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Diary 26 --- 读书札记:邓小平和中国的底线

写日记的另一层妙用,就是一天辛苦下来,夜深人静,借境调心,景与心会。有了这种时时静悟的简静心态, 才有了对生活的敬重。
打印 被阅读次数

Reading Break 的这头几天,心里想的却是远离书本,想想与这个假的初衷相背甚远,不经哑然失笑。闲暇,一边翻了翻Cher 年后带来的钱其琛的《外交十记》,一边记起元旦时,和高升等几位有过关于中国命运的一场讨论。时下正好在做Research, 手中有数据,有史料,斗胆议一议国事。


我以为,中国的发展也同我们这些面临毕业的海外学子样正在经历临界点。未来十至十五年对中国的复兴将是决定性的起飞阶段。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的内外交困之下,中国没有对抗的本钱,于是致力于邓小平的“韬光养晦”政策。和各大小国家改善关系,以便集中精力发展经济。这个策略不仅避免了中国与美国为首的西方发生激烈的冲突,并充分利用了全球化浪潮在经济上养壮了自己,而且其效果是非常成功的。最大的成果就是二○○一年中国加入了WTO和一九九七年顺利收回香港。如果不是执行韬光养晦的策略,过去十几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不可想象的。


但正是因为“韬光养晦”的成功,却导致了韬光养晦变得越来越困难。韬光养晦的出发点是为中国的发展创造外部环境,可恰恰就是中国的高速发展使得韬光养晦失去了最基本的条件--西方战略家们再也没有理由相信中国真的“胸无大志”了。十几年下来,我们看到的事实是全球列强和周边邻国并没有放松对中国的戒备,“中国威胁论”此起彼伏,难以消除。事实上,只要外国人长着眼睛和大脑,“中国威胁论”就根本不可能消除。十年的时间,中国的经济总量以举世瞩目的高速度扩张。1980年中国的GDP只有4571亿人民币,到二○○二年突破10 Trillion人民币大关。2003 年,中国的FDI达五百三十亿美元,高居世界第一;外汇储备超过四千亿美元,居世界第二。中国成为世界制造业中心的趋势已日益明显,对美日欧老牌经济强国构成了沉重的压力。富国也奠定了强兵的基础。随着中国的弹道导弹,新式战机J10,大型驱逐舰,新式潜艇093,094在台湾海峡和南中国海出现,中南海决策者的军事选择正在日益增多。上世纪八十年代,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所预言的“到了二十一世纪初,中国的邻居们就需要好好考虑一下中国的军队了”已经开始成为现实。面对这种形势,外国人感到不安是很正常的事情。他们没有理由把未来的安全寄托在中国人的善意上。
 

但是,十年韬光养晦的结果是让中国人一次次在压力之下没完没了的妥协,形成软弱可欺的名声。十几年的弱势积累下来,不说美国人公开炸中国使馆,连菲律宾、越南、新加坡和北朝鲜都纷纷不把中国放在眼里,更有台独势力错误判断中国民心,叫嚣建立台湾国。中国政府的国际威望和十亿华人的腰杆被严重透支。我不能不问一句:中国的底线究竟在哪里?


妥协退让已经不能接受,大举出击进攻同样不切实际。在这种形势下,防守反击以战求和就成了最佳选择。以战求和本身并非什么新鲜玩意。当年主席派志愿军打朝鲜战争同样是为了以战求和。许多人认为这种以战求和是一种以威摄求和平的战略防御策略。而我却以为以战求和是一种谋攻的策略。最经典的先例当属<<明史>>里满清在皇太极治下针对明朝的策略。
 

明万历年间,官府横征暴敛,百姓民不聊生。天启年间,宦官魏忠贤篡夺大权,称九千岁,大肆陷害忠良,朝政糜烂无以复加。就在此时,女真族势力开始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万历四十五年,努尔哈赤以七大恨告天,起兵反明。万历四十七 年,努尔哈赤集中六万八旗兵连续出击,五日大破明军,杀明总兵官杜松、马林、刘挺。此后,清军势如破竹,相继攻占抚顺、开原、铁岭、沈阳、辽阳。天启二年,又攻占了关外最后一座重镇广宁城。山海关暴露敌前,明廷朝野震惊。京师已面临“蓟门蹂躏,铁骑临郊”的危局。

 
然而,明朝毕竟是当时世界上最为繁荣富强的大国。明清双方的实力相差极为悬殊。明朝的人口在一亿以上,而满清人口不足百万,还没有明朝正规军的数量多。何况明军已经“引进”了葡萄牙大炮,火力占据绝对优势。只要明朝能革除内部的腐败,任用得力的将领,完全可以给清军以惨重的杀伤。

 
天启六年,满清以倾国之师围攻孤城宁远。袁崇焕羽扇纶巾意气登楼,万余将士感其忠义誓死抵抗。八旗兵以十三万之众猛攻三次,竟不能克,将士死伤惨重,努尔哈赤中炮重伤。老将半生无敌天下,却不料到头来败于一介书生。努尔哈赤恨气填胸,终于不治。努尔哈赤之死,对满清构成沉重打击。宁远城的大炮轰碎了“ 八旗铁骑天下无敌”的神话,满清的军心全面动摇;努尔哈赤遗命由四大贝勒共同执政,使得朝政变得错综复杂。
 

然而,袁崇焕的下一个对手是皇太极。精明过人的皇太极深知决不能和大明国打持久战。每次战役之后,皇太极总是主动提出和谈,为休养生息争取时间。为此,皇太极甚至不惜在礼节上接受低一格的待遇。另一方面,皇太极清楚的看到袁崇焕筑城屯田对满清威胁极大。所以每隔一段时间总要主动挑起战事,打断对手的筑城修路工程。如果把当年辽东的战事比作一口锅的话,那么皇太极牢牢掌握主动权,确保“锅里的水既不能冷又不能沸”的拿捏实在是高明至极。崇祯二年,皇太极经过充份准备,亲率精兵十余万,绕道蒙古,出喜峰口,疾掠如风,直抵京师。崇祯惊怖无已,中反间计杀袁崇焕,失去顶梁柱的辽东防线就此开始崩溃。崇祯四年,皇太极破大凌河,明将祖大寿降。崇祯十五年,洪承畴大军于松山全军覆灭,锦州失守。此时明朝在李自成农民军和满清八旗兵的两面夹击之下已呈崩溃之形。崇祯十七年三月,李自成攻陷京师,崇祯自杀身亡。此后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大顺”军被多尔衮的铁骑打得一败涂地的历史,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

 
明朝败于满清,与其说是败于八旗铁骑,不如说是败于皇太极过人的政治头脑。皇太极入侵朝鲜解除后顾之忧,出击宁锦摸清对手虚实,与袁崇焕和谈,一面争取备战的时间,一面离间明廷大将,可以说无时无刻不在用计。皇太极敢于孤军深入涉险一击,就在于他对明廷内部的重重矛盾早已了然于胸,出兵之始就埋下了使出反间计的引子。袁崇焕之死对明朝构成致命打击。从此边关军无战心,腹地流寇四起。庞大的军费开支成为可怕的包袱,直到把大明帝国彻底压垮。皇太极的谋略之深远,思之令人心惊!若非如是,何至多尔衮入关之后,还能得意洋洋的致书史可法,宣称“国家抚定燕都,乃得之于闯贼,非取之于明朝也”?


满清和明朝这段历史,对今天的中国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以战求和的关键是掌握主动,而要掌握主动,关键就在于保持“既不冷又不沸”的“适当温度”。如果水温过低,被台独势力以为中国软弱可欺,冲突就有提前引爆的危险;而如果水温过高,导致美国、俄罗斯和印度都害怕中国崛起对他们不利,也会使中国陷入包围之中。因此,中国的当下国际战略必须包括“战”与“和”这两个方面。一方面,中国必须大力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改善国际形象,并充份利用不断扩大的市场来增强自己的吸引力;而另一方面,对于胆敢挑衅的敌对势力,必须实施坚决的反击,即使台湾海峡重新进入准战争状态也在所不惜。但是要确保锅里的水处于“适当温度”,仍然需要水平极高的指挥艺术。
 

二十二年前,围绕美国对台军售问题,中美曾经有过一场非常激烈的外交斗争。在美国总统里根准备“全面发展美台关系”的形势下,邓小平果断的决定:里根的压力要坚决顶回,关系倒退也在所不惜。如果我们不采取强硬政策,顶住里根的压力,美国人会认为中国人可欺,今后问题会层出不穷,官司会打不完。我们要经过曲折斗争之后,保持原来的中美关系。后来事态的发展果然应验了邓小平的判断。当前的中国既面临着十分棘手的现实,又充满着朝气蓬勃的希望,在某种程度上与二十多年前经济改革开始的时候颇为相似。三农问题、下岗问题、金融问题、腐败问题、贫富差距拉大、卫生福利欠帐等等十几年高速经济改革积累下来的重重问题已经到了非解决不可的地步。这决定了新政府的施政重点首先在于国内。而顶住台湾独立运动的压力,应对国际上的风云变幻,为国内宝贵的发展机遇争取外部环境,是中国对外政策的中心任务之所在。在复杂多变威胁四起的局势下,对外政策的棉手套里必须藏有铁针,才能保证国家的安全与和平。


心下叹服邓公的战略眼光和绵里藏针的策略。他为中国的底线埋下是一笔让中国人扬眉吐气的经济,军事和国际政治财富啊!回念,当年西藏任上,一向斯文儒雅的胡锦涛关键时刻使出雷霆手段,正可谓“绵里藏针”,深得邓公的真传。以我阅读所及,自清雍正年间设立驻藏大臣以来,以驻藏大臣之职居功而位列台阁乃至晋升首座者,数百年来唯胡锦涛一人。邓公下决心起用胡锦涛,非胡的人运也,乃邓公所留下的又一底线。

 

写于2004年2月17日 多伦多


 

渴望翱翔 发表评论于
好,我喜欢。
登录后才可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