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演义》是中国古代一部神魔小说,可以跟西方的《魔戒》三部曲媲美,从中国文化的角度来看,它不仅仅是一部神魔小说,又不同于四大名著,自从明朝问世以来,家喻户晓,路人皆知,这部以商灭周兴为背景,涉猎神、魔、人、妖、佛、道种种元素的小说,融战争、志怪、景物、人物、情感、诗词歌赋描写为一炉,值得后人玩味与欣赏。今天,让我们再对这部小说作一番解读,以便世人更深刻的认识古老的神传文化和其中的内涵。
《在淮河边上讲中国历史》内容简介:淮河,一条形容美丽、内涵丰富的河流,流淌着中华民族的历史记忆。走在淮河边上,作者思接千载,视通万里,为我们讲述与淮河有关的人与事,用这些从中国历史的躯体上抽出的丝线——明与暗、名与实、道与德、水与人、情与利、暴与乱、爱与怨、幻与变、诗与剑、药与酒、狂与狷、儒与道、歌与城、灵与爱、石与鬼,织出了美妙、隽永、警世的篇章。
施展,政治学学者,外交学院教授。外交学院世界政治研究中心主任。施展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政治思想史、西方文明史及国际战略、政治社会学、历史哲学。
美国正处在一个十字路口。美国人在当下的选择,对其国运的影响绝不亚于建国和内战,并且一定会深刻改变世界局势。今天美国的两党之争、社会撕裂,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观念、文化上的衝突。特别是对基督教、有限政府的看法,对自由市场、资本主义的看法。这些观念上的根本分歧,甚至可以说是美国积累了几个世纪的全面文化战争。
陈浩武:从“大流散”到今天,正是犹太人坚持这种上帝选民的身份,坚持他独特的伦理准则和他们虔诚的信仰,所以才使这个民族流散两千多年而不散,奇迹般的复国,犹太人这种对信仰的虔诚和对信仰的不放弃,是这个民族最重要的历史记忆,我在十年以前写《父亲的清明记》的时候,我特别在题头用了这一番话:记忆,指有系统的民族记忆,是犹太人忍受苦难的力量源泉。神和以色列人所签订的盟约,其核心就是记忆。犹太人和上帝的契约就是历史的记忆,犹太人永远记着他是一个被神拣选的民族,所以他在对神的信仰上,从来不发生动摇。
张千帆:立宪时的美国是一个政教分离的世俗国家,由宪法第一修正案确立的原则保障,这才是我们要学习美国的地方。
许纪霖指出,上世纪80年代以来是全球化发展最快的三十年。随着新自由主义主导的经济、贸易、资讯全球化的深入,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的不平等在扩大,而且在民族国家内部,精英与大众之间的分化也在加剧,整个世界分裂成在全球化中获得利益与受到伤害的两大阵营。而高调宣示“美国优先”、否认“政治正确”的特朗普的当选,则象征着全球新保守主义时代的到来。21世纪全球性的右翼保守主义,乃是由三股势力会合而成:宗教保守主义、民粹保守主义和民族保守主义。三者之间的关系非常吊诡,既相互合流,又相互激荡。许纪霖重点回顾了伊斯兰教的起源和发展历程,论述了穆斯林和西方世界的关系。“在八到十八世纪的这段期间,从势力范围和创造力来看,伊斯兰文明都是全球的主导文明。”而18世纪启蒙运动和19世纪工业革命后,以世俗化为重要特点的第二次轴心文明出现了,在世俗与宗教关系的和解过程中,伊斯兰教陷入了现代性的困境。但是,大部分穆斯林还是很温和的、可以与世俗和解的,因此将伊斯兰教与恐怖主义、原教主义划等号是不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