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亲是一支清远的笛,伴月而起----轻轻、幽幽。
怀乡是一缕悠扬的风,尽日环绕----眉尖、心头。
家在人的记忆里,永远是最亮丽的----静时之笛、动时之月。
住家看月,看的是风景,在外追月,追的是心情。
正是薄风微凉的时候,本想走去关窗的我,却不期然被天心那一轮月深深的吸引了,竟有良久不能移动。 那月,圆的那么饱满,亮的那么醒目,让人忍不住的就想去亲近她。转身拾衣奔出时,眼角扫过日历: 原来恰是二月十六,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古人诚不我欺也。
刚转出巷口,顿觉豁然开朗,少去高楼的阻挡, 月似乎更近了,今夜月离奇的美。 玉盘样的镶嵌在扇行的鳞云前梢。云扇后散布的星儿支起一道漂亮的弧度。呀!看了这么多年的月, 这孔雀开屏倒还是第一次见得, 而那月周围不知道何故竟还蕴了一圈霞光,又令这雀鸟增了几分仙气。
素来看月, 必定要走出户外, 走到一个极其空旷的地方, 喜欢那一览无余的境界, 仿佛月为我独明, 仿佛一切都不在, 只剩下我与月的相守,任由我去追, 任由我去笑, 任由我去歌, 任由我去舞 ,任由我把满腹的欢欣、惆怅絮絮倾吐, 也任由我把想家的感觉尽情挥洒。任由我在轻风中畅想故址的角角落落,任由我在月光下细数昔日的点点滴滴:
童年时看月, 是在平房的屋顶上, 爸爸的精心设计使房顶平台非常之舒适。 每每月朗星稀的夜晚, 一家人坐在上面, 看月品茶, 举棋听风,其乐也融融。 其情也浓浓。父亲祖上藏书极多, 一辈辈传下来, 虽然流逝了不少, 但是书里的故事足以装满我和姐姐的小脑袋。什么牛郎织女,什么八仙传奇。。。。满的溢出来就成了梦。 好象如今满盛于我脑子里的乡思,多少前尘旧事,多少离愁别绪。。。。满的溢出来就化了泪。从眼底涌起一层悒悒的潮水,慢慢地漫过我的心怀,远离了烦嚣与浮华,忙碌与挣扎。 重新地润泽起来,去寻找一点宁静。想家时永远是宁静的。宁静的想着童年的故事梦,是怎样的牵引着我们姐妹一步步走出家门, 走出父母的视线, 却永远不会走出那份浓浓的爱。
人说:物是人非最是折磨事,孤影看月最是伤心人。我不曾这么想,当时说着故事的父亲正在天上携月伴我同行, 他在看着他的小女儿一天天的成熟;当时笑语嫣然的妈妈正在家中对灯为我祈祷, 她在求着她的小女儿一刻刻的平安。 家是我背上的行囊, 好重好重;父母是我心里的禁区,痛楚痛楚。家是我拼搏的开拔号, 也是我养息的定音鼓!
少年时看月, 在故乡的海边, 层层浪花将月拱起, 一群不知愁为何物的朋友, 纷纷编译着梦幻和浪漫。 鱼山下的高谈阔论, 金沙岸的言简意浅,那种种轻狂, 那句句誓言。。只为当时尚年轻。几回回枕在那杳远清越的潮声里,险些睡去。几回回醉在那缥缈旖旎的蜃楼里, 忘却归来。笑意自我心底泛开, 海上升明月, 天涯共此时。。。。此时我的伙伴们, 你们是否也和我一样正漫步星空下, 品味着这一轮月呢?是否也在怀想月下的“琴屿飘灯”又添了几分韵味?月下的“飞阁回澜”又多了几分豪迈?长虹通引的路灯可依然是原风采?四面八方的朋友能保持着旧模样?有人收取我借月寄回的家书吗?有人读懂我托月带去的乡思吗?
现在的我看月,在一个望不到家的地方,吞噬着孤独, 咀嚼着寂寞,回忆着温馨,也憧憬着团圆。张开手, 月影就在我的掌心舞动, 放飞心,思绪就随月的流彩蔓延。从活泼的童年到单纯的少年再到努力的青年,我年龄愈来愈长,愈来愈无法抗拒月如镜的魅力;从安逸的平房到澎湃的东海再到悠闲的欧洲,我离家愈来愈远,更愈来愈无法抗拒思如病的侵袭。月缺月圆演绎着美丽的悲欢, 人离人散纠缠着无奈的哀乐。
在家, 怕锁住遥远的梦, 回家, 难割舍不老的情。 唉。。。叹今生, 谁舍谁收? 舍收难兼顾,才敢问红尘中究竟有多少事情叫“古难全”?如果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行走, 开拓,那么家乡的感动就在于无休的怀念,期盼。我将继续在这白昼的神熠下行走, 开拓。 又将继续在这黑夜的精灵下怀念, 期盼。
人世间可是真的有千古的永恒? 如天上月, 如脑中家,如心底情!
今宵月华流照, 明天誓必是阳光灿烂。
追月----空里流霜不觉飞,怀乡-----不知乘月几人归?
安静随笔于2003年2月16日德国