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剑英晚年回忆说他一生就佩服四个人,一是毛泽东,佩服他政治手段的高超、玄妙;二是 孙中山,佩服他的大公无私;三是周恩来,佩服他的气度和风范;四是邓小平,佩服他的果敢、多谋。而最让叶剑英敬佩的还是毛泽东,毛泽东生前对叶剑英也有“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的评价。本文试图从各个侧面来记述这两位历史人物的一生的几次重大合作和重大分歧。 (1)初见毛泽东。 叶剑英是1931年4月到达中央苏区的,而此前,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已经在上海召开了,毛泽东此时在苏区的地位已经开始下降,第一次宁都会议(又称小布会议)撤销了毛泽东的红一方面军总前委书记的职务,不过,这次是比较给毛泽东面子,因为要组建中革军委,所以,把红一方面军的总前委给撤换了。但是,新组建的中革军委的主席却不是毛而是项英。叶剑英到来的前后,第二次反围剿战役即将打响,毛泽东建议诱敌深入,因为他这时的位置已经有所变化,所以,就开始有人反对,叶剑英虽然初来乍到,但是,竟义无返顾的支持毛泽东 ,叶剑英当时的职务是中央军委总参谋部部长。会后,毛泽东专门见了这位叶参座,高兴的说:“早闻大名,不愧是粤军名将,你居然连项英同志都敢顶撞!。”叶剑英说:“正确的就应该坚持。”毛泽东对他这番话非常满意,八大的时候,毛泽东说:“二次反围剿的时候 ,我的意见坚持的人不多,剑英算是一个,剑英很厉害,刚到苏区就把项英给顶了。” (2)张国焘事件。 50年代末60年代初,北戴河会议上,毛泽东突然情绪很激动的对周围的高级干部说:“剑英 ,我送你一句话,诸葛一生唯谨慎、 吕端大事不糊涂,你足以当之,我想主要是指这件事(张国焘),当然还有其他事。”这个话题的引起是薄一波说到岳飞传中的王佐断臂的事,毛泽东立刻有了以上这个说法,由此党内称呼叶剑英为吕端! 那么,张国焘事件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从头说来: 1935年6.26日,中央在懋功的两河口召开政治局会议,通过一四两个方面军合并的决议,张国焘在会上勉强支持北上的决定,但是,军队到达理县以后,陈昌浩等人发电报坚决要求中央任命张国焘为中革军委主席,双方开始讨价还价,最后在7.18日达成妥协,任命张国焘为 红军总政委。张国焘这才同意让军队向毛儿盖地区进发,与此同时,毛泽东主张让叶剑英、 李卓然到四方面军工作,用毛的后来的话说叫做:掺沙子。8.3日,红军分为左右路军,张国焘、朱德、刘伯承率领左路军;包括红一方面军的5、32军,红四方面军的第9、31、33军 。陈昌浩、徐向前率领右路军,包括红一方面军的第1、3军和红四方面军的4、30军。中央随着右路军。叶剑英担任右路军的参谋长。 1935年9月1日、8日陈昌浩、徐向前再度向远在阿坝的张国焘发去代表毛泽东意图的电报,署名是周恩来、毛泽东、陈昌浩、徐向前。要求北上,不要南下。但是,9.9日,张国焘发来急电,这就是后来闻名党史的毛儿盖电报事件!电报的内容暂且不提,电报来了以后,正好是开会,陈昌浩主讲,叶剑英就把电报要去,他知道内容以后,立刻赶往毛泽东处。据杨尚昆等人回忆,毛泽东用香烟盒上的纸写下了电报内容,并同时要求中央立刻撤离。闻讯赶来的博古、张闻天等主张开一个会,这就是著名的巴西会议。会议决定把第一军、第三军从 右路军里撤出来,先行北上。红军撤离的消息传到红四方面军总部,军长许世友亲自带队去 拦截,并且报告陈昌浩、徐向前问打不打?陈昌浩征求徐向前的意见,徐向前说了那句名言 :“都给我回来!哪里有红军打红军的道理?”这样,毛泽东等人得脱,9.10叶剑英以南下 打粮的借口也脱离右路军,回到毛的身边,到达三军团住地的时候,毛泽东紧紧握住叶剑英 的手说:“你可回来了。” 这就是当时这件事的全部经过。现在,我们再来一点一点的看: (1)电报内容。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项,关于内容具体是什么,迄今为止的党史公开的文献资料都是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而根据当事人徐向前、李先念、许世友、傅钟、叶剑英、李卓然 、杨尚昆、汪东兴、刘志坚、叶子龙、黄克诚等回忆还有“相机行事”的字样,其中李先念 回忆说是张国焘的意见是如果毛不同意南下,可以给予必要的警告。这个警告在当时是什么 不说也知道。叶子龙说的比较详细,因为毛泽东抄写电报的时候,是叶子龙给找的铅笔而且 叶子龙在旁边打灯。叶子龙说:“主席那时候也是很紧张,张国焘的电报上说必须无条件的 南下,而中央的安危由他来保证,如果对南下不理解就是对党的路线的动摇,必须彻底开展 党内斗争。”无可置疑的一点是张国焘在电报的内容中透露了武力威胁的意思,至于说公开 绑架、软禁等等都是后人的臆造。因为,张国焘不可能在一封电报上把意图说的明白透彻, 这不实际。总体看是包括了三方面的内容:一是必须南下;二是开展党内斗争,如何开展, 没说;三是如果毛周不听命,可以相机行事。 但是,就我掌握的资料和对叶剑英历史的研究(我曾经因为朋友的介绍是《叶剑英传》编写组的成员之一,属于年轻凑热闹那种)来看,叶剑英是在电报上读出了苗头,而不是电报本身明白的告诉大家张国焘要动手,而毛泽东在那个时期和叶剑英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他们 一致认为张国焘前后的做法的确是要动武,而张国焘自去鄂豫皖的动机和他指使陈昌浩等人 公开要挟中央的前后做法更加证实了张准备对中央有不利的举动。陈昌浩、许世友、李特等人在中央离开以后的反常举动无疑更加证实了毛泽东的看法,关于李特的追击,连特别痛恨 毛泽东的共产国际军事顾问李德在他的回忆中都不讳言张国焘等人是想动手。一句相机行事 在那种氛围下,最直接的理解就是动手!此外,张国焘南下以后,杀了朱德的马,缴了刘伯承警卫的枪,公开通缉毛泽东、博古、张闻天等,从这个做法看,张国焘的电报确实是来者 不善。而且,张国焘的野心勃勃是有史可查的,他和夏曦那样的糊涂虫有着千差万别,包括王明在内的二十八个半都是把张国焘作为对手来防的。至于张国焘其人的残忍、狠暴并不在 毛泽东之下!可他的个人能力和对信念的坚忍不拔的追求则远非毛泽东的对手,如果我党在那时落入他的手里,至多不过是太平天国在20世纪的翻版而已,倒是成全了蒋介石要做曾国藩的愿望!我之所以这样认为含有叶剑英的分析,有两个旁证:一个是南昌起义之前,汪精卫让叶挺、贺龙上庐山开会,也是叶剑英通风报信,但是,很难说汪精卫那次是想解决贺龙 和叶挺。再有,1937年7月底,蒋介石召开国防会议,邀请毛泽东、朱德参加,叶剑英专门打电报给中央建议朱德去,毛不要去,恐怕蒋介石耍花招。这在当时看,实在把蒋介石的为人太低级化了。 (2)另一个关键人物。 值得玩味的是作为主要当事人陈昌浩在电报事件中充当的角色,必须指出,陈昌浩不要因为 他后来的寂寞无闻而错误把他当作弱者来加以胡乱的同情,一说到毛泽东的错误,仿佛张国焘、王明、陈昌浩都是冤枉的,这不是客观态度! 陈昌浩是一个典型的投机主义者,这么说他一点也不过分,他最初被派往鄂豫皖同沈泽民一起监视张国焘,但是,他眼见张国焘的势力日渐坐大而张的为人残忍毒辣,所以,立刻投入怀抱,张国焘也巴不得陈昌浩这个王明的嫡系作为自己的靶子冲锋在前,所以,二人一拍即合,在鄂豫皖肃反犯下了滔天的罪行!陈昌浩杀人如麻、每次大肃反他都是军师兼打手,特别是对曾中生在卓克基的最后处决,明明中央已经发来电报要求保护曾中生,他还是附和张国焘杀人灭口。而鄂豫皖期间,他是和张国焘、周纯全等人合谋打击徐向前的,此时徐向前 一句红军不能打红军就能够制止住这位跋扈的总政委(四方面军)吗?(关于陈昌浩的劣迹 我将在鄂豫皖苏区大肃反中详细介绍)不会的!唯一的答案就是陈昌浩已经开始耍花头了, 他开始注意到张国焘的逐渐失势,也就开始逐渐向以毛为首的中央靠拢,其后在追究张国焘 错误的时候,陈昌浩如果不是表现出色,何以能够带领西路军西出阳关呢?而且,西路军的 战败不是徐向前的指挥失误,恰恰是陈昌浩一切都以中央和毛泽东的指示为战略决策的依据 ,虽然他听了命令,但是,西路军的战败总要有人负责,谁呢?就是陈昌浩,他是最合适的 代表,西路军失败以后,徐向前、李先念、李聚奎要饭乞讨回到延安,而陈昌浩被吓破了胆子跑回了老家湖北,1945年毛泽东说过这样一段意味深长的话:“革命就是考验每一个人的 意志,比如西路军的事情,徐向前同志冒死要饭也要回到延安,而陈昌浩呢?他回了老家, 关键时刻软骨头嘛!”正因为陈昌浩的当时的停止追击得以使毛泽东彻底脱离虎口。我们作为研究历史的人不能因为陈昌浩这个人曾经的错误来掩盖他尽管不是自觉出于大义的角度做的一件有利于团体的好事!这也不是客观的态度!另外有一件事,可以做个旁证:追击毛泽东而且追上了的副参谋长李特后来被康生秘密在新疆处决。1985年才得以平反。 1935年9月中旬到达了哈达铺的毛泽东再次提及叶剑英的功劳:“剑英送来电报,立了一大功劳。”1937年3.21日在延安召开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批判张国焘时,毛泽东说:“张国焘一到毛儿盖就反了,他就在这里大开其督军会议,用枪杆子审查中央的路线,剑英立了一大功劳,我们便不得不北上了,否则一定要打起来,因为电报上说‘南下,彻底开展党内斗争’。”1953年、1961年、967年、1971年,毛泽东再度提及此事,多次肯定了叶剑英的功勋。 (3)周恩来的一个特殊的总结。 1967年6.12日,周恩来在中央批判林彪陈伯达整风汇报会议上的一个讲话又一次提到了密电的事情,他说:“长征的时候,张国焘阴谋分裂党,剑英同志拿到了密电送给主席,很及时啊,主席决定走,主席脱了险,以后多次说起这件事,大家也知道,说是剑英是吕端大事不糊涂,讲过多次。后来,陈昌浩看到电报,准备追,徐向前同志制止了,这是徐向前同志这次在小组会议上说的,他说不能红军打红军,当然,我们是相信徐向前同志的,关键时刻总要有同志顾全大局嘛。总之,剑英同志是立了大功的,关键时刻显出了同志,古话说板荡识诚臣嘛!”周恩来的讲话很有意思,似乎是对徐向前制止行动的一个小小质疑,但是,徐向前说的红军不能打红军却是千真万确的,只不过,大家可以从这番话里面看出徐向前制止陈昌浩的力度到底有多大而已! 其实,叶剑英救护毛泽东不仅是这次,1935年3.中央军委在三军团开会的时候,敌军飞机轰炸,要不是叶剑英拉住毛泽东,很可能毛泽东当时就完了。但是,因为是比较私人的事情, 毛泽东不便于多次提及。叶剑英对于毛泽东的起居也很用心,在右路军的时候,四方面军目无中央,打来的战利品直接交给四方面军供给部而不分给毛泽东他们,叶剑英知道以后,就把30军军长程世才找来,让他单独把一些胜利品分给毛泽东,毛泽东知道以后夸奖叶剑英: “组织纪律性强。” (3)合作和分歧。 叶剑英在建国以后,很多情况下都是积极追随毛泽东的,包括批判刘伯承的军事教条主义, 但是,和林彪等人不同的是,叶剑英保护了一大批刘伯承手下的教师和部下,在他出任训练总监部部长的时候,对于军队的正规化建设,虽然没有直接的提出来,然而,都在一直的努力去做,其实这也是叶剑英和林彪的宿怨由来已久的原因造成的。 50年代初期,叶剑英主政华南,是当时广东广西的主要负责人,叶剑英这个人的乡土观念一直很是厚重,所以,在提拔使用干部上,他和当时的华南局主要领导方方的意见是一致的, 然而,由于他们同时也反对中南局的过于激烈的土改政策,使矛盾进一步激化,林彪进京的时候在毛泽东面前告了一状,说叶剑英搞山头、闹派系,此后,邓子恢、谭震林也相继向毛泽东反映叶剑英的问题。1952年6月,毛泽东召叶剑英、方方、陶铸进京,毛泽东当面批评了叶剑英和方方是尾巴翘到了天上去,说方方组织工作搞得一塌糊涂,不堪任用等等。而大力表扬了陶铸,说陶铸政治思想强、土改搞得计划很彻底等,叶剑英、方方随即写了检讨, 毛泽东在叶剑英的检讨上面批:剑英对革命是忠诚的,此事是小节,另主要错误在于方方。 此前,薄一波去广东了解情况,叶剑英接待了他,而薄一波没有对叶剑英做到帮助,回京汇报的时候,因为,毛泽东对土改的问题定了调子,所以,他马上转向,同时刘少奇也对叶剑英在华南的工作不满,因而,毛泽东决定叶剑英、方方在华南局扩大会议上作公开检查,但是,同时嘱咐陶铸不要让叶剑英难堪,所以,会议的主基调是炮轰方方,叶剑英只是做了轻描淡写的自我批评而已。事件过后,叶剑英心有余悸,此后长达20多年里从不敢对广东问题 指手画脚。而此事也因为过程的曲折,使得叶剑英和毛泽东的两任接班人刘少奇、林彪的关系在以后的岁月里变得异常的微妙。叶剑英的这个错误在1986年10月中共中央对他的悼词里面平了反。可惜,叶剑英已经听不到了。 叶剑英在庐山会议期间的心情是很复杂的,也很矛盾的。彭德怀在历史上救过他的命,但是 ,叶剑英对于彭德怀在批判刘伯承的问题上的过火很不原谅,只是不敢说而已,另外,叶剑英看不起林彪、罗瑞卿、李井泉、王任重、陶铸、柯庆施这些人的狐假虎威,所以,叶剑英 在庐山的批判彭德怀的讲话也是照本宣科,而且,从目前披露的材料和当时的讲话记录来看 ,叶剑英的发言时间只比罗荣桓多了10分钟。是小组会议上发言最少的几位之一。叶剑英在 庐山针对林彪、罗瑞卿、贺龙他们说过这样一句话:今年你剃头,明年被剃头。想要不剃头 ,只有去低头! 1959年以后改组的中央军委中,叶剑英是常委之一,权力远在罗瑞卿之下,随后,叶剑英兼任全军军事训练和学术研究委员会主任,上台伊始,他就反对林彪的烧书,即对各大军区军事研究机构的撤销,他说林彪此举是及其短视的,出人意料的是,毛泽东竟然支持了叶剑英 ,林彪因而恨恨的对罗瑞卿、萧华、张宗逊说:“毛主席说过叶剑英尾巴翘到了天上,我看 是翘到了地球以外!”同时,他指示罗瑞卿对叶剑英进行必要的封锁,罗瑞卿照办。而1965年的批判罗瑞卿的会议上,林彪居然矢口否认这件事,反而说罗瑞卿阳奉阴违,到处煽风点火,在场的一些人回忆说这时发现罗瑞卿大滴的流眼泪。 叶剑英推广的“郭兴福教学法”也受到林彪的干扰,因为从60年代开始,林彪已经着手在军队布置对毛泽东的个人崇拜了,除了这件事以外,其他的用林彪的话说:都是九牛一毛!也是因为林彪的关系,叶剑英和渊源不深的罗荣桓等人却是越走越近,罗荣桓死后,叶剑英专门写诗追悼,发表在1963年12.19的《人民日报》上,叶剑英对于推广郭兴福的事情专门向 毛泽东做了汇报,事后,再次被林彪不点名的批评是:“纯军事主义”。 1966年1月,叶剑英被任命为中央军委副主席,5.23日正式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兼军委副主席兼军委秘书长。完全取代罗瑞卿,主持军委日常工作。此后,文革开始,叶剑英紧跟毛泽东 ,总政治部副主任、全军文革小组组长刘志坚说过一句话:“要跟着叶帅多跑跑,就不会吃亏!”叶剑英也说过一句玩笑话(其实不是):“和我一起锻炼身体,保证你越来越强壮!” 然而,叶剑英虽然对于打到刘少奇毫无意见,但是,他对重用林彪却是提出了不同的看法。 1982年召开12大之前,叶剑英曾经回忆他和毛泽东的谈话,他问毛泽东为什么用林彪,毛泽东说过一句话让叶剑英印象很深:林彪打冲锋还是有一套的。但是,团结不起来和他有不同意见的人。叶剑英始终没有对这句话作进一步的解读,因而,我们今天也只好慢慢的对它进行各种尝试性的品味!大闹怀仁堂以后,叶剑英受到打压,连电话也不准向家里打,他就巧妙的进行自我接线工作,周恩来嘱咐杨成武不要让办事组的人难为叶剑英,定期给他文件看 。1968年杨余傅事件爆发,林彪终于和叶剑英算了一笔总帐。他在会议上说:“叶剑英、聂荣臻是总后台,是一条军内的黑线,叶剑英很狂妄啊,他是老子天下第一的人物,1952年他在广东就开始专我的政,专的好嘛,现在,他的尾巴又翘起来了,好嘛,我们就给他剪掉嘛 !”(1968.4.10林彪在军队高级干部会议上部署批判杨余傅总后台工作的讲话) 1968年11月,毛泽东召见叶剑英,他说:“剑英,你现在目标很大,人家整天在我这里叽叽喳喳的说个不停,无非是你不够听话,我认为你还是听中央的话,听党的话的(叶剑英插话 说我听主席的话--汪东兴回忆)。但是,你还是下去暂时的锻炼一下,总理也是这个意见,等有了机会,我再保你出来,革命嘛,总有高潮、低潮,你现在是低潮阶段,但是,你要坚信一点,党是了解你的,我也是了解你的!”随后,叶剑英下放新华印刷厂劳动改造。 时间不长,1969年珍宝岛战役打响,毛泽东把叶剑英、陈毅、徐向前、刘伯承、聂荣臻都召集起来让他们对当前的世界局势拿一个意见出来,这样,叶剑英停止劳动改造,回到中南海 执笔写成了人民解放军历史上非常重要的一篇军事文献--《从世界森林看一颗珍宝岛树》 3.29日呈送毛泽东,毛泽东看后很满意,问是谁写的,周恩来说是剑英,毛泽东说:到底是 叶参座啊! 树欲静而风不止,叶剑英得到毛泽东的原谅,在九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中央政治局委员,但是 ,林彪还是没有放过他。1969年10月,叶剑英因紧急战备疏散,被送往长沙,而此前林彪和 湖南地方上已经有了交待,叶是老右倾,不要站错了立场。因此,叶剑英备受冷落,12月, 汪东兴秉承林彪的意图,把正在容园居住的叶剑英赶跑,理由是毛主席要住在这里,这个事情是真的,但是,毛泽东事前不知道叶剑英也住在这里,按照叶剑英的说法是如果主席知道 我住在这里,他一定不会让我搬走的。这句话有点道理,以叶剑英大闹怀仁堂首开头炮的“ 战绩”,受到毛泽东的斥责比谭震林还少,而后九大之前,毛泽东就亲自提议叶剑英当选政治局委员,还说八大那时候因为刘少奇的阻挠,所以没有让剑英当选,现在要选上等等。而且,毛泽东在1971年8.28日在湖南和华国锋、丁盛、刘兴元、韦国清的谈话中专门提到叶剑英的历史功劳。但是,那时汪东兴口含天宪,谁敢说个不字?叶剑英惨淡搬离容园,作为始作俑者的林彪这就不用说了,而帮凶汪东兴就此得罪叶剑英,1978年中央会议上,叶剑英再开头炮重轰汪东兴,而且把汪东兴的庐山旧帐也抬了出来。汪东兴因而下台了事。 毛泽东在1967年夏天和1971年夏天两次和杨成武、韦国清等人谈及叶剑英,他说:“那时候 ,要是没有剑英,我就没有这个了(指了指头颅),他救了党,救了红军,也救了我们这些人。” “你们要尊重剑英啊,那时,没有他,我们到不了陕北,自然也就不可能取得以后那些胜利,那时,我们的政策还是对的,西北还有一点根据地,不到西北,以后怎么会有华北、东北呢?” 远在北京的林彪始终不明白毛泽东的这番讲话,当时李先念问过周恩来:主席的意思到底是什么呢?周恩来只说了一句:“闻顰鼓而思良将。”李先念还是不太懂,直到9.13事件以后 ,李先念才恍然大悟,原来,这两次谈话已经表明了毛泽东对林彪的态度,毛泽东在文革后期已经是把林彪看成张国焘一类的人物,周恩来含混晦涩的解读正说明了这一点,所以,后来当叶剑英得知此事以后曾经感慨道:我们跟着主席干了一辈子革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 根本不懂他老人家的意图,只有总理明白,所以,他也苦恼。” 陈伯达垮台以后,叶剑英看好了苗头,主动请缨去陈的家乡调查陈伯达的历史问题,作为向 林彪复仇的第一刀。9.13以后,毛泽东委托叶剑英主持军委日常工作。10大上,毛泽东又提议叶剑英当选中央副主席。这是毛泽东。叶剑英政治生涯最后的合作! 1975.5.3毛泽东问及关于辛弃疾的词南乡子的事,叶剑英即席背诵,毛泽东很高兴,说:“ 此人很有头脑,有些文化,不简单啊!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不是黄吴李邱,刘是刘震、 曹是曹里怀,他(叶剑英)看不起吴法宪。也看不起林彪。”这段话说出来的时候,毛叶的 分歧已经加大了。起因就是张春桥。张是总政治部主任,但是,常常自命马克思主义者,对 叶剑英不很礼貌,叶剑英对四人帮一向无好感,他说过:主席信任林彪,林彪在古代也算是 奸臣吧,但是,张姚他们是什么?是佞幸。”他把晚年毛泽东比作刘邦,说只信左右而不信忠臣 、只任佞幸而远贤良。 毛泽东对于叶剑英的不满也是由于他对四人帮的尊重不够引发的,他后来忧心忡忡的对四人帮和纪登奎、吴德等人说:“ 你们这几个人经济上离不开邓小平、李先念,军事上离不开叶剑英,而他们都是要算帐的。 ,你们将来怎么办?我死了以后你们怎么办?”所以,毛泽东在1976年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上除了打到邓小平以外,就是剥夺了叶剑英的军权,改由陈锡联主持军委日常工作。叶剑英 在后期基本是和邓小平站到了一处。这是毛泽东最大的隐忧,他不希望他留下的政治天平有失均衡。毅然换掉了叶剑英,但是,还没有进一步动作,他就死了。 叶剑英在1976年10.6把毛泽东的隐忧变成了现实,活捉四人帮!而二人的合作和分歧就此也走向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