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后, 细思资本家

北大有学生退学卖猪肉。从打工者变成资本家。资本家是支持或参与资本主义的人。 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基于三点:1.财产/企业私有; 2.生产商品或服务为了盈利;3.利润由市场竞争决定。 我曾经问过 ChatGPT 谁是美国资本家,AI 毫不犹豫地说,一龙·马斯克。

我这次回中国, 坐出租车有时会和司机说说生意和生活。 “难”和“压力”是经常听到的字眼。 中国的出租车几乎都是电动的,很多人开自己的车,进入这一行的门槛低。一次碰上一位年轻司机也是这种情况,买车不久就失业了,一边找工作,一边开出租。“不少工作没有开出租挣钱多, 还不自由”。 

现在出租车公司基本没有实体的了,已经进入了流量平台挣大钱的阶段。打车的人使用各种软件打车APP。我用的最多的是高德打车。 高德打车就是其地图上的一个APP。中国的打车平台有很多,我问不同的司机平台抽成多少?被告知在30 - 40%之间。 对司机有什么福利和补贴么? “没有”,但夜间每个单有几块钱的补贴。





我说夜间补贴应该高点。 司机说其实夜间不堵车好开,如果补贴很高,大家就都要开夜间车了。 “平台精着呢”,一句话折射了资本家的心。 回来后在美国坐Uber,也问司机抽成的事。 70%!我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反问“70%吗”? “是的”。又问是不是通过中间商了,“没有,是直接和Uber签合同”。

我去年公司出差到西岸旧金山是开自己的车到机场,公司报销标准是67美分/mile。Uber司机拿的钱比这就高出几分钱。 我又问那Uber给你们买保险和交退休福利金么? “什么也没有”,汽油修车保养车都是自己负责。 这也就是说, 他赚钱要靠小费收入。 小费还要交税, 因为Uber记录很清楚,可以被查到。

告诉他中国是抽成30-40%左右,我觉得已经太高了。 没想到美国是70%!美国夜间出租也是每单有几块钱的补贴。这就是资本家和工人的关系。资本家都是精明的人。 他支付的工钱就是能让你干活,把你留住的钱。 一分钱都不会多给。 多给你钱,就是割TA的肉。

不过我后来在网上搜索, Uber对外宣传基本抽成是35%。 但说在竞争激烈的城市和场合,比如在纽约机场接单,可以有大额折扣,或平台给司机的价格是“最低保障”,平台抽成就达到 50-70%。  

按资本主义的观点, 资本家与雇员是一家愿打一家愿挨的关系,天经地义。 谁让你没掌握打车平台只能当出租司机呢。 按马克思的观点,资本家掌握了生产资料,雇佣劳动力生产商品或服务,获取利润。 资本家和打工的是“剥削与被剥削”的关系。

那天在Uber上 我第一次想到资本主义和马克思主义。一个是安慰剂让你安分守己,一个是分割阶级搞对立。如果马克思活到现在, 听见中国的马云说他的员工要感谢被给予“被剥削” 996 的机会; 而美国的马斯克说加州的工人们“太懒”,他的Tesla 美国工厂效率太低,不知作何想法。

总有人说,中国被美国提高关税是因为中国人“不守规则”。规则是谁制定的? 觉得中国商品不是物美价廉,外国资本家可以进口,不到中国建厂去生产啊。 中国已经打破了公有制,下岗了那么多吃“公有制大锅饭”的工人,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私有化不就是资本主义最根本的经济规则吗? 咋看不到中国的变化,老觉得中国还是40年前的“乡巴佬”呢。

 



政府补贴、向外国倾销。英国政府19世纪派军舰向中国倾销鸦片,还是卖毒品。 如今美国政府不补贴再加威权,台湾、韩国能到美国建厂造芯片吗? 使用关税,说到底,不就是国家的一种变相补贴。别使用双重标准做 judge, 行不?

天下乌鸦一般黑。 只有要赚钱的资本家,没有白色资本家或红色资本家。人的天性决定了资本家想把钱赚到极致;而雇员总想能舒服着还能把工钱挣了。 国家政府是帝国资本家,更厉害,不听话就灭了你。我真不愿再往下想了, 照这个样子下去,人类还远没到少干多得舒服生活那一步呢,已经自己把自己灭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今早晨, 法新社发布了印巴立刻全面停火协议。 川总在他的网站上说, 美国斡旋了停火; 印度和巴都发布了停火协议。 这事暂且就翻篇了。 特此记录。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5月8日,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击落25架来自印度的无人机,而印度的无人机袭击造成巴方至少1名平民死亡、5人受伤[21]。

5月9日,巴基斯坦官员指控印度炮击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导致五名平民死亡。[22]同时巴基斯坦拦截6架印度无人机。[23]

5月10日,巴基斯坦方面表示位于拉瓦尔品第的努尔·汗空军基地遭到印度导弹袭击。[24]同时巴基斯坦方面表示过去两天击落77架印度无人机。[25]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巴基斯坦声称:
3架阵风战斗机、1架Su-30MKI战斗机、1架米格-29战斗机以及1台“苍鹭”(Heron)无人机被击落[7]
1个旅部,1个检查站被毁[8] -- 据说是歼10C 干的, 这下连成飞集团的股票都涨停了。 中国人能不能hold住点
1组S-400导弹[9]

印度声称:
3架战斗机坠毁[10][11] -- 难道坠毁比被击落好? 印度飞行员上机前喝醉了?
3名飞行员受伤[11]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https://zh.wikipedia.org/zh-cn/2025印巴空战
2025年5月6日,印度对巴基斯坦实施了代号为辛杜尔行动 (印地语:?????? ???????,罗马化:?parē?an Sindūr, 英语:Operation Sindoor) 的导弹攻击,印度方面表示目标是巴基斯坦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穆罕默德军的恐怖主义基础设施[18]。攻击造成至少31名巴基斯坦平民死亡,另造成约38人受伤[19]。印度还对对包括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和巴基斯坦旁遮普省在内的六个地点发动24次袭击。[20]

2025年5月7日,巴基斯坦对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动导弹袭击,摧毁了印巴控制线印度一侧的哨所。[26]巴基斯坦方面表示,巴基斯坦空军击落了五架印度战机[27]以及一架无人机。[28]有印度士兵被俘虏。[29]印度方面表示在帕姆波雷击落了一架入侵的巴基斯坦无人机[28],而且在巴方的炮火下有15名印度平民身亡。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按照wiki的说法 - https://zh.wikipedia.org/zh-cn/2025印巴邊境衝突

2025年4月22日在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帕哈尔加姆附近在发生了袭击游客事件,之后,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双方克什米尔边界的实质控制线上爆发了小规模冲突和外交危机。印度政府在恐怖袭击发生后指控巴基斯坦的恐怖组织策划了这起事件,导致两国关系迅速恶化;印度驱逐了巴基斯坦的外交官、关闭边境、撤销巴基斯坦人的签证;巴基斯坦也宣布废除履行《西姆拉和约》,并对等驱逐了印度外交官。5月7日,印度发动“辛杜尔行动”,用导弹袭击了巴基斯坦本土和巴控克什米尔地区的9个目标,巴基斯坦空军对印度采取了反击行动,巴方声称击落了数架印度战机。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印巴老是打仗。
1947年印巴战争,也被称为克什米尔战争或第一次克什米尔战争。
1965年印巴战争,也被称为第二次印巴战争或第二次克什米尔战争。
1971年印巴战争,也被称为第三次印巴战争。
今年的印巴战争, 是印巴边境冲突。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记录一下印巴战争。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现在干什么都不容易啊。 @老师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彩烟游士' 的评论 : 是啊, 竞争激烈, 所以都依靠平台。
彩烟游士 发表评论于
失业的太多的话,那需要这么多的出租车司机?:)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爸爸喝酒一直到我上大学的时候。 曾经每天晚上喝。 然后一天突然说戒了, 就再不喝了。 现在如果家里吃饭人多, 偶尔喝一点啤酒。 还是有人送他酒, 他酒转送人。 @冰牛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小酒怡情。 男人滴酒不沾也太不 man 了。 不过DC 那个酒店的价钱真吓住我了。 但是他挂那么贵, 说明有人买。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在北京打车少。 也不知两地的情况是否相同相似。 你在北京也是用高德吧? 我在北京西山有一次就是“招手”。 :) @世界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周游世界' 的评论 : 谢谢数据。 抽成我想是变化的, 每个单都不同。 平台都有自己的算法。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不过这次坐过的 BYD 真不错。 小伙说, 他的车还属于一般档次的。 乘坐非常舒适, 里面的设施很时尚和先进。跑起来又轻又稳, 声音很小(这个倒是一般电车的特征)。 记得你以前分享过你的朋友的好评, 确实如此。 @世界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周游世界' 的评论 : 谢谢你的input, 你真是很nice, 很贴心。 我一般给好评, 但是较少写评语。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大家一般都躲着这条街,左线有时左转,最右线有是有停车,只有中间线才能走直,偶尔又碰上个慢的,再加上几个四五个岔口的 roundabout, 我也不喜欢这条街,但有时还是需要用”, 谢谢你说的真详细。 我要记着以后就知道了。 我们在DC都尽量用metro, 还是挺方便的。 @冰牛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我还真不知道, 美国首都的大街上有摄像头呢。 DC的犯罪率也很高, 是要小心。
ice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茅台酒喝过,但自己都不舍得买 ^_^ ,喜欢酱香的,就偶尔买些不超过两三百的价位的试试,纽约有仨唐人街,国内酒多了去了,我们偶尔去,我也会去买些喝喝。 但自己也知道要减少喝酒了, 试了几次戒酒还没戒掉,晕
周游世界 发表评论于
我在北京打车问过司机平台抽成的问题,大多是30%以下。因为他们都是个体户,开的自己的车。有一个说他的抽成35%,车是出租车公司的。
周游世界 发表评论于
我去年回中国,也是用的高德打车,非常方便,价格也很亲民。付款后,高德让客人评价司机的服务,包括司机的态度,行车安全,等待时间长短(有的司机抢单时标注的抵达时间和真正抵达时间会有出入),车内空气是否清新,有否异味儿?尽管有时候会有问题(最常见的是异味儿),但我当面给他们指出后,都一概给好评。因为他们中的大多数很辛苦。
ice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connecticut avenue, 这条街限速 35, 每隔一个路口就一两个照相的,一不小心就被抄牌了。 大家一般都躲着这条街,左线有时左转,最右线有是有停车,只有中间线才能走直,偶尔又碰上个慢的,再加上几个四五个岔口的 roundabout, 我也不喜欢这条街,但有时还是需要用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哇, 能在那里超速, 你的车技超棒。 去那个中国城, metro 最合适了。 站点就在牌楼下面。 我也去了一个卖酒的店, 中国茅台快1000 美金一瓶。 真把我吓着了。 这些年我回中国, 也没在机场买过免税酒了, 记得疫情前不到200. 下次我注意点,买酒带回去送人。 男人爱酒, 豪气。 :)
==“今年还得到过蛮贵的摄像超速单。 能不去还是不去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DC的中国城很小, 比纽约和旧金山的都小很多。 但我这次也去了。 距离上次已经20多年没去了。 @冰牛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谢谢冰牛的分享。 大家一般都这样, 就像我们住在北京时, 很多地方都不会去。 旅游的人到处去。:)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其实就说为了扭转贸易逆差就行了。 这个也可以理解。 @123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心会搁浅123' 的评论 : 谢谢临帖分享。 谢谢肯定。 欲加之罪何患无词。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接单的人也很聪明的。 难送货赚少的单子没人接,平台就会加价。 就像下大雨时打车。 出钱多了, 总会有人接单的。 @一刀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二胡一刀' 的评论 : 哦, 那不了解全面的情况。 如果店家很边远,送达的人家也不方便, 可能吧?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不能抽太多,否则会有竞争。”, 不太明白这个, 竞争不论怎样都有吧? @pujing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pujing' 的评论 : 这个数字确实还可以接受。 可惜目前还是一个理想。
==“我觉得平台受20%左右合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但是遇到政府,没有掰扯的可能,所以政府找人麻烦,多半儿难以抗衡。。。”, 说得太是了。 美国的DOGE 就是一个明证, 美国找别国的麻烦, 他国也很少话语权。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是啊,劳资关系永远是对立的。 这是人的本性决定。
==“普通劳动者,对资本家虽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但有时候还可以掰扯掰扯,”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几年大家都很遵守交通规则,礼让行人。 热闹的地方路上有很多铁马,行人不能乱串马路。 开车和美国也没什么区别了。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现在国内开车币以前容易多了。 不过你住的比较中心,交通很方便,不需要自己开车。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难忘的经历。 想想我都很佩服自己哈。 @一讲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哈哈哈, 横穿美国的事我干过两次, 一次北线, 一次南线。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如果出差的时间不长,开自己的车加上停车费还会节省一些,公司两可。 @一讲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每天一讲' 的评论 : 你知道的好清楚啊。 是的, 听说了。 疫情前是0.55。 美国的物价,真是涨了很多。
==“去年,美国mileage rate 是67美分,今年是70美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The second type are "new immigrants" who have nothing. Uber takes 60% of charge, and the driver has to pay for gas and car repair. In the end there is no income”, thanks share this with me. class separation by income。。。。 @工匠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硅谷工匠' 的评论 : wah, that sounds not too bad, doesn't it?
==“There are only two kinds of Uber drivers. Type one drives FULL time, 10 hours a day. They make 3000 dollars a week.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但嫂子的手机没有之前的消费,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回家,俩人刷的路费差距很大。 ”, 看来以后出门用Uber。如果是一个人,有必要带不同的手机。 大数据太厉害了。 谢谢你的这个极好的input。 @冰牛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觉得他们的情况是“算定这人必须回去,所以摆明了要坑一笔。”。 平台的计算实在是精到只有你想不到, 没有他算不到的了。
==“有可能是动态定价,但也有可能的算法是他们必须打车回家,因为都是在同一个地点刷uber,但由于当中一人刚用过,要回家所以算定这人必须回去,所以摆明了要坑一笔。 ”
ice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BeijingGirl1' 的评论 : 我们守着DC这,都不怎么去。除了带小孩去她喜欢的音乐会而已,在中国城买些国内的白酒。今年还得到过蛮贵的摄像超速单。 能不去还是不去了,晕
心会搁浅123 发表评论于
说的有道理。可以不买中国产品,但是不能说中国破坏规则
二胡一刀 发表评论于
我啥也没买,是看网上有店家贴出来单子抱怨平台抽太多。
pujing 发表评论于
我觉得平台受20%左右合理,不能抽太多,否则会有竞争。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据说还包括给热门司机增加平台抽成比例和老没活干的司机增加机会,等等。”, 应该是这样。 对顾客也有。 高德平台上顾客可以给司机加价。 Uber也应该有吧, 只是我还没遇上过。。。 @球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枪迷球迷' 的评论 : 是的, 你讲得很很对。
==“iceox所经历的Uber价格不同,是因为平台是动态定价, 随时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和空车分布优化盈利。”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我前些天去 DC了, 是家人去和议员开会。 DC 现在真够乱的, 各种Lobby 和开会的。 川普疯狂地消减经费和敛税钱。 马斯克已经离开白宫了, 但是在Eisenhower building(?)保留了办公室和一帮子人马。 过些天我也写写。 不过你看真是多事之春啊, 印巴又打起来了。 你那里还好吧?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普通劳动者,对资本家虽然是胳膊拧不过大腿,但有时候还可以掰扯掰扯,但是遇到政府,没有掰扯的可能,所以政府找人麻烦,多半儿难以抗衡。。。@京妞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在国内我可不敢开车,我胆小再加上车技不行,就不开了。路况复杂,人多车多,有些人不守规矩,感觉危险重重,就算了。@京妞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用哥的手机,同样的距离去的价位还成,回家的贵了很多,忘记多少了,。然后用嫂子的手机看看回去多少,突然发现便宜了很多。 ”。 平台很精, 也有点傻哈。 真逗。 我得学习和记住这个。 下次两人一起出门时可以使用这招儿。 @冰牛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我去年公司出差到西岸旧金山是开自己的车到机场
==========

看错了,以为你是从纽约开到旧金山 LOL
每天一讲 发表评论于
我去年公司出差到西岸旧金山是开自己的车到机场,公司报销标准是67美分/mile。
=============

去年,美国mileage rate 是67美分,今年是70美分,你不是住在纽约吗?公司允许你这么做?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iceox' 的评论 : 问好冰牛。 你说得太对了。 “平台精着呢”。 :)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大家现在买得比较多的, 是各种菜、水果、水产之类的。 @一刀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我在国内也很少买外卖了。 你这个单是比较特别, 你买得什么啊? @一刀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二胡一刀' 的评论 : 美国Uber 司机说抽成 70%, 和你这个外卖的比例差不多。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每个司机,每个司机的每个单, 都不一样。 司机看不到平台charge了顾客多少; 顾客也看不到司机最后拿到多少。。。 我听到的是 70 % @球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枪迷球迷' 的评论 : 谢谢分享。 Uber每单的算法都有很多变量, 是不一样。 觉得在 25 - 70% 之间。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两者在本质上都面对“如何治理、如何生存、如何扩张”的古老命题,只是路径和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我的总结:几千年过去其实作为人我们没有什么改变,所以整体不会灭亡的,感叹精致利己者是个高端产品。”,有道理。 可是人虽然没什么变化, 但是人发明了太多的有效率的杀人武器。 很让人害怕。 @art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artcatcherx' 的评论 : 别说, GPT 说得很有道理耶。 谢谢 art。
==“夏商周像是“文明的童年期”,权力与秩序主要依靠血统、神权和礼乐维护;现代的中美俄则处在“文明的高复杂度阶段”,通过法律、资本、军事、技术等多元体系进行统治与竞争。”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让我想起万斯嘲讽中国人“乡巴佬”, 人可以这样说自己, 但说别人就会引发争论和反感。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美国国会 2022 年通过的《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includes $39 billion in subsidies for chip manufacturing on U.S. soil。
自己定的规则,是让别人遵守的,而不是让自己遵守的。”, 这句话很赞。 @新林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新林院' 的评论 : 是的。 而且美国一直是有政府补贴的。 这个无法避免。比如军火方面。
==““中美贸易谈判的棘手问题:产业补贴
特朗普总统要求北京方面停止通过巨额政府开支,让中国成为计算机芯片、机器人、商用飞机等未来产业的世界强国的做法。
但美国自己也做同样的事:产业补贴,通过巨额政府开支,让美国成为计算机芯片的世界强国。“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总有人说, 过好自己的日子。 就怕连这点也做不到啊。。。 @'多伦多橄榄树'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多伦多橄榄树' 的评论 : 亲说得对。 这个“作”名副其实。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当然,京东是否能全面推广还要看执行力,但我认为方向是对的。”, 同意。 虽然不能一蹴而就, 但总比什么都不做好。 一步步来吧。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这个福利很好啊。 京东的刘强东做得不错。 不过对大多数资本家来说, 让利趋势很难。
==“这次京东外卖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提出为部分全职外卖小哥缴纳五险一金,”。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马斯克和马克思, 是多美对立啊。 马斯克肯定也认为, 是他给了Tesla工厂里的工人的工作, 他是工人的衣食父母。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康康啊, 美国的麦卡锡主义曾经是很厉害的。。。
==“马克思都不能说了,美国的言论自由去哪里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说到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要不是为了生计,又有多少人会真心甘情愿地拼命工作呢?”, 你说得对, 人的天性就是如此。 工作有美丽的地方, 但是不能过分。。。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同意你。 我在美国上学时, 导师非常好, 但是工作后, 就见识了资本家的厉害。 我第一次换工作, 工资涨了一大截, 那时我就亲身意识到什么是”被剥削“。 :(
==“记得中学和大学学过的政治经济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它的道理。”。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而在北京, 我很少打车, 大多蹭车。 有时亲戚还给车我, 我也小得溜地开一下。 :)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滴滴在深圳不普及。 都在城市外围, 市内几乎没有。 不知怎么回事。
硅谷工匠 发表评论于
There are only two kinds of Uber drivers. Type one drives FULL time, 10 hours a day. They make 3000 dollars a week. The second type are "new immigrants" who have nothing. Uber takes 60% of charge, and the driver has to pay for gas and car repair. In the end there is no income - just tax deduction. Unless you are type 1, but you are tied to your car like a horse.
iceox 发表评论于
回复 '枪迷球迷' 的评论 : 有可能是动态定价,但也有可能的算法是他们必须打车回家,因为都是在同一个地点刷uber,但由于当中一人刚用过,要回家所以算定这人必须回去,所以摆明了要坑一笔。 但嫂子的手机没有之前的消费,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回家,俩人刷的路费差距很大。 所以才当一题材告诉了我。
枪迷球迷 发表评论于
iceox所经历的Uber价格不同,是因为平台是动态定价, 随时根据当时的市场需求和空车分布优化盈利。 据说还包括给热门司机增加平台抽成比例和老没活干的司机增加机会,等等。
iceox 发表评论于
你说的 uber 这个是从司机角度,知道么,从乘客角度又是另外种赚钱模式,我哥和嫂子有次去个地方需要打uber去,然后还要uber回。用哥的手机,同样的距离去的价位还成,回家的贵了很多,忘记多少了,。然后用嫂子的手机看看回去多少,突然发现便宜了很多。 所以说,资本家的算法,聪明着呢,两头赚,能赚多少是多少。
二胡一刀 发表评论于
出租抽成30%算什么,国内一份14块钱的外卖平台拿走十块。。。所以我在国内从来不点外卖,鬼知道是拿什么玩意做出来的。
枪迷球迷 发表评论于
据谷歌AI, 优步通常是抽头25%。 如果有75%, 应该是极端情况,不是常态:Uber takes a percentage of each ride as its service fee, which is typically around 25% of the total fare. However, this percentage can vary based on factors like the specific city and the type of ride, and can range from 15% to 30%. Additionally, other fees like the safe rides fee and airport fees are also deducted from the total fare
artcatcherx 发表评论于
考了gpt一个问题,它的总结刚好可以回答你。夏商周像是“文明的童年期”,权力与秩序主要依靠血统、神权和礼乐维护;现代的中美俄则处在“文明的高复杂度阶段”,通过法律、资本、军事、技术等多元体系进行统治与竞争。两者在本质上都面对“如何治理、如何生存、如何扩张”的古老命题,只是路径和手段发生了深刻变化。我的总结:几千年过去其实作为人我们没有什么改变,所以整体不会灭亡的,感叹精致利己者是个高端产品。
新林院 发表评论于
【总有人说,中国被美国提高关税是因为中国人“不守规则”。规则是谁制定的?】
这是川普第一任时,《纽约时报》的报道:
“中美贸易谈判的棘手问题:产业补贴
特朗普总统要求北京方面停止通过巨额政府开支,让中国成为计算机芯片、机器人、商用飞机等未来产业的世界强国的做法。”
但美国自己也做同样的事:产业补贴,通过巨额政府开支,让美国成为计算机芯片的世界强国。
美国国会 2022 年通过的《The CHIPS and Science Act》includes $39 billion in subsidies for chip manufacturing on U.S. soil。
自己定的规则,是让别人遵守的,而不是让自己遵守的。
多伦多橄榄树 发表评论于
人类真的在作,瞎作啊~~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这次京东外卖确实让人眼前一亮,提出为部分全职外卖小哥缴纳五险一金,相比美团一直以来对商户和外卖小哥的压榨模式,显得良心不少。当然,京东是否能全面推广还要看执行力,但我认为方向是对的。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马克思都不能说了,美国的言论自由去哪里了?@京妞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记得中学和大学学过的政治经济学,现在回想起来,确实有它的道理。印象比较深的是“资本家剥削工人的剩余价值”这一概念。说到底,人为财死,鸟为食亡。要不是为了生计,又有多少人会真心甘情愿地拼命工作呢?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个小伙子刚入行,估计被抽成高, 也有告我30%的。 @康康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回复 '康赛欧' 的评论 : 先给康康上茶。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失业小伙的 BYD 车内照片是原创, 其他都是打车平台的页面 - 高德和Uber。 高德没有Uber好, 什么都想往上放, 太乱。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题目改了一遍又一遍。 又想说马克思会不会犯了忌。:)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深圳出租车/滴滴的抽成这么高啊,我在北京打车时司机告诉我是20%。
BeijingGirl1 发表评论于
这篇文写得真费劲。 从昨天就改。 太短了说不清, 太长了读者没耐心。 写得深了有人嫌读着费劲, 写大白话, 估计有人觉得“废话”, :不赚钱谁做生意。
康赛欧 发表评论于
沙发!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