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微风

明月清凉地,佳茗在握时。   淡淡微风起,停杯欲语迟。
个人资料
淡淡微风 (热门博主)
  • 博客访问:
正文

我的断食经历

(2006-11-16 19:58:38) 下一个

  有朋友问我,能多久不吃饭,这让我想起了以前好事之时,尝试过一次断食的经历,利用这个机会写下来,给有兴趣的朋友看看。
  关于这个话题,网上网下争吵的太多。反对的人,一个个都很有道理的样子,动不动就拿科学说事儿,说是正常人不吃饭只喝水,也能生存一段时间,所以断食没什么奇怪的。类似这样打着科学的旗号并有科学依据抬杠的的说法很容易混淆视听,颇能迷惑人——如果不是这样,断食就是神话,而不是修行或者生命试验了。其实问题的关键很简单,能活着和活的好是两回事儿,半死不活死扛和状态良好精力充沛正常处理生活中的一切事物,又是两回事儿。
  于是只有苦笑,科学之害人,除了阶段性成果误导人,这也算是一种吧,教的无数人以为掌握了真理,拿着鸡毛当起了令箭,自误之后心有余力,还很热心的误人,真是无可奈何。
  用什么样的方法,使人在不进食的情况下,还能身心健康并可能调整到更好的状态,才是我们需要研究和思考的事情,以科学的名义先加以否定,回避深入思考和研究,那和掩耳盗铃的程度也差不了多少吧。  
  前些天,看到网上有新闻说某女决定试验断食,本来以为是好事,仔细看了内容,不由得啼笑皆非,时代真的是不同了,好事之徒哪里都有,为了出名,真是什么都顾不得了。这位女子,对可能发生的后果和对身体造成的损害一无所知,就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较之流氓燕芙蓉之流只是“不要脸”,她的“不要命”显然又技高数筹。

  断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正常人,如果愿意,心理生理状态也合适,就可以尝试,如果不是乱来的话,对身体不但无害,还有不少好处——比较玄的说法是,这样可以治疗根子里带来的病,也就是“因果病”,科学上说的话,近似“遗传病”,当然范围还是有所区别,而这些病是现在的医学方法是解决不了的——但是,前提是,在理论和实践上要有充分的准备,所谓不打没有准备的仗,不然的话,出现一些意外,“好心不得好报”,那就比较可惜了。这并不是开玩笑,良好的意愿导致恶劣的结果,在哪个领域都很正常。如果好的想法变成了自讨苦吃自作自受,那又何必。
  理论上呢,就是了解整个过程的细节和机理,做好思想准备,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知道要玩儿什么,也知道怎么玩儿,更知道在什么地方有可能玩儿不好出问题,还能不玩儿的太坏,就是能出手还能收场,能打好胜仗还要能打好败仗。
  实践呢,就是身体要作好准备工作。开始之前,是要有前提条件的,要对身体有个详尽的了解,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
  这游戏,不是谁都可以玩儿的。
  这样说,似乎听起来有些悬,其实说穿了也没那么严重,简单的讲,就是断食的过程,要作到事先心中有数,不能糊里糊涂。按照程序和规律来进行,是最安全,也是效果最好的。在遇到一些可能发生的意外时,自己也懂得处理,不会出现严重后果。当然,如果有人愿意靠碰运气赌命,自己愿意拿生命当儿戏,别人也没辙,成年人是有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权力的。


  先说说我当时的准备工作。
  一是先请教了对此有经验的人,得到了一些理论和实践的知识——理性和感性认识都有了一点儿。
  二是拿了一盘录音带,帮助静心用的——有些时候我们需要外界环境的帮助。
  三是我已经有了一定的气功基础,差不多能做到身心安静,对自己身体的细微变化,基本上可以自我觉察——身体对安静和平衡有感觉,出现不合适的变化也能知道和处理。
  四是选择了春夏之交——这样身体不会因为外界天气的原因要承受太多的能量损失。
  五是在正式进行前的一段时间练功比较勤——使身体状态相对良好。
  六是有一定佛学基础,对身体问题看的比较开,没有什么思想包袱——不会因为思想的问题造成身体的困扰,也不会因为身体在思想上自寻烦恼。
  七是目的很简单,就是试验一下断食本身,没有想得什么神通啊,出名啊什么的贪念,心思比较正——很重要很重要。
  在这些前提下,我就悄悄的进入了断食状态。

  这里解释一下,为什么说是悄悄。
  那时侯我还和父母住在一起,同时也要正常工作,想避世隐居是不可能的,所以只能瞒着身边人,自己试验。这样作的好处是可以在不排斥正常生活的情况下试验,否则天天不动,即使成功也没什么意思。坏处是容易被外界影响,我后来很快停止了试验,也是因由于此。
  因为我的工作应酬很多,基本上不在家吃饭,所以在家里吃饭的问题上很容易隐蔽,但是优势也会成为劣势,那就是躲开了在家里躲不开在外面。
  最后中止试验的原因,也就是这两方面的压力。
  家里开始并没有注意,但是细心的母亲很快就发现不对,因为我不但不吃饭,还不吃零食了,而且就算在吃饭时间回家也不吃饭,平时一向坚持的早饭也不吃了。后来母亲抓住我死问,我没办法,要不然大家的心理上都有疙瘩,行动上她老人家强攻死守,我一定玩不过她的手段,只好把计划全盘托出,希望她能理解。结果不出我所料,她大义凛然的告诉我,要不然我吃饭,要不然她和我一起不吃——我母亲经过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和解放后的每次政治运动,经验绝对比我这小杆子强的太多,看人看事都是目光锐利一招儿制敌。我在她面前一向没什么还手之力只有认栽的份儿。
  外面其实更难办。我们每天都有应酬,一上饭桌,你怎么做到不吃东西?怎么做到不喝酒?躲开?那还怎么工作!如果你不参加,一次可以,两次也还行,到了第三次,大家看你的眼神就不对了,领导也要找你谈话了。事情都是在酒桌上摆平的,除非我工作不要了,否则不应酬是不可能的。
  因为上面两个原因,我的断食试验一共进行了十天,然后就恢复了正常饮食状态。
  这十天里具体的过程和要点,就不详细说了,因为担心会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拿了关键点去骗人,也免得只是有兴趣又没有耐心作准备工作的人乱尝试。
  任何东西,关键点都很少,把握后,很容易蒙住人。如果有真想尝试的朋友有兴趣,我们可以私下里讨论和交流。不过,我不是很推荐这个方法,因为,如果你是个修行人,身体到一定程度,自然会进入接近断食的状态,保持自然就好了。如果不是修行,仅仅因为兴趣或者好奇,除了特殊情况,一般没什么必要了解和实行,只要知道世界上有那么回事,人可以通过训练做到就可以了。

  说说断食期间的几个感受吧。
  一个是精神很好,思路特别清晰,记忆力增强。
  二是明显慧力增长,俗心减少,看东西理解的特别快。
  三是味觉变的特别灵敏,闻到肉的味道是臭的,很不喜欢,而我一向是很喜欢吃肉的。
  四是身体很有轻安的感觉,柔软平和,走路有软绵绵的感觉。
  上面的经验不是全部,也不是所有人都一样,比如对肉味的反应,有些人就没有那么强烈。
  

  自己回头看看,好像灌水比干货多,没办法,到了本该详写的地方,多想了想,打了退堂鼓。反思自己常常有这个毛病,该写的没写,不该写的却废话一大堆,惭愧惭愧:)

[ 打印 ]
阅读 ()评论 (6)
评论
衲子 回复 悄悄话 严重同意!略作展开:
科学是(且仅是)『假设+观测+推理』

1、假设--再次强调--是假设!太多的外行以为那些假设是理所当然的真理。

2、观测。科学所要努力摒除的是实验者的主观因素,然而科学研究最终还要落实到“观测”上,譬如拿观测到的实验结果来评判一个理论的真伪。但有什么学科曾深入研究过这个“观测”活动之本身?科学所奉为圭臬的‘可重复的观测’真的是那么无懈可击吗? 不! 可重复的观测依然可能是幻觉--可重复性保证了这不是个人的幻觉,但这依然可能是共同的幻觉:60亿地球人的共同的幻觉。 这不是我在瞎掰。对催眠的研究表明,群体催眠是可以达成的。10个人的群体催眠与60亿人的群体催眠,没有本质的不同。

回到前面的问题,什么学科曾深入地研究过这个“观测”活动之本身? 请读者们猜一猜。

3、推理。我对此不持异议。

采薇^^ 回复 悄悄话 嗯,我也尝试过断食,效果还不错,大概坚持了

四个小时~
淡淡微风 回复 悄悄话 呵呵笑姑娘啊,你怎么只吃咸菜啊?我这几天虽然没好好做饭,可也是吃的火锅啊:)
淡淡微风 回复 悄悄话 呵呵看来是我表达不严谨,我可没说科学没有优点啊,我只是说到它的一些缺点。
科学不是用来尊重的,是用来研究和使用的:)
xiaozuihao 回复 悄悄话 本想贴贴今天的菜单,一看你在断食,就没敢贴.问好!

还是贴贴吧:
辣酱 (唏唏,吃得我直吹气)
榨菜 (呼呼,吃得我直擦汗)
咸萝卜 (啧啧,吃得我直咂嘴)



清静莲花 回复 悄悄话 “科学之害人,除了阶段性成果误导人,这也算是一种吧”呵呵,不要这样吗,科学给我们带来了多少方便啊,没有科学的进步,我也不认识你,也看不到你的文章了。

我们要尊重科学,当然迷信也是不对的。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