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汝伦,复旦大学哲学系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被评为复旦大学“研究生心目中的好导师”。 主要研究领域(研究专长):中西哲学、中西思想史、比较哲学、政治哲学;近期研究重点:中国先秦哲学、德国古典哲学、近现代中国思想史。
“佛为心,道为骨,儒为表,大度看世界;技在手,能在身,思在脑,从容过生活”南怀瑾先生(1918.3.18-2012.9.29)出生于浙江一个书香门第,经历战火,拜师袁焕仙老居士,辗转流离,一直在践行着最初的誓言,复兴传统文化和普及经典;先生是中华传统文化坚定的践行者和代言人,他学贯中西,即是儒释道的大家,又兼通诸子百家、诗词曲赋、天文历法、医学养生...一个民族若是失去特色的传统文化,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一个国家若是失去本国的文化支撑,也难以得到其他国家的敬重。国学已渗入我们的方方面面,先生在很早就认识到国学的重要性,用毕生精力传播发扬传统文化。
牧猪人:先秦古儒的保守主义与理性主义
雷颐——晚清的改良与辛亥革命:国进民退是推向辛亥革命的一个重要因素;清末立宪的真假是个假问题,公信力才是真问题。当立宪派都不认为立宪为真时,就算是“真立宪”也已是枉然;改革之门越宽,革命之门越窄;反之亦然;政治问题的道德化是阻碍晚清改革的重要因素;晚清的改革总是滞后于时局的需求。
易中天讲座:文明与信仰——厦门大学95周年校庆演讲
曾国藩虽然是所谓“同治中兴”的头号功臣,但是在剿灭太平军的大功告成之后,他对清王朝的命运仍然是颇为悲观的。
李鸿章政治生涯中重要的奏折和信函作为线索串联起历史脉络,以富有新意的体裁从"为官""外交"和"洋务"等纬度梳理了他的从政之路,展现了其政治见解与个人利益,恩怨的复杂纠葛。
雷颐,著名历史学家,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本讲座是2020年6月11日雷颐老师在共识国际讲座群里的讲座整理稿。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1年清王朝灭亡,总共约70年时间,而其间从华夷秩序或者宗藩体系向现代国际体系转轨,这一步走了整整六十年。我们以鸦片战争开始,算到1901年外务部成立,这60年就走了这一步,这是非常艰难的。其间每一小步都非常被动,甚至说都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其中重要的因素,就是这个天朝上国观、华夏中心论,对清王朝各方面的现代化转轨起到了巨大的阻碍作用。在现代化转型中,我们如何面对世界,这是近代以来我们所不能不面对的一个问题,不能不思考的一个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