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 三峡大坝“变形” 景区首次关闭 官方不解释原因

只有登录用户才能发表评论,点击此处登录    返回新闻帖
ufocanada 发表评论于 2019-07-10 12:04:27
前几天已经就有关问题回答过,今天再给大家科普一下。本人工作的一部分就是卫星影像的处理,我们在Google 上看到的影像叫做正射影像,由于我们拍摄的卫星影像是以相机镜头为中心的中心投影,因而高度不同的物体在影像上会发生偏移,例如一个旗杆,旗杆的底部和顶部的二维平面坐标是一样的,只是高度不同而已,但实际上我们在原始照片中看到的却是旗杆顶部会偏移底部一定距离,除非这个旗杆正好位于摄影镜头的正下方。并且这个偏移会随着距离镜头中心的增大而增大。因此我们通常要通过地面的三维模型来消除这种偏移,通过特殊的算法把中心投影的原始影像转换为我们平常在种地图软件中看到的垂直投影的卫星影像,并赋予其地理坐标,这一过程叫做正射纠正,只有经过这种正射纠正,我们才可以把成千上万张的原始影像镶嵌成一张无缝的全球影像,才能建立地理信息数据库并执行检索。由于google没有三峡大坝精确的三维模型,因此也就无法对三峡大坝的卫星影像进行正确的正射纠正,才会出现我们看到的变形的影像。国外的朋友可以上Google earth 上看一下,所有的立交桥都是变形的,因为Google 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去对这些桥梁进行正射纠正,其实也没有必要而已。
红树虫 发表评论于 2019-07-10 10:21:57
德国专家日本专家都多余,凭空说都没有用,最好是拿数据说话。

高德和百度地图是不能放大了,不是还有谷歌嘛,但我用谷歌卫星看了下,情况似乎不是很理想。
小毛er 发表评论于 2019-07-09 20:54:19
怕的就是地震。
lzr 发表评论于 2019-07-09 10:51:03
中国造的水泥土大坝要是能够弯曲过几十米还没断裂的话,那才是天顶星技术呢
烛光不及LED 发表评论于 2019-07-09 07:04:41

自由亚洲的烂文,呵呵。
5AGDG 发表评论于 2019-07-09 06:45:47
三峡大坝真正是劳民伤财,弊大于利。不过这是重力坝,基本就是一个大混凝土块,安全性应该没什么大问题。
ridicu 发表评论于 2019-07-09 06:07:29
不心虚为什么关闭? 土共从来都是靠谎言和暴力维护统治
lthy 发表评论于 2019-07-09 03:09:42
朔性好的钢即使超过弹性极限也允许永久变形而不断裂,但水泥的朔性极差,受到拉力很容易出现裂缝.
没头没脑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23:46:21
四十米变形,这个水库肯定不能在蓄水了。这个数据被夸大了,四米肯定是有的。最深的底部到坝顶的垂直距离是181米,接近一栋60层的高楼。这个高度的楼宇风一吹顶部的位移是比较大的。越高钢机构的比例越大,主要是钢的弹性好。混凝土的弹性就比较差,一旦裂纹产生只会扩大,不会自我恢复。三峡大坝是是重力坝,不是拱型的压力坝。因为要过船,弧拱型的压力坝就没有了可靠的压力支点,强行建几个弧端的支点是不可能的。重力坝最怕就是大大小小的地震,位移以后不会恢复原状。三峡库区蓄水后在花岗岩板块上的压力使得边界端上翘,库区建在强大的花岗岩上,本身不会有大的地震。但是边端的大小地震反馈回来的冲击是巨大的。大坝不用他国的核打击,那一天周边的一次小震就会成为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孤岛白云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22:36:00
大坝若40米变形,长江下有人们早就逃离了。民间有智慧的人多的是,大坝周边了解大坝的人多得是,哪里还要靠国外人来提醒?
老钟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20:45:00
文學城=造謠天地
老钟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20:44:00
\u7E7C\u7E8C\u9020\u8B20\uFF01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9:44:32
虽然当代已经有了各种各样的现代力学模型 (弹塑性力学,断裂力学,损伤力学,以致描述微观裂缝破坏的纳米力学等),可以用它们去分析和解释土木建筑和机械材料进入塑性(损伤、裂缝和破坏)状态的应力和变形状态,但都不准确,它们只是教授、科学家们做研究出论文写著作的好领域。工程师设计水坝、地基础和楼房时,一般还是只允许建筑物和基础的位移/变形在弹性阶段 -- 土木建筑破坏后产生的负面影响太大了。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9:44:26
(接一)
土木结构的弹性变形和其本身尺寸相比,绝大多数都很小,象三峡大坝这种最大坝高有180多米的巨体建筑,其顶部水平位移只有几毫米到二十几毫米不等,这种变形叫“小变形”,用一般的线弹性理论,位移和外力呈线性关系 --- 虎克定律,就可以去描述和模拟。

还有一种材料的弹性变形是大变形,其变形大小和原来结构的尺寸在一个数量级,譬如橡皮,它的变形就是大变形。这种变形,虽然是弹性的,但一般不能用线弹性理论-- 虎克定律去解释了,而要用各种各样的非线性弹性理论去理解。人体的肌肉组织也象橡皮,在生物力学里,有着各种各样的非线性弹性、大变形理论,类似于那些橡皮的大变形模型,被用来模拟人体肌肉受力后的大变形。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9:44:13
(接二)
那些发表的位移观测数据,可以用来理解了三峡大坝小变形里的“小”,那么,如何理解弹性大变形里的“大”? 年轻女性自己不妨做一个实验,按一按丰满的脸部,一个大大的“酒窝”出现了,手一松,“酒窝”消失,胸部和臀部则更明显。这就是人们经常说的皮肤“有弹性”。人老了以后,肌肉松弛了,本来挺拔秀气的乳房下垂了,臀部下坠了,于是产生了永久变形。有没有模型用来描述这种随时间不断增加的变形呢? 有! 把“弹性”改成“粘弹性”,“塑性”改成“粘塑性”。。。。。。但至今很少有能模拟准确的模型。:-)

杨振宁穿着泳裤和翁帆下水的那一刻,你看到的他那坍塌的臀部,在力学上可以称做永久大变形,要用“粘弹粘塑性”的大变形理论去模拟。。。。。。:-)
sooo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9:43:45
一看题目,猜都不用猜,就知道来自什么烂货。
Armweak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8:25:35
有人不知道啥叫“弹性变形”。弹性变形里的“弹”来自弹簧里的“弹”。混凝土坝的弹性变形就是指类似于弹簧受力后的那种变形:力被撤除后,被拉长的部分也回归到零。如果还不清楚,回家拿把弹簧秤,或一个拉力器。开始稍微用一点力去拉,它就有了变形,被拉长了。力释放以后,变形消失。如果使劲拉,到了一定程度后,在你释放掉力以后,弹簧秤或拉力器恢复不到原始状态,即有了永久变形—-弹簧秤或拉力器坏了。

混凝土大坝的变形及破坏原理和弹簧秤相似。
老大粗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8:09:38
应该是谨防国内外阶级敌人搞破坏。
知行不合一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8:04:13
无良媒体!三峡大瀑布景区距离三峡大坝几十公里,是山中的一个景区,和三峡大坝没有关系.
兵团农工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8:00:11
4 亿人民到身家性命!!!
Ellen_Brown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7:57:42
这是三峡大坝,不是普通一栋楼,这么大的事有人敢造假吗
lostman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7:46:16
要是暴雨,怕更危险
XYZ94538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6:56:44
物理材料学上最基本的概念就是弹性变形与塑性变形之分。
john_圣迭戈01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6:53:15
谷歌地图所使用的遥感卫星影像出现了“技术问题”。
===
这种技巧似曾相识。
比美国误炸中国前驻南斯拉夫大使馆的理由还荒唐。
vxmon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6:22:00
没上过大学理科的人根本不明白什么叫弹性状态
vxmon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6:20:00
明明是解释了原因
小小百姓甲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6:11:48
工程技术人员和专家才是这方面的权威,他们能做到一言九鼎,而你什么也不是,最多只能自娱自乐。
-------------------------------------------------
MApatriot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5:28:00
弹性状态 - 哈哈。中共谎话是张口就来。
小小百姓甲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5:47:19
谁要是担心,可以到坝上或附近去目测,但要自付旅费哟。国内的老百姓不担心,外人瞎操什么心。国人已经开始明白过来了,这是反华攻心战的一部分。
MApatriot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5:28:00
弹性状态 - 哈哈。中共谎话是张口就来。
northbigrock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4:58:41
李鹏的豆腐渣
mao83515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4:48:29
大坝可以弯曲40米,难道三峡大坝是橡皮做的,这些人的脑子灌了水也没有用。
猪年行运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4:39:00
正在最高法院的审判中,最高法院周头会給大家一个公平的说法。
季襄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4:37:38
信还是不信这个大坝变形的谣言, 是最好的试金石。
方知妻美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4:15:00
我相信央视说法,其他的都是谣言!别扯犊子
SoWhatAgain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4:07:48
如果有危险,早就泄洪了。
jinzhengping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4:01:19
开放坝顶去看一看瞧一瞧
读者用户1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3:56:00
40米确实是有很大的距离,那照片不能做实。四米都是个大问题了
sevenfish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3:48:09
位移40米。。。。中学跑过50米,对这个距离还是有概念的。
还是老李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3:47:28
如果真的目视都扭曲成那样了,那早完蛋了,怎么可能。
泰傻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3:42:24
德国专家都说没问题了,那就肯定没问题了。官方不必多解释,缺乏公信力,反而越描越黑。
小米干饭 发表评论于 2019-07-08 13:39:27
一个景区才几个人。如果三峡大坝有垮坝的危险,大坝下游地区都要撤离。这种事情谁也不敢捂着。
页次:1/1 每页50条记录, 本页显示141, 共41  分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