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续看过一些李少红的东西,觉得不错,什么‘大明宫词’,‘橘子红了’,‘红粉’什么的。觉得李少红很懂得意境,也比较注重细节。手法很细腻。 说实话,现在越来越少看大陆电影了。主要的原因就是受不了内粗糙的盗版,和昏暗的视觉效果。不知道为什么?没钱啊还是咋的?不至于啊?老谋子拍电影不这样的。最近看的‘手机’,‘恋爱中的宝贝’,‘玉观音’什么的都这样。影碟不行,还是摄影的问题?搞不清楚,反正看着不舒服,找不清楚人脸,看不清楚表情似的。 电影看了,说不上什么感觉。先说好的吧。总算有一部现实题材的,反映现代都市生活的电影看了。从这个角度说,该拍!该看!看过以后想到网上查查有什么评论,咱也借鉴学习一下,居然找不到。全是大谈特谈周迅裸戏的话题。商业炒作!太厉害。大陆媒体的浮夸之风也真够吓人的。其实有什么啊? 不过这部戏周迅演的确实好,精神不太正常的女孩,也给了她极大的发挥空间。同时看的是黎明,王菲的都市言情片‘大城小事’。两个唱歌的演电影,要多面有多面,我就不多评了,免得他们的歌迷跟我没完。那部电影唯一给我印象好的就是拍了不少上海里弄的老房子,光线布景还是蛮精致的。其他的就没有了。 ‘恋爱中的宝贝’同样选择了都市爱情题材。但是层次上要深多了。故事上,一点都不真实,基本就是凭空杜撰。情节安排上不合理的地方也随时可见。但这些导演好像都不在意。看这个片子基本可以放弃什么故事,什么情节。只要去看导演要说明什么就好了。大概大陆的导演太注意表现自我了。让人感觉导演就是在利用各种学来的现代表现手法去说明自己的思想。至于这个思想和故事的连接,以及能否与观众产生共鸣似乎都是次要的。‘我只想说我要说的话,你们懂不懂,那时你们的事儿了。’我想一些导演觉得自己特高深,大概都有点儿这个意思。 电影技巧上,算是运用得不错了。镜头的摇动,现代化的酒吧,奇特的发型等等。试图表现高节奏,迷惘,幻象,旋转似乎代表了现代。安宁的海面,沙滩,月光,慢节奏的舞步,似乎代表了与现代的冲突。不管怎么样,导演力图带给观众新的感受,但是给我的感觉却是模仿性太强。这一些似乎西方电影里都见到了。就连王稼卫的电影里都用了很多,没那么新鲜了,反而觉得是在学人家了。这些倒也没什么。最大的败笔就是用了那个老旧的,毫无创意的‘我是谁?我从哪里来?’那个让欧洲人玩儿烂了的主题,让人时时地闻到佛罗伊德的馊味儿。千万别误会我,本人很崇拜佛罗伊德。只是这个话题,炒到了今天在换成中国人接着炒,难道还能弄出洋菜川味儿不成?因为加了这个内容不但没有更有力的表现现代社会,爱情观念与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带来的冲突,反而淡化了主题让人感觉顾弄玄虚的味道了。 电影最后用女主角的自杀收场,让国人不愿接受,觉得有点血腥了。我倒没觉得。倒是觉得既然学欧洲电影嘛,就索性学到家。这样的一个故事不是悲剧结尾,还能是喜剧不成? 总的感觉只能用普通来形容。导演自己说,国人接受不了‘麻辣烫’。我看是自己估计过高了。周迅的表演的确不错。有这个功力,恐怕非章子怡等年轻一辈能比。男主角黄觉差一点。别的不说,普通话都没说好。如果有口音,索性就带着口音好了。可是他特别想说成标准普通话,结果弄得发音特别扭。既不是北京人也听不出来是哪儿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