“
the best view from the T.I.T
4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5:18:39
向楼下的们致敬
颐和园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5:15:32
哈哈,此文可为“见淫见智”一词做注解。能够读原文的人是有福的。
爱吃肉的胖子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5:14:39
冯唐以前还挺眼周正的,现在气质怎么成这德性了?????
Wetsern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4:54:17
中国文化界真是彻底走向庸俗低级
随意001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4:24:07
这个脑洞开大了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3:40:46
Infinity behind thy diamond gusset
"无限风光在险峰“
这个翻译如何?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3:13:23
“A wave to pant beneath thy power"
这个感觉有点想头哈。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3:01:06
赞同楼下几位评价,算是浮躁之作。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58:07
谁能把“无限风光在险峰”翻成地道的英文?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56:55
老毛的诗词,即使后面就是赤裸裸的情色,老毛也能浪漫唯美的表达,不服不行。
三竹子,你的文学水平,估计比不上老毛的一个脚趾头呢。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54:40
其实吧,老毛的诗更有想象余地哈。。。。。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53:34
你瞅他翻的不顺眼,那你就翻一个好的。搞文学的不多,搞批评的倒是不少。对于本无正确错误之分的文学艺术作品,我认为就算是批评性质的批评也应该有建设性。
简宁宁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53:07
冯唐的文风一向浮躁。
mister986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24:08
粗鄙是粗鄙者的通行证
掺合爷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20:07
中国诗歌的最高境界是思无邪,从这一点来说,冯唐的飞鸟集不符合中囯人的审美意识。
其译文是否带有英伦风,没读过不好判断,但从他自己的受访来看,更多源于对中国诗词的理解,因此不认为他对拜伦和雪莱的诗有深刻研究。当然挂羊头卖狗肉唬弄同胞的事在中国比比皆是。
王朔当年小说篇篇风行,电影部部赚钱,也没见他涉入诗坛,隔行如隔山是有道理的。
LaBrisa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14:01
不必糟改,让他乘胜翻译"无限风光在险峰"那首先试试水。:)
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一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01:30 三竹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国内,你可以糟改泰戈尔,恶心奥巴马,但是糟改毛选,那就是毕福剑的下场!
LaBrisa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10:51
觉得要玩"创新",也可以把书名叫作《飞鸟集狂想曲》什么的,以示与原作的区别。毕竟这种俚俗的语言,不是有深厚文学、音乐和哲学底蕴的泰戈尔的风格。
大家都在找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10:07
云把河的水杯斟满

躲进远山

这里就这句还不错。
大家都在找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01:35
太恐怖了。冯唐译的好坏先不说,连准确都没达到,根本不是英文版的原意
翻译最基本的就是要表达原作者的原意,否则就是创作了。
感觉这根本不是翻译,是借助别人的作品炒作自己。出版社把这样的东西当作翻译来发表,完全没职业道德。
冯想写裤裆就写吧,不要打着翻译的旗号。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2:01:30
三竹子站着说话不腰疼。在国内,你可以糟改泰戈尔,恶心奥巴马,但是糟改毛选,那就是毕福剑的下场!
三竹斋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49:32
推薦馮唐先生
進中央編譯局
給毛選出個新譯本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47:34
大浪淘沙,文学艺术作品就这样,必须有勇气尝试。不可能唱同桌的你唱200年吧。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38:19
如果用裤裆把大众从故事会,知音,床戏中拉回文字的想象里,还是值得的。简洁,让人能够浮想联翩的诗句,是有助于开发智力的。最起码,我赞赏他的创新精神。莎翁当年写的舞台剧也是粗俗俚语不断,但是正是由于受众广,所以优秀的作品得以流传。
雪夜读书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36:43
现在知道为什么要笔名了。就是为了能放心大胆的胡说八道。
LaBrisa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36:36
读泰戈尔的诗、文,除了他本人用英文写的《吉檀迦利》外,读者看原著基本不可能。中文本的基本上都是从译自梵文的英文或德文版本再翻译过来的。幸运的话,意韵也许还剩六、七成,音韵呢,就不必太指望了。

印象中,只有前民国驻印度外交官糜文开先生的译本是从梵文直接译成中文的。
littlememe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36:14
耍小聪明还让人买单,挺恶心
size0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33:08
希特勒都忽悠出二战了呢,不服忽悠不行啊。
户名已被使 发表评论于 2015-12-19 11:32:41
这年代,哪还有诗人!诗人早都死绝了,还去翻译诗人作品,也就只能这样了。在这个时代,拍个电影没有床戏肯定不行,要是谁要写诗,离开裤裆,也是万万不行的。
页次:1/2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50, 共69  分页: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